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医中药对脂肪肝的治疗

2019-01-17 02:22覃英李苏宁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26期
关键词:中医中药脂肪肝

覃英 李苏宁

【摘要】对于脂肪肝患者,西医主要采用调脂保肝药物进行治疗,由于长期服药会进一步加剧肝细胞损伤,因此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中医采取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症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剂,不仅能够有效干预病情进展,促进损伤的肝组织修复,而且副作用较小,因此被广泛应用到脂肪肝患者的治疗中。本文从脂肪肝的病因病机出发,重点探讨辨证分型论证和辨病审因施治,以为脂肪肝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脂肪肝;中医中药;辨证分型论证;辨病审因施治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6..02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脂肪肝患者不断增加,而且发病趋向于年轻化,按其发病诱因主要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据有关报道显示,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比值为1:19。因此,脂肪肝的防治重点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肝顾名思义就是肝细胞内沉积了过量的脂肪,是常见的肝脏代谢性疾病,临床上根据脂肪肝发病的程度,分为轻、中、重三个病理阶段,影像CT检查对脂肪肝诊断具有特异性,肝脾密度介于0.7-1.0之间为轻度脂肪肝,0.5-0.7之间为中度脂肪肝,0.5以下为重度脂肪肝。由于脂肪肝属于可逆性疾病,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患者病情转归较好,但如果不加干预任由病情继续发展,将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脂肪肝隶属于中医古籍中胁痛、积聚、肥气、痰浊、痞满等范畴,如《内经》中“肝之积,曰肥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明确将脂肪肝命名为肝癖,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1 病因病机

历代中医各家对脂肪肝的病因认识略有不同,但总体来说不外乎酒食不节、情志抑郁、寒气侵袭等几个方面。酒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水湿内停、痰浊内生则阻滞气机,致血液运行不畅雍塞脉络,痰浊与气血搏结日久遂成本病;情志抑郁则肝气不舒,肝脏疏泄功能失常则调节人体气机作用减弱,气机阻滞脉络则血行不畅,日久致气滞血疲而成积证;寒邪凝滞,寒邪侵袭则气机阻滞、血运不畅,致脏腑功能失和,进而造成肝郁气滞、脾失健运,痰湿、气滞、血瘀郁积于肝而成本病。故脂肪肝患者以肝脾功能失常为本,痰、湿、毒、瘀等邪气内伏为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景压全书·积聚》中曰:“不知饮食之滞,非寒未必成积,而风寒之邪,非食未必成形”,表明积的形成离不开风寒之邪与痰食之滞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灵枢·百病始生》中曰:“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湿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成矣”,表明积的形成与风寒、情志等因素密切相关。此外,脂肪肝的发生与肾也有很大关系,肾阴虚则肾水不能滋养肝木,导致肝脏的疏泄条达与藏血功能失常,容易出现急躁易怒等情绪变化,同时肾精的再生物质又有赖于肝脏的疏泄而入藏于肾,二者相互影响形成本病。

2 辨证分型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根据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通常分为肝郁痰浊、气滞血瘀、气弱脾虚三个证型。

2.1 肝郁痰浊证

患者主要表现为:胸腹满闷、不思饮食、恶心欲吐、呕恶有痰、肝脾肿大、胁肋不舒、舌淡苔白、脉弦滑,血生化检查显示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超出正常范围。治则疏肝行气、化痰散结,采用四逆散合导痰汤加减,方药组成包括柴胡、白芍、茯苓、枳实、法半夏、胆南星、陈皮、甘草等。若患者胁痛明显加丹参、郁金、川楝子;若患者呕恶痰多,加苍术、白术、白芥子;若患者腹胀明显,加鸡内金、炒麦芽、炒莱菔子;若患者急躁易怒,加栀子、黄芩、龙胆草。其中柴胡疏肝利胆、行气解郁;白芍柔肝止痛、敛阴养血;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郁金疏肝理气。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柴胡的有效成分为柴胡皂苷,具有抗炎、保肝、利胆、降胆固醇和转氨酶的作用;白芍的有效成分为白芍总苷,具有降脂、降压、抗凝和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2.2 气滞血瘀证

