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娟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目前临床上尚无根治慢性肾衰竭的方法,患者需靠长期透析维持生命,长期治疗易导致其出现各种不良并发症,导致患者出现各种负面情绪,严重时甚至不愿配合治疗,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做好护理工作对于保证治疗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1]。本文主要研究了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症的影响,现进行报道:
全部入组患者年龄最小30岁,最大80岁,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入组患者有直系亲属陪同,亲属及患者自身熟知本研究,自愿参与,可有效回答研究人员提出的有关于研究的相关问题,除本病外无其他严重组织或器官器质性疾病,沟通交流无障碍;排除有严重组织或器官器质性疾病,抵触自身所接受的治疗,不愿配合展开研究,不能顺利进行沟通交流,中途转院或死亡的患者[2]。询问并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后本研究方正常开展。
在实施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具体为:
1.2.1 护患沟通
根据患者的年龄及文化程度开展其能理解的对话,为患者介绍病室环境,消除患者因为对环境陌生而出现的负面情绪,完善各项术前检查,保护患者隐私。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其身体状态。透析结束后尤其应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观察是否有出血倾向。做好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嘱其多探视陪伴患者,与患者共同面对疾病,充分理解患者。为患者接受经积极配合治疗后病情有显著改善的病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3]。
1.2.2 饮食护理
饮食以高营养,高蛋白质的清淡饮食为主,多饮水,保证机体营养摄入,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多食富含钾的食物,引导患者树立健康饮食的理念。
1.2.3 人文关怀
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合理安排透析时间,缩短患者就诊时间,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怀,资源配合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工作,保证透析顺利开展。及时询问并满足患者合理的生活需求,保证患者心理舒适度。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识[4]。
本研究所用统计学软件为SPSS18.0软件。
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评分无显著差别,经不同方法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的降低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心理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焦虑 焦虑 抑郁 抑郁(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30) 73.51±5.1143.61±4.8922.12±6.216.31±1.64对照组(n=30) 70.29±4.6258.27±4.3520.81±6.5218.17±5.23 t 0.2568.5962.4919.687 P P>0.05 P<0.05 P>0.05 P<0.05
经过观察发现,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更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慢性肾衰竭患者在行透析治疗时,如不做好护理工作,患者极易出现各种不良症状,透析质量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减低。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消除其负面情绪,使其调整身心自我状态至最佳状态接受治疗,消除其各种不良情绪,为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5]。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较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更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试试优质护理后,患者能以最佳状态接受治疗,且对护理工作有较高的满意度。值得一提的时,因研究样本较小,所得结论的说服力可能不够,期待临床未来能开展大样本研究,得出更有说服力的结论。
综上所述,得到如下结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使其在治疗期间的满意程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