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摘 要:创新思维是在教育过程中,重要的培养目标。在我们培养学生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物理学科是具有很强实践性、抽象性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大胆的猜测与发散式的思维,而这些,都必须使学生更具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要深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日常入手唤起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教师也要创新自身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充分调动出学生的创新因子,使我们的教育更加科学合理,促进我国教师事业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 创新思维能力 探究能力
引 言
以《物理课程标准》为指导,在高中阶段,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不仅需要教师在自身的教学手段上有所改进,还要帮助学生由传统的“填鸭式学习模式”(教师讲,学生听,被动式的学习)转变为“探究自主式学习”(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方式)。然而,由于物理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一些难题,使得学生不能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段,以物理知识为依托,采用各种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不同的教育手段,让学生产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教师多指导,学生多思考,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达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一、创新性思维在高中物理中的重要作用
现今我们的社会更加智能与便捷,网上打车、手机支付、网上购物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也迎来了巨大的商机,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科技改变生活,使我们的社会更具智慧,而这些都离不开人们的创新,换句话说,改变我们生活的是----创新。拥有创新思维的人,能够创造出这个世界原本不具有的事物,抢占了市场的商机,带来了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引发了一定社会的热潮。然而,创新能力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够具备的,它是一个长期培养、积累的过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持久战,在孩子幼年时期,就要注重对于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尤其是高中階段,学生的大脑发育迅速,理解问题的能力也更加提高,是培养其创新思维的关键时期。物理学科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抽象的事物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使得物理学科教学责任更为艰巨,是教师在以后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的重点。
二、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1、充分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助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实践有助于人类大脑的发育,对于学生创新思维得培养有推动作用,在教学中展现实践的魅力。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学生们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产生探究意识,促进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在课外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不断去挖掘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高中的物理课外实践,是一种课堂之外的教学,它以自由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物理实践活动,是在教学计划之内的一种重要的教学补充,其特点是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涵盖了丰富的内容。这种课外实践,开拓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学生的物理知识,为掌握规律和联系打下了基础,有助于学生理解、巩固与应用知识,从多个角度拓展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进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外实践活动必须以教学内容为准则,但可以不受教学大纲的束缚,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提供更为开放的学习空间和众多的学习资源,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可以因材施教,分析每个学生所适合的实践活动,发挥学生的长处,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思维的能动作用,根据自己的想法创造事物,比如发明小机器人、小汽车模型、小飞机等,让学生在自己动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也锻炼的学生的创新能力。
2.引导学生敢想敢做,对学生给予肯定
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重在实践,还重在思维想法的萌芽。这种创新思维的想法的闪现,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各种方式积累的知识得以贯通,打开了思维的大门,使得学生产生一些大胆而又新奇的观念。通常,创新始于这种想象。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和推测打开了自身的思路,就回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创新思维最好的表现。物理教师作为学生走入物理的引路人,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拓宽思维的维度,使其不受束缚,通过结合自身所学的知识,推测各种联系,直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达到最高,其思维也越发缜密、细致,锻炼了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探究能力,另外还要重视学生的直觉,直觉是由于长期实践中获取的一种无意识的观念,要实现逻辑性和直觉的统一。
3、引发学生物理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时,首先我们要激发出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兴趣,强大的兴趣对于学生的具体学习行为有指导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学生只有对物理产生兴趣,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才能让自己走的更远。教师应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领导者,教师以“军师”的身份存在,主要为学生提供指导。在课堂中多提问题,加大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的力度,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紧张细胞,以此来活跃学生大脑。同时在这种全员参与的教学中,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回答问题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自信心。另外,对于学生产生的各种问题,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自主独立的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总结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了,需要教师的不懈努力和长期坚持。教师应该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以及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以及爱好,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教师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到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光盘. 浅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 读写算:教育导刊, 2015(18):67-67.
[2] 李小恩. 浅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 中学物理, 2015, 33(1):23-24.
[3] 崔秀娟.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华章, 2009(19):39-39.
[4] 张军.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如何提高创新能力[J]. 新课程学习(中), 2011(12):11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