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生活适应学科教学方法和策略

2019-01-17 06:00戴汝高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社区化生活化

戴汝高

摘 要:特殊教育学校生活适应课程是一门帮助智残学生学会生活、融入社会的一般性课程。课程应该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主要培养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学会自己从事简单的家务劳动以及学会自我保护和能够适应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生活化;体验化;社区化;个别化

智障儿童的大脑受损,使得他们的认知、情感和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也阻碍了他们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为了让智障学生将来能够适应社会,能够在社会上立足,笔者根据《特殊教育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关于生活适应学科的课程设置说明和要求,充分挖掘学校和地方课程资源,合理利用家庭跟社区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从智障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一套适合智障学生的教学方法,并提出了帮助这些智障儿童能够生活自理、能独立干简单的家务,学会自我保护和适应社会的教学策略,特作以下分析。

一、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学校生活

(一)采用图片生活化

生活适应学科的教材都是根据智障学生特殊编写的,生活适应教材的内容都比较贴近生活的主题,也符合智障学生的生活实际,教材中有很多跟生活贴近的内容,也加入了一些精美的图片。在学习“整洁的校园”这一课的时候,教师要教会学生先认识我们的学校,可以让学生认识教材上面的图片,如我们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实训室、操场、厕所等一系列的图片。教师也可以利用手机把学校的各个角落拍摄下来,制作成精美的图片,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清晰、明了地认识自己的学校。用手机拍摄的都是本校的原始图片,这样这些智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一些。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所谓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适应学科就是要将生活的内容充分体现出来。例如:学生在学校最常见的就是值日。针对这些智障儿童如何单纯地用理论跟他们讲解什么叫做“值日”,如何进行“值日”,可能他们听不懂。但是如果我们教师把值日跟生活相结合,讲解起来就容易很多。例如:教师可以以“今天我值日”为主题,让学生进行值日。值日的内容主要有:擦拭班级的桌椅、玻璃、扫地等。在进行这一内容的讲解的时候,教师一定要亲自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要教会学生擦桌子和扫地的基本要领和动作。讲解完之后可以让学生亲自实践一下,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要及时纠正,让学生学会值日的技能,能够每人每天轮流值日,适应学校的生活。

(三)教学情景体验化

关注特殊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实施生活适应学科的重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体验式教学模式,突出了活动性和可操作性,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能够主动参与进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个人生活

教师要教会学生能够进行生活自理。要想生活自理,首先得认识自己,了解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第一,先从“衣”开始,教师要教会学生自己洗衣服,可以把洗衣服的过程用手机拍摄成小视频,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并结合视频给同学一步步讲解洗衣服的过程,让同学学习。第二是“食物”。先从认识饮品开始,例如:牛奶、豆浆、饮料等,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闻一闻、尝一尝、看一看,通过辨别颜色、味道来认识常见的饮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几组常见的食物,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一日三餐。第三是“住”。所谓“住”就是房子,让每位学生了解自己所住的房子的位置,并记住自己的家庭住址。每位家长为他们准备记录本,把家长的电话和家庭住址记录在此,以防他们走失时失去联系。第四是“行”。教师可以给他们讲解常见的交通信号灯的作用,让他们过马路时左右看,观察信号灯。也可以在课堂上模拟过马路的情景,让每位学生都通过亲自体验,掌握生活知识和技能。

学生了解了简单的“衣、食、住、行”之后,还得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做简单的家务。例如:每天在家里吃完饭后要把自己的餐具清洗干净,教会他们怎样清洗餐具,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步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示范动作,让学生学会清洗餐具并整理自己一日三餐的餐具。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要让他们学会叠被子。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一些叠被子的图片,并附上步骤讲解。也可以在班级展开叠被子活动,让学生进行实践,看看谁叠得最好、最整齐。

另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常见的疾病,例如: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就是感冒,感冒多表现为头疼、发热、咳嗽等症状,当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自己身体不舒服或者有以上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告诉父母,或者自己学会去药店买药,并能学会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感冒药。只有学生学会了以上生活中这些简单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生活自理,将来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三、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家庭生活

