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指导下读写结合教学目标的制定原则

2019-01-17 05:00徐晓红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目标素养文章

徐晓红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应该具有读懂相应水平文章、报道、报纸等的能力,并能够独立撰写文章和作文。这就需要教师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来指导学生探究。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还要关注核心素养,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课堂效率。英语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可不分割。可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很多教师将阅读和写作教学分割开来,看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均衡发展,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没有帮助。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关注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不仅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关注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特点

核心素养关注的是学生的自身能力以及学生与社会相处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并且立足社会。中学英语核心素养包括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个方面。基于初中英语核心的素养的培养,教师要关注学生学科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适合学生的学习模式来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到课堂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进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 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现状

2.1读写分离现象严重

新课改形势下教师虽然认识到了读写的重要性,但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是比较落后的,更加关注学生的英语分数,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太关注,很多时候教师都忽视了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围绕着教材进行知识点的传授,语法知识的讲解和考试题型的指导,或者是单纯地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或者写作教学。有效地将英语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的教学实践较少,导致了学生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2.2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

读写课自然是包含阅读和写作两方面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阅读素材和写作话题,使两部分内容紧密结合,方便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和掌握,进而通过阅读开阔视野,积累写作素材,在写作过程中可以信手拈来、下笔如有神。可是在目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不能合理地安排课堂时间,很多时候都是把大量的时间用到阅读上,指导学生积极地积累相关的语言知识和写作资源,并没有给学生留出来足够的写作时间,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不足,影响了读写结合课教学目标的达成。

2.3阅读与写作的主题设置不一致

教师在为学生读写结合课选择主题的时候要关注阅读和写作主题的一致性,只有一致的主题才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了解话题,通过主动加工和处理形成自己的理性认识。阅读会帮助学生拓展相关主题素材的积累和认识,让学生在写作中有话可说,方便写作的顺利开展。阅读中的写作素材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内容,增加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写作中可以思如泉涌。可是在目前的读写结合课中,由于教材等各方面资源的限制,教师很难保证阅读内容和写作主题的一致性,这必定会影响学生阅读后写作的灵感和欲望,丧失了写作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2.4读写结合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不明确

由于教师对读写结合课的不重视,所以很多时候并没有精心准备,只是随意地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使学生可以开阔视野,之后给学生布置寫作任务。教师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设置没有深入地思考,导致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没有得到明确的指导,在写作过程中也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来机械地写作。这样一种模式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没有很大的帮助。

3. 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目标的制定原则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在牛津译林版英语教材7A Unit 6 Fashion的一节读写结合课来谈谈读写结合课教学目标的制定原则。

3.1关注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培养

读写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这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提高的保证。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词汇进行阅读,在阅读中积累知识,提高语言能力。语言知识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生不断地积累,主动地探究,在广泛地阅读中掌握知识,为写作奠定坚实的保证。为此,在设置读写结合课的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关注语言知识的教授和引领。例如在学习7A Module 2 Unit 6 Fashion的时候,教师要在设定读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要让学生掌握一些表示衣服的词汇表达,如wool, leather, silk, cotton, clothes, shirt, blouse;同时还有一些短语如show the clothes, popular clothes, look colorful等,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在写作过程中可以灵活应用新增词汇,做到自由表达。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阅读是一个语言输入过程,写作是一个语言输出的过程,两者应该是彼此融合、相互影响的,只有共同作用,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促进英语核心素养的落实。教师要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尤其关注语言基础知识,为学生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2指导学生写作框架梳理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读写课中,通过阅读后明确文章的写作结构和写作框架,掌握文章的写作思路,进而使学生可以梳理出清晰的文章框架。为此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的时候就要明确指出,明确文章的写作框架和结构是学生需要完成的阅读目标。有了这个目标要求,学生在写作中就会主动对文章的逻辑结构和谋篇布局进行探究和分析,进而在大脑中建构出一个文章结构网络图,明确各个段落之间的关系和每部分所包含的段落,清楚文章的表达思路和文章脉络。例如在本课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设置任务:identify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让学生能够主动对文章的结构进行梳理,明确文章的写作脉络,为自己的写作框架提供参考。梳理中,学生会看到本课的第一段是总起段落,表达了举行时装表演的目的;接下来的几个段落都是分段具体说明不同的人在表演过程中所穿的衣服,如Simon, Amy, Sandy, Daniel;最后一段是总结这场时装表演。梳理中学生会明确文章是以“总—分—总”的布局来安排文章的写作思路的,确保自己在写作中也可以模仿实践。学生明确了文章结构就会在所有的阅读和写作中都主动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框架,进而实现学生对文章表达思路的理解,实现学生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实践中落实核心素。

猜你喜欢
目标素养文章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