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宾
中国区块链发展的春天来了,区块链技术从业者们倍感振奋。科技进步推动了新的经济形态发展,推动了社会发展。当前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是很大,如果我们抓住历史性时刻发展,今后5至10年,在区块链技术引领下形成数字经济时代,将带来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对国力增强具有重大意义。
在全球贸易进入民粹主义周期的背景下,以美元霸权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在风中摇曳,全球经济正处于衰退周期。如何能够最大限度的抵抗未来可能面对的金融风险?央行数字货币可能是最佳的战略对冲风险工具。
另外全球清算结算系统是以美元体系为主建立的,很多与美国有利益冲突的国家经常会受到美国的经济制裁。人民币短期内无法在全球建立平行清算结算体系。目前我国的电子支付世界领先,最早推出央行数字货币可能很大。
一些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世界上谁的法币强大,谁就更容易受到加密货币的冲击,这就是Facebook旗下的全球数字加密货币 Libra的最大阻力来自美国联邦政府的原因。
可以用区块链升级互联网,以达到世界领先的智能网络战略,提升信息安全。将互联网升级为智能价值互联网,整合5G+人工智能技术,将我国经济推向新周期、新浪潮中去,实现制造业、金融业与零售服务业全产业链结构升级重塑。
日前,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推出的首届外滩金融峰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黄奇帆表示,中国央行的数字货币经过五、六年的研究,技术目前已经趋于成熟,央行有可能成为全球率先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先兑换给商业银行或者机构,然后再兑换给公众,这么做的意义不在于现有货币的数字化,而是M0(流通中现金)替代,对外是有利于“平行与防控”为主的新经济战略;对内是打造“升级智能现代化与价值透明化”的新经济周期时代。
从技术角度来解释,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所以区块链技术应用可以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
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林认为,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从被动地位变为主动,关键在于人民币国际化。但这一目标在现有国际货币体系中很难实现。突破口是数字货币,因为所有国家都站在一个起跑线上。数字货币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所以,在发展数字货币进程中,中国必须提速。
數字经济包括三个部分:区块链技术基础、经济领域应用场景、网络与数据安全。区块链作为一个底层架构,使资产数字化、数字资产化,并由此带来经济形态与社会治理结构的变化。
刘海林介绍,区块链技术基本应用首先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链改”,用区块链技术给实体经济赋能,使供应链降低成本;二是区块链重塑金融架构和体制。金融服务的方式与内涵将发生革命性变化。他分析,区块链和相应应用场景的结合,包括金融、政务、医疗、房地产确权等,可以产生万亿级的产业。
最值得关注的是供应链。前段时间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通过区块链技术结合推动供应链金融的服务》,包括与物联网的结合,智能制造、供应链、数字资产交易,都值得重视。未来会出现国家级的数字资产交易所,并以区块链技术为高科技企业融资。
刘海林预测,未来还将出台相关的区块链支持政策及监管措施。他建议,国家给予民营高科技企业资金及制度支持,因为高新技术研发创新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完成的。同时,要有容错机制,允许失败。此外,应鼓励促进大型国企、金融机构,与具有先进技术的中小企业合作,将技术成果应用在大企业“链改”中。
当今时代是一个数字化时代,技术革新和数字化经济的全面兴起,让科技由最初的工具角色转变成驱动金融变革的中坚力量。数字化的五全基因与金融业不断碰撞融合,不仅改变了个人间、企业间、国家间的清结算方式及主权货币发行机制,还大幅提升了产业链运营效率,带来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展望未来,量化投资和智能投顾、人工智能定价和理赔核算、金融云服务、区块链存证等新金融业态正不断进化,将引领金融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