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锋
(广东海洋大学 寸金学院,广东湛江 524094)
一直以来,对于“健康”的概念,普遍认为其指的是身体层面的状态,但世界卫生组织却提出: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病痛,还包含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层面的良好状态。在我国,毛泽东首次提出了“健康第一”思想。1950年6月,他给当时的教育部长马叙伦的信中提出:“各校应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另外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他还指出:“善其身无过于体育,体育与吾人实占第一位置,体强壮学问道德之进修永而收效远”。这句话在现在看来,仍然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它阐述了体育与健康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位置。
在我国现行教育体系下,作为培养人才、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高等学校,大学承担着重要使命,而健康思想属于体育文化的范畴,同时,培养健康的大学生也是时代的诉求,所以任何一所大学都不能忽视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的大学公共体育教学,仍然普遍沿用着老旧的教学理念,“三基”教学仍然是高校公共体育课堂的主旋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未完全得到落实和渗透。在内容上还只停留在简单的运动技术技能教学和身体素质锻炼上,在组织形式上也还摆脱不掉“三段式”的教师主体模式。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求学校必须处理好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的关系,实现身心健康的内在统一。高校体育教学应致力于培养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才,而不是一个身体健康而心理问题重重、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年轻人。诚然,高校体育教学的永远不可能脱离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样不容忽视。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和时代的使命,任重而道远,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作为保障,建设国家未来恐将大打折扣。
当前的高校体育课堂普遍以增强学生体质、传授专项技术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在形式上也就难免片面地专注于体质锻炼和专项技术技能学习,而忽视了体育健身理论知识的传授,这往往造成学生对于所学的技术技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实践离开了理论的支撑与引导,很容易流于形式、浮于表层,非常不利于学生对体育健身知识的学习及课下自发参与体育运动的科学性。例如,在讲授某一个技术动作时,教师若只是按部就班地讲解示范动作细节,而不告诉学生这个动作的力学、生物学原理,学生很难对这个动作有深层次的理解。与此同时,一些关于健康与健身的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也是很重要的启发与引导,而这些理论知识,除了体育课堂,他们平时很少有机会学到。
对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体育教学基本原则,体育教师们早已耳熟能详,但要在教学实践中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传统体育课堂的“主角”一直是教师,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到课堂组织教法的设计,教师始终在主导课堂,这本无可厚非。但若忽视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主观性,就会导致学生参与感过低,被动学习氛围浓郁,学习积极性难以提高等种种问题,这些都会严重制约体育课堂的顺利、高效实施,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大打折扣,往往是“出工不出力”,敷衍应对课堂学习任务。
当前我国高校最为常见的体育教学模式仍然以“三基型”、“三段型”居多,这些教学模式能够盛行多年,确实有其可取之处,也确实在我国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发挥了作用。但在新时期“健康第一”、“以人为本”新理念的指导下,过去以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暴露出弊端,诸如学生出现心理疾病、上课积极性不足、理论知识太过贫乏以及无法融入集体等问题层出不穷。如果枉顾现实状况,继续沿用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受损害的必然是我们的教育成果,必然是受教育者——大学生。
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大学是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在这个阶段,大学生除了要学习专业知识技能,锻炼身体和磨炼性格及人格显得同样重要,高校体育课堂此时就承担着举足轻重的责任。大学生处于二十岁左右的年龄,正是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也是性格和社会适应能力大调整的阶段,在体育教学中强调“身心并重”是有必要的。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育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心理健康、团队合作意识全部涵括入内,并基于此进行实践教学。
“终身体育”自提出之日起,就一直是广大体育工作者的终极追求。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应该深刻理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培养出运动兴趣、掌握科学运动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是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真正感兴趣,学生才会在课下的时间,自发主动地去运动,这也是“终身体育”的根本所在。同时我们还要意识到,兴趣不是空洞的,必须要有相应的载体才能兑现,而体育兴趣的载体必然就是具体的运动项目。
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大学生的年龄、性别和认知水平特征,从有利于学生终身受益的角度来考虑,删繁就简,选择一些与学生实际相贴切的健身健康理论知识进行传授,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避免体育课堂教学浮于表面、学生所学到的体育知识技能只限皮毛。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所学技术技能有一个较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为自身平时自发的体育参与提供理论指导和保障。
传统的体育课堂往往是“三段式”的结构,即“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在讲授环节上也比较固化,常常是固定的“讲解示范——模仿练习——纠正错误——再次练习”这样的组织形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模仿的状态,对所学技术动作也只是“照葫芦画瓢”。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同于小学生和中学生,他们更渴望展现自己,证明自己,“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发挥其主体作用,显然是不合适的。高校体育课堂改革,应该注重于解放学生天性,尊重学生主体性。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给予学生足够的个性空间和自发探索空间,让学生有一个愉快的参与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在“健康第一”原则指导下,高校体育课堂改革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摈弃固有的“身体素质好等同于健康”等旧理念,不仅要增强大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积极、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还要使他们成为身心健全、具有良好的社会能力、合作意识的社会人。与此同时,要重视体育兴趣及其载体的培养,引导学生发展终身体育,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