(一)模拟生活,做生活的主角

智障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差,接受起来非常慢。而来源于生活的感知知識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内容,模拟生活内容。这样他们不仅可以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还能获得适当的生活经验,学会融入社会。模拟生活场景对智障学生来说是一种有趣的学习方法。例如:在学习家庭生活中《奶奶的生日》这一文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爸爸、妈妈和“我”去给奶奶过生日的情景,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生日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孝敬老人、爱护家人的精神。

(二)体验生活,做生活的强者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须得亲自去尝一尝。”那么,对生活适应课的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去感悟。例如:在学习“蔬菜水果”时候,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菜园中,让学生认识萝卜和青菜,让他们自己动手拔萝卜、摘青菜,让他们说一说萝卜的形状和青菜的颜色,让他们自己尝一尝萝卜和青菜的味道。告诉学生萝卜可以生吃,但是青菜不可以生吃。通过这样的活动,既增加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又能让学生把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真正做到自立、自强。

(三)帮助儿童认识家用电器

在特殊教育学校中,教师要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最重要的是帮助儿童认识家具和家用电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把电视和家庭常见家具的图片呈现给学生,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得他们能够很好地记忆。例如:打开电视机、找节目和关闭电视机这几个步骤,教师可以带他们到体验室亲自示范操作电视机的过程,要让儿童学会在生活中怎样使用电视机,满足自己的娱乐需求。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可以帮助特殊儿童掌握好基本的生活技能,还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四、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社会生活

(一)让学生体验社会生活

社区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资源。为了让学生享受高质量的社区生活,让他们适应正常的社区环境,并能独立生活,学校可以建立生活适应课程的社区化模式。教师可以在学校开展参观访问、重阳节去敬老院献爱心的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春游、逛超市、看店名等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让他们各抒己见,说一说自己在活动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并且通过此次活动有什么样的感想。基础好的学生也可以写一写。这类活动把生活适应置身于社会生活中,也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社会的窗户,极大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创设社区化的模式十分有意义,不仅可以体现学校生活适应校本课程的开发理念,还能真正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在社会生活中如何使用公共厕所

每个人既是独立的个体,又跟社会紧密相连。每个人在社会中都要学会基本的生存能力。在社会中生存,最基本的就是学会使用公共厕所。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把男女厕所的常见标识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认识。学生记住了这些标识,以后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公共厕所就会使用了,解决了自己在室外活动的难题。

(三)在社会生活中如何使用直梯

直梯一般在所住的商品楼、商场或者电影院最为常见。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住的是高层每天出入直梯是必须的,出入公共场所也是必然的。现在很多公共场所都是高层,每位学生都要学会使用电梯。教师要教会学生使用电梯的方法,告诉学生怎样选择楼层、如何开关电梯,教会学生认识电梯的箭头标识以及电梯紧急呼救电话等。教师也可以亲自带学生去商场乘坐电梯体验一次,这样学生既能清晰认识电梯的使用方法,还能通过体验加深记忆。学生学会了使用直梯不仅给生活带来了便利,还能提高生活技能,也为自己以后的出行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五、教学设置

教师的教学设置要有针对性和个别化。由于智力残疾的孩子个体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和不同的缺陷,学校应该让每个学生在学校的生活适应学科中都有所进步,在实施生活适应学科前,通过评估,要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现状,先确定教学目标,再为每位学生制定个别的教学计划。针对智力障碍的儿童要实施个别教学计划,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在这几种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将学生个别教学内容统整到集体教育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个别支持的关系,关注学生的表现,分组分层落实学习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不仅从根本上实现了生活适应学科教学目标,而且还培养和提高了智力智障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

生活适应课仅仅是本课程的一个视角,它虽然能够使学生进一步适应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但还要达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要求,任重而道远,教师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开发更多、更适合我校智障儿童发展的生活适应学科的教学方法,也为他们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史阿楠.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实施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

[2]金姹嫣.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

[3]杨春梅.关于特殊教育学校语文学科教学走进生活的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6(2).

[4]余揚帆.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析[J].好家长,2017(5).

[5]吴瑞萍,张桂兰.如何开展特殊教育学校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6(34):158.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社区化生活化
初中写作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生活化练笔为小学生写作插上翅膀
试论农村村组职能社区化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微信群:民族村落的“再社区化”——基于一个彝族村的微信群观察
关于高职院校社区化的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