卢运田,郭晓辉,曹朝晖,文卫军,曾桓聪,严 超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 泌尿外科,广东 佛山 528333)
泌尿系统结石是我国南方多发病,在北方以及中原地区发病率亦有逐年增高趋势。肾绞痛为泌尿系统结石首发症状,患者常以腰部剧烈疼痛为首发症状,常伴有向会阴部及下腹部放射性疼痛、呕吐胃内容物等,亦伴有恶心、欲呕、头晕、腹胀、尿频、尿急、肉眼血尿及欲大便等症状,治疗上需要迅速缓解疼痛,同时处理伴随症状。传统的止痛、解痉药物大部分都存在起效慢、有效率低、副作用多或有成瘾性等弊端,并且有一定并发症。笔者采用拔罐联合热盐包治疗肾绞痛止痛效果满意,止痛迅速,操作简便易行,并发症少,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肾绞痛患者74例,均经泌尿系B超或尿路平片、CT确诊,并除外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肾绞痛;均为输尿管结石;除外严重心、肝、肾或其他脏器器质性疾病者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除外不配合热盐包及拔罐治疗者,排除对中药过敏者。年龄18岁~70岁;伴恶心、欲呕或呕吐者65例;全部患者镜检血尿均为阳性,伴肉眼血尿40例;伴轻度肾积水56例,中度肾积水18例;伴尿路感染36例。74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38例、B组36例。其中,A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18岁~68岁,平均(35±4.5)岁。B男17例,女19例;年龄20岁~70岁,平均(36.2±3.2)岁。两组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及病变部位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试验组(A组):拔罐联合热盐包组。拔罐方法:采用3号罐,选穴三焦俞、肾俞、膀胱俞交替闪罐,不留罐,持续5 min,以皮肤潮红为度,避免皮肤瘀紫及烫伤。热盐包:组方:白芥子36 g,苏子36 g,莱菔子36 g,吴茱萸36 g,粗盐300 g,用棉布袋装,用时微波炉加热3 min~5 min,温度在50 ℃~60 ℃。热敷患者痛区,避免皮肤烫伤,注意观察皮肤有无过敏情况。
对照组(B组):治疗方法:硫酸阿托品0.5 g(1 mL,上海和丰制药厂)+盐酸曲马多注射液0.1 g(2 mL,上海旭东海普药业)肌肉注射,每日1次,必要时可重复,1 d不超过3次。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变化情况,以及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如:恶心、呕吐、口干、视物模糊、腹胀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指数评分,评估两组临床疗效。
采用视觉模拟评估法(VAS)[1]进行疼痛评分判定疗效,利用疼痛标尺判断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指数的变化。0代表没有痛,10代表疼痛剧烈,无法忍受,1~9这几个数字分别表示疼痛的严重程度,数值越大代表疼痛越剧烈。显效:治疗30 min内疼痛消失或疼痛数值在3以下;有效:30 min内疼痛数值在4~6;无效:治疗30 min后疼痛基本无改善,或疼痛指数在7以上。备注:疼痛指数<3时,患者并不感到太痛苦。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0 min疼痛指数评分比较
表3 两组显效、有效时间比较
表4 治疗30 min后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例
A组和B显效时间、有效时间、显效率、治疗30 min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显效及有效时间短于B组,A组治疗30 min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
我国泌尿系结石发病率为150~200/10万人,其中25 %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疗,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中居首位。近年来,我国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是世界上3大结石高发区之一。肾绞痛是泌尿外科的常见急症,常为泌尿系结石引起,需要紧急处理,应用药物前需要注意与其他急腹症仔细鉴别[2]。
