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静
在高考英语中,阅读分值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且其它题型都或多或少地与阅读有关。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教学的主要部分。因为一个独立高效的阅读者会进行快速的、有目的性的阅读、理解信息点之间相互联系,理解观点思想并能在语篇中理解和掌握目标语言。那么,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上述教学目的呢?
1.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思考以及问题的发现
1.1文本解读层次和方法欠缺
目前的多数阅读课堂仍是由梳理文章信息到语言知识讲解这一模式,对文本信息的处理往往是程序化和模式化的教学设计,即:判断正误,回答问题,课文概括或复述。这种浅层次的信息处理缺乏教师对所教授文本的理解和解读,对学生而言则是得不到参与语篇理解的机会,仍是在被动地接受信息。学生难以了解文本结构,难以体会思维的过程。因此,学生的发言也是被动地,输出的语言质量不高。
1.2词汇处理失当
在阅读的常態课中,不少教师拿到文本教材均会浏览一下全文大意,然后关注每段中的重要的,含有知识点的句子,这个句子的含义。对句子中的新单词和重要句型一个也不放过,逐一备课。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法规则和词汇就能读懂文章,然后辅以的是大量的有关知识的选择题和翻译题。如果哪节课中少了知识点的讲解,这节课就感觉索然无味,不知道课后该去读什么,去背什么。但机械地背诵仅仅停留在对其字面理解的表层上,不能完成恰当地在语境中解码文本信息。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虽能应付各类语法考试,但不能真正读懂有一定难度的文章。另外,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间的冲突有时是教学目标不明确造成的。假如教师没有明确的词汇分级,也没有考虑和安排哪些词汇需要在读前,读中或读后进行处理,而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必然学生抓不住学习重点,没有机会运用关键词汇,更不用提进一步内化和吸收,加深对语境和文本的认识了。由此我们也明白了学生背诵了大量的单词及用法,却无法进行恰当运用和有效输出的原因了。
2. 应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改进
2.1结合不同体裁和语篇优势对文本进行深层次解读
不同文体的框架结构,表现手法,写作目的和语言特点均不相同。常采用的说明方法有定义与诠释说明,举例与应用说明,分类与图表说明,比较与比喻说明,分析与综合说明。了解了说明文的写作手法,说明方法,理清其文章结构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而有效地找到目标信息。议高考记叙文身体大多以细节理解为主,所以阅读记叙文采取扫读和细读结合的方法能快速定位目标信息。因此掌握文体风格,识别文章结构,对正确领悟文章有极大的帮助。对文本进行深度阅读才能在其过程中理解其中不同层次的意义,从而有望提升思维能力。先解读其重要的基本信息,也即是事实与观点。然后再找到和分析信息点间的相互联系,找到事实与观点,观点与观点,观点与举例之间的关系,以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和事件。所有这些都要通过教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形成教学设计,从而引导学生与作者和文本对话,使学生走进文本,体验其所承载的思想,做出分析和鉴别。
2.2恰当定位词汇教学,并在文本阅读中循环和提升词汇
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化等知识;发展学生的阅读技能并逐步完善他们的阅读图式能力;形成自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王笃勤,2012:33)由此可见,语言词汇学习不能凌驾于语篇阅读之上。但另一方面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是其重要任务之一。词汇,句子,组成句式的语法规则在理解阅读文本中的作用我们也应去关注。所以,我们应明白词汇学习是为了提升对文本的理解而存在。因此,词汇目标应该是与阅读主题有密切关系,对学生理解文本构成障碍,在文本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词汇。在文本中有些词汇紧紧围绕着文章主线,那么这类词汇就可以看作为文本的核心词汇,需要在课堂上循环出现使用,以加深学生的认知和帮助学生掌握运用到与此主题相关的其他文本中。最后,由“度”来决定教学任务的设计,创设有梯度的任务,实现有效循环和提升词汇。
3. 结论
通过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的分析和反思后我们发现,缺乏充分和恰当的解读,任何文章都会失去其灵魂和魅力,自然学生也会失去阅读的兴趣。阅读方法的欠缺又会使其失去阅读的信心。没有任何活动设计,而仅仅一味讲解罗列词汇用法的做法使得学生负担很重,且还达不到运用的目的。因此,一定要注重文本进行深层次解读,结合不同体裁和语篇优势对文本进行解读。恰当定位词汇教学,发挥其对提升文本理解的作用,又要在文本阅读中循环和提升词汇,使得词汇的学习更高质,更高效。
(作者单位: 江苏省丰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