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课堂关系的研究

2019-01-17 05:52王德贤
新课程·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

摘 要:新型课堂关系的构建冲击着传统的课堂教学,其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不仅是受教育的对象,也承担着教育者的部分责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促使学生达成自主学习的目标。主要反思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并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出了新型课堂关系中学生为主的授课思想。

关键词:新型课堂关系;以学生为主;因材施教

新型课堂关系的出现来源于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阶段性总结,正因为传统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完全掌控着整个课堂,学生难以在压抑的课堂中获得个性化发展,因而对学校和教师来说,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转换更为科学合理的授课思想就成了教育工作中的重點[1]。

一、传统课堂教学的简要分析

1.教学思想守旧

传统课堂教学总是将教师的地位捧得很高,学生只需要坐在教室接受知识就可以。尤其是对高三学子来说,由于即将面临高考,学生需要在与时间的竞赛之中更快才能获得进步。因而学校和教师的思想压力往往也都比较大,很多教师不断剥夺学生的休息时间进行补习,就是为了让班内学生的成绩显著提升。这种单方向的知识传授一定程度上确实有助于成绩拔高,但对学生来说,个人能力并不能获得全面体现。

2.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课堂模式下,教师的备课环节都是按照课程要求设置的,很少涉及学生的互动过程。最常见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常滔滔不绝地讲满整节课,下课铃声响起就意味着授课结束,但学生是否已经完全掌握,是否存在疑惑都很难知晓[2]。另外如果每个科目的教师都采用同种单调的教学方式,长此以往只会让学生精神疲惫,且不说对应的能力塑造,课堂知识的理解都会成为难题。

3.教学评价片面

高中的课堂教学内容庞杂,尤其像数学、物理等科目,不仅要涉及对应的概念和公式,还包含数值计算、题目理解以及过程书写等各方面,学生的学习路途漫长且艰难。但传统的教学评价把成绩看作能力,只用这一个要素衡量所有学生的努力,过于片面化。学生的评价标准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量身定做才能真正发挥激励作用。

二、新型课堂关系的内涵

1.新型课堂关系的定义

构建新型课堂关系是对传统教学的积极反思,也是学校教育的必然趋势。新型课堂关系的典型特征主要为课堂教学的民主化以及学生学习的自主化,其完美规避了传统课堂关系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弱化了教师的角色,更加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在现有能力的基础上自己去体验、去探索,逐渐与教师互相沟通,完成各个学段的知识学习与素质提升。

2.新型课堂关系的授课原则

(1)坚持互动原则:学生和教师同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对学生来说,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与信任,才会愿意主动接纳课堂上教师给出的信息,从而逐渐向教师大胆袒露自己的疑问和独到见解。新型课堂关系就是让学生与教师互相合作、互相交流,从而促使学生能参与到融洽的课堂氛围中,最终有所收获。

(2)坚持目标原则:新型课堂关系发展之下,教师的教学目标不会只局限在学生的成绩这一个方面,而更加关注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尊重学生的发展方向,从而让学生在经过教师的鼓励与指导之后,能够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3]。

(3)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不只是针对个别学生而言,首先其定位是校内的所有学生,面对全体学生,为他们创建和谐的学习环境,创建更适合他们发展与成长的空间。其次高中学段的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意识,新型课堂关系之下教师既是良师,也会担当益友的角色,重视师生交流的过程,全方位实现因材施教。

3.新型课堂关系的课堂教学

构建新型课堂关系教师要注意让课堂教学更多地突出人,此处的人指的是班内的学生。其后精心设计课堂环节,引导学生思考,耐心倾听学生发言,自身多给予学生帮助与指点,而不能完全依靠自己撑起整个教学过程,将“新”贯穿于课堂学习和课后辅导等多个环节。

以一节完整的数学课堂为例,教师可以将有限的40分钟拆分为三个阶段,主要包括预习指导10分钟,合作学习20分钟,课堂效果检测10分钟,而每个阶段教师更多的工作是为学生指明方向,促使他们自主探究或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当然教师占用的课堂时间也是有限的,通常要控制在10分钟左右,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由发挥。这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能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和谐,也利于文明班集体的形成。

构建新型课堂关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教师与学生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之中互相磨合,互相理解[4]。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是沟通的基础,也是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保障,教师应摒弃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积极构建新型课堂关系,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高中学生实现成长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张铭芳,周先进.再探师生关系:云课堂教学的启示[J].教育导刊,2018(1):63-68.

[2]王洪宇.高中新型课堂文化构建之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22.

[3]张琳.新型课堂教学结构构建的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6(20):247.

[4]王益华,周顺,柳升华,闫士涛.智慧课堂构建研究与区域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2):78-81.

注:本文为我学校2019年新立项的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构建新型课堂关系的实验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9]GHBZ027,主持人:王德贤。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
将“减负增效”与“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哈尔滨市萧红中学教学与作业改革实践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浅析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小学数学“因材施教”探索——着眼整体,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因材施教,拓宽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之路
多媒体技术让小学语文教改实验更轻松——运用多媒体技术实施“大班额条件下的因材施教”探索
巧抓课文及学生特征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