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艺术家

2019-01-17 06:00朱佳婧
金山 2019年12期
关键词:观感灵性孩童

朱佳婧

有 人说,艺术家的成功在于灵感,而我认     为,比起灵感这样可遇不可求的偶然因素,保持灵性才更为关键。

灵性之于物,是通人言、通人感、通人性;灵性之于人,则为通自然之言,通自然之感,通自然之性。灵性是与自然灵活沟通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拥有和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这种能力,他就是个有灵性的人,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于是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离我们远去的孩童时代,那些双眸如小鹿灵动的孩子。他们通常能待在草丛里一个下午,只为看蚂蚁搬家;他们的目光会跟随着水里游动的鱼,会追逐翻飞的蝴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学鸟儿飞翔,飞进浓郁幽深的森林深处……在诸如此类的成人难以理解的活动中,孩子会付出真心,投入感情,且不在意时间和结果,他们对于沟通自然这种事乐此不疲。

如果我们不懂得如何保持灵性,那就去向孩子学习,学习生命最本真的状态:纯天然的观感、丰沛的想象力、不计回报的专注与投入,最终培育一颗温柔多感的心灵,灵性就在于此。

古往今来的许多艺术家,均拥有这种灵性。李太白举杯邀明月,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张岱湖心亭看雪,李清照卷帘问海棠……诗情与外物的交融,何尝不因诗人有灵性。唯有深刻感受山水自然的诗人,写下的诗作才有灵气,才能感泣天地。在有灵性的艺术家笔下,往往孕育有灵性的物:朱耷所画,鱼翻白眼,极有个性,那便是丰沛的想象投入的结果,鱼通人性,人也似鱼;齐白石笔下的鱼虾虫蟹,一鳞一爪,灵动自然,意趣横生;郑燮更到极致,一生只画兰、竹、石,兰四时不谢,竹咬定青山,石瘦硬秀拔……艺术家笔墨能生花,纸页会呼吸。

孩子是艺术家,但艺术家并不是孩子,他们通过保持灵性而感受到更广博的艺术世界。孩子因鸟儿的死而伤心,艺术家则将悲悯投向一切被欺凌的弱者;孩子因落花而惋惜,艺术家则从中看到生命的轮回与超脱;孩子在自然探索中的悲喜只是一瞬,艺术家则会抓住意识中的灵感微光,或写或画传之于人。有灵性的艺术家,就有这样敏感的灵魂,有这样责任的担当。

我想说,不是艺术家才有灵性,而是靈性塑造了艺术家,倘使一个人拥有天然观感、丰沛想象和多感的心,他能心无旁骛地与自然沟通,他就是天生艺术家。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人都可成为“艺术家”。

[作者系江苏省镇江中学高三(7)班学生]

点评:

毕加索说:“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在于你长大成人后如何能继续保持艺术家的灵性。”灵性人皆有之,与生俱来,但莫可名状,难以言表;在成人的眉目声色中,灵性常常踪迹难寻,去而不返。作者有感于此,有层次有逻辑地具体阐释了什么是灵性、为何孩童最具灵性、如何保持灵性;最可贵的是在文末,作者将孩子的灵性与艺术家的灵性作了对比区分,把艺术家的灵性上升到悲悯的情怀、责任的担当,使得文章立意上升了一个高度。在当今越来越局促、越来越忙碌的现实生活中,但愿我们能留一点点空间给自己,抛除柴米油盐的牵绊、人际事务的周旋,与自然对话、与心灵对话,复归天真率朗的本性,持守鲜活宝贵的灵性。

(指导老师: 嵇云霞)

猜你喜欢
观感灵性孩童
Do Softly Pray
孩童之道
让小学作文课堂充满灵性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余事三绝一一傅申先生书画印观感
嗯,这是那孩童般永不落空的惊喜
最美孩童时
借助电子白板构建富有灵性的数学课堂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香港话剧《最后的晚餐》观感
开拓华语文学的灵性空间——初论“灵性文学” 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