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推荐缓解肾绞痛治疗方法:①药物治疗:a.非甾体类镇痛抗炎药物如双氯芬酸钠(扶他林),但该药会影响肾功能不良患者肾小球率过滤,有胃溃疡、慢性胃炎患者慎用。b.阿片类镇痛药:曲马多(100 mg,肌肉注射),哌替啶(50 mg~100 mg,肌肉注射),阿片类药物在治疗肾绞痛时不建议单独使用,曲马多有一定的成瘾性,镇痛可以掩盖其他病情,哌替啶亦有成瘾性,要配合阿托品解痉类药物。c.解痉类药物推荐M型胆碱受体阻断剂阿托品和 654-2,此类药物有口干、视物模糊、心率增快、腹胀等并发症,青光眼者禁用。然而对肾绞痛反复发作者,应用上述药物,可致药物依赖或引起其他毒副反应[1]。②外科治疗[2]:a.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b.输尿管内放置支架管,还可以配合体外冲波碎石;c.经输尿管碎石取石术;d.经皮肾造瘘引流术。外科手术需要特殊器械及设备,要求由熟练医生操作。
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亦推荐传统针刺疗法治疗肾绞痛。如丁丽等采用“三才刺、透灸”并用治疗肾绞痛,认为针灸可以使肾绞痛发作时痉挛的输尿管平滑肌松弛,从而起到解痉止痛的目的,输尿管管腔恢复正常,尿流增加后促进排石[3~5]。但初学者不易掌握,手法技巧不到位影响临床疗效[6]。热疗治疗绞痛有一定疗效,彭先美等[7~8]应用充电热水袋(50 ℃~60 ℃)热敷患者绞痛部位有效缓解疼痛,认为热疗可提高人体的痛阈。有学者认为,热疗有利于改善肾脏的缺血缺氧情况[9],减轻黏膜水肿,进而缓解肾积水,有利于病情的减轻和疼痛的缓解。热疗的温热效应可缓解平滑肌痉挛有利于肾积水的缓解和病情的减轻,有助于疼痛的进一步减轻。
肾绞痛属于中医学“石淋”“血淋”等范畴。淋证之名,始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称“淋”“淋溲”或“淋满”;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症并治》称“淋秘”,将淋证的病机归结为“热在下焦”(“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华佗在《中藏经》已认识到淋证是属于一种全身性的病症,认为淋证是一种“五脏不通,六腑不和,三焦痞涩,营卫耗失”为病机的复杂疾病。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诸淋病候》中指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金代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式篇》中指出:淋证为“热甚客于肾部,干于足厥阴之经庭孔,郁结极甚而气血不能宣通”的结果。生动描述了肾绞痛发病特点,腰痛的同时放射到会阴部。
纵观历代中医医家的论述,笔者认为,本病多属肾气虚弱、肾阳受损、下焦湿热蕴蒸、气滞血瘀所致。其发病机理为肾虚气化无力、湿热下注、砂石阻络、气机不畅,或瘀血聚结、湿热与砂石互结、阻于水道、通降失利、瘀结不散、使气滞难行。愈结愈甚,不通则痛故常引发肾绞痛。砂石为有形之物,形成之后,瘀结于内,嵌顿梗阻,气机失其通降,水道失其疏通,而并发肾积水。因此,下焦瘀滞是肾绞痛的主要病机[10],所以在肾绞痛发作期治疗是以行气化瘀导滞为法。
火罐疗法作为中医外治法,有温经通络之功效,起到通经活络止痛作用,李平等[11]采用交替火罐法治疗泌尿系结石,止痛的同时有排石作用。该课题研究拔罐选穴:三焦俞、肾俞、膀胱俞,是因为此三穴均和水的代谢有关,这三个穴位深部对应的器官为肾及输尿管区域,用闪罐疗法刺激这些穴位,能疏经通络,通调水道,使水液下输膀胱,增加水液代谢,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此三穴所在部位也是疼痛发作区域,也可以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止痛作用,闪罐不留罐避免皮肤瘀紫,减少了皮肤损伤,可以反复多次操作,应对肾绞痛阵发性发作特点。
热盐包药物由白芥子、紫苏、莱菔子、吴茱萸、粗盐等组成。其中吴茱萸功用:温中,止痛,理气。《神农本草经》:主温中下气,止痛。《本草别录》:主腹内绞痛,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药性论》:主心腹疾,吐泻腹痛不可胜忍者。《日华子本草》:治腹痛。《本草纲目》:开郁化滞。莱菔子功用:消食除胀,降气化痰。《本草纲目》:莱菔子之功,长于利气。《本草经疏》:莱菔子,味辛过于根,以其辛甚,故升降之功亦烈于根也。白芥子:散结通络止痛。紫苏:降气。《本草纲目》:苏叶与子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粗盐热敷散结,常用于经脉郁结之处。热盐包药物组合共起通经活络、行气开郁、散结止痛作用,加热外用有利于药性从皮肤进入人体经脉,同时有热疗作用,止痛作用更快,更持久。
肾绞痛治疗方法繁多,效果不一,常用的止痛、解痉药物大部分都存在起效慢、有效率低、副作用多或有成瘾性等弊端。针对肾绞痛发病特点,迅速缓解疼痛或者减少疼痛的临床要求,该治疗方法取拔罐疗法、中药外治、热疗的优点,选取特定有效穴位,根据疾病病机组方选药,采取中药外治方法,吸收热疗效果,运用拔罐疗法联合热盐包热敷治疗肾绞痛,可以达到迅速缓解疼痛目的,并且止痛持久,满足肾绞痛治疗临床需要,避免了其他药物不良反应。该治疗方法容易操作,治疗成本低,可以实现肾绞痛患者快速止痛要求,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可以作为急诊肾绞痛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