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远
“当我们老了,离开了这个世界。你就回来看看这圃儿,这是咱家多少年传承的根,咱们种下去的不只是韭葱,更是世世代代的魂。”
老家里有一個经年不易的习俗,那就是养圃儿。就是在自家边上圈一块地,养一些小菜,不为了吃用,养的是自家的情怀。
圃儿不大,有六块地板砖那样大,里面养菜多半是两席,有的性子紧的人家也养三席。我们家只养了一席,不是疏于照顾,而是奶奶说正午光最盛时,那棵老椿树只能挡一席的光,这菜儿是娇惯的,像你们孩子一样,不能太晒得慌。她便只在这圃儿里养了一席菜,半边韭菜,半边大葱。每天早中晚餐前都得去逛一趟,生怕自己的宝贝圃儿被什么给欺负了。
老家的天冬冷夏热,人也格外不想入睡。早上四五点钟起,我便向菜圃走去,顺带挑上一桶水,一出门便看见奶奶俯身在圃儿里,有时拔拔草,有时正正篱。
在我印象中,老一辈的身影,是与菜圃无法分割的。记得七八岁时,有一次我在老家住下,第二天上午飘起了大雨,奶奶吃饭时手便打战,吃过饭后便急忙摘了斗笠往外跑,那时我正在读“二十四孝”、《礼记》之类的文章,便极力劝阻奶奶出去。奶奶严声呵斥着我,说道:“水没有通开,圃儿会淹的,苗儿会死的!”说罢便摆弄着瘦小的身躯像利剑般穿出门口。这时的我才明白,这一方菜圃,不仅仅是家里所说的只是代代人所固守的传承,它是鲜活的生命,是第二个家园,是乡魂。
菜圃不仅仅是一家之物,也是家家交流的信使。邻里拜年时,少不了的是要拜门口的圃儿,关系不亲近的,便学着大人的样子作个揖,若要去长辈家,则要磕个头,有心的人家都在圃旁放一个红垫子,便使熟识的圃儿忽地神圣了些。也许我与圃儿的不解之缘就是从这个红垫子开始的。
圃儿一直是那样,绿了又黄,生而复始。但那一心为圃儿的人,似乎已经真的化为了圃儿。长大了,很少再回老家。最近回去住了一晚,还怨老家的蚊香草效果不如城里的电蚊香,还熏人。老家是一样的冬冷夏热,觉也是一样的睡不着,早上醒了屋里依旧是自己,衣服也没穿好就跑出门去,那圃儿旁已空无一人,满目萧风。我竭力在山上奔跑,那些东西却渐行渐远。夕阳下,邻居家一个老人抚着他的圃儿,背对着我,像极了奶奶,我哭了,一个人挑着水将沟壑通开,浇水,凝滞,直到天黑。
老家的大爷扛起了犁,背起了水桶,撑起了圃儿。
一代人将圃儿传给了一代人。乡里的人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只把自己当作了圃儿,一点一点,一滴一滴,随时光浸润在了乡村里的来日方长。
教师评点:读完有点泪目,唤起一代人的记忆。养圃儿是农村家家户户最常见的生活场景,现在也成了奢侈的遥远的梦。养圃不仅仅是种菜养花,更重要的是一种无拘无束、轻松愉悦的生活情趣的象征,是一种与家乡割舍不掉的存在仪式。本文最大的优势是真实感人,借助养圃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巧妙地融入其中,情感淳朴自然,天然去雕饰。
(指导教师:张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