患者主要表现为:胁肋胀痛或刺痛、拒按、入夜尤甚、肋下或见痞块、舌紫暗或有瘀血斑点、苔薄黄、脉弦紧或沉涩。治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方药组成包括当归、川芎、红花、桃仁、柴胡、赤芍、生地、黄芪、枳壳、桔梗、牛膝、甘草等。若患者胁痛明显加郁金、川楝子;若患者肝脾肿大加鳖甲、地龙、穿山甲;如患者舌质瘀斑瘀点明显,加三棱、莪术、水蛭。其中当归补血活血,与补气药配伍则补气,与补血药配伍则补血;川芎血中气药也,血虚、气郁均适宜;红花活血通经,具有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功效;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祛瘀生新。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当归的有效成分为藁本内酯,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血液粘稠度的功效;川芎的有效成分为川芎嗪,具有对抗咖啡因兴奋、抗肝纤维化的功效,从而起镇静止痛作用和减轻肝缺血的再灌注损伤;红花的有效成分为红花黄色素,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作用明显;桃仁的有效成分为苦杏仁苷,能够促进肝内沉积的胶原纤维分解吸收和降解,也能有效阻止血清中胶原沉积,具有预防肝纤维化和促使肝纤维化逆转的功效。

2.3 气弱脾虚证

患者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头晕头痛、腹胀纳差、胁肋隐痛喜按、下肢浮肿、大便溏泄、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细弱或弦细,血生化检查显示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超出正常范围,血清白蛋白降至正常范围以下。治则益气补虚、健脾化湿,采用柴芍六君汤加减,方药组成包括茯苓、陈皮、法半夏、柴胡、白术、白芍、太子参、鸡内金、炒莱菔子、炒麦芽、甘草等。若患者气虚明显,加黄芪,并加大太子参计量;若患者腹胀明显加积壳、木香、佛手;若患者胁肋疼痛明显加郁金、元胡。其中茯苓渗水利湿、健脾和胃;陈皮健脾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法半夏燥湿化痰,陈皮与法半夏两者相使相助,共同起到健脾和胃、理气止呕、燥湿化痰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茯苓具有降低谷丙转氨酶活性,保护肝细胞,防止肝损伤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反应;陈皮能够降胆固醇和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防止血栓形成,具有调节肠胃功能和利胆作用。

3 辨病审因施治

西医认为脂肪肝的发病主要是肝细胞内脂肪过量沉积,影响肝脏血液循环以及正常代谢;中医认为脂肪肝发病主要与患者湿热体质、痰湿体质、血瘀体质有关,治则疏肝活血、健脾化痰、清热燥湿。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经验,自拟疏肝活血健脾汤配合维生素E治疗脂肪肝,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方药组成:柴胡、白术、郁金、茯苓、赤芍、丹参、法半夏、虎杖、夏枯草、太子参、鸡内金、山碴肉、炒麦芽、陈皮、甘草等,其中太子參、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扶正祛邪;柴胡、丹参、郁金疏肝活血化瘀,改善肝脏血液循环;陈皮、法半夏、鸡内金、山碴肉、炒麦芽化痰消食、降脂清源;虎杖、夏枯草清热解毒、活血降脂。维生素E能够改善肝功能和降低血脂,具有保肝、护肝的双重功效。

4 结 语

中医中药治疗脂肪肝相对于西医西药治疗具有明显优势,虽然各医家对脂肪肝的辨证分型略有差别,但治疗均离不开调理肝、脾、肾3脏,采用疏肝健脾、燥湿化痰、活血化瘀等法。要想为中医治疗脂肪肝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还应加强中药药理研究和远期疗效观察,同时还需配合西药维生素E治疗,并叮嘱患者控制饮食和加强体育锻炼,预防脂肪肝复发和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 岑,舒发明,黄 英,等.从伏邪学说探讨脂肪肝的治疗思路[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3):914-917.

[2] 孙晓娜,许向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中医临床路径应用[J].中医学报,2016,31(11):1789-1791.

本文编辑:吴 卫

猜你喜欢
中医中药脂肪肝
黑龙江省中医中药融合发展促进会在哈成立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脂肪肝的常见认识误区解读
如何快速消除脂肪肝
徐福松教授论治勃起功能障碍学术思想总结
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胁痛施治体会
中医中药协助戒烟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