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丽
(海拉尔农垦总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急性胸痛属于非常严重的一类急症,高危胸痛患者的急救难度更大,患者临床有多种不同表现,病情复杂,变化迅速,危险性非常高[1]。高危胸痛一般指预示不良预后的胸痛,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是最常见的类型,及时的诊断以及急救处理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具体分析院前急救用于急性高危胸痛患者救治中的效果。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急性高危胸痛患者94例,依据救治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包括27例男以及20例女,年龄平均(60.28±8.36)岁,疾病类型:张力性气胸5例,主动脉夹层9例,急性心肌梗死24例,肺栓塞6例,其它3例;对照组包括25例男以及22例女,年龄平均(60.59±8.14)岁,疾病类型:张力性气胸6例,主动脉夹层10例,急性心肌梗死22例,肺栓塞7例,其它2例。2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对照组患者不实施院前急救,直接将患者送入急诊科实施治疗;观察组则对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先对患者进行简单的体格检查,询问病史,初步识别高危胸痛,马上连接床边18导联心电图,完成病情诊断,帮助患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给予吸氧,进行心电图监测,建立静脉通路。马上收集血液标本方便进行心脏标志物检测。如果患者胸痛非常剧烈,选择杜冷丁注射止痛。对于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给予300mg阿司匹林嚼服,针对需要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还要给予300mg波立维。给予硝酸甘油进行摄下含服,如果患者没有低血压表现,可以选择硝酸甘油实施静脉给药。做好恶性心律失常的防治工作,如果患者室性早搏频发或者室速频发,选择可达龙静脉给药。做好心肺复苏以及电除颤准备,等到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后转送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比较两组急救效果,包括发病至明确诊断时间、发病至开始接受治疗时间、平均住院时间。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比较两组发病一周内死亡率。
观察组接受院前急救后发病至明确诊断时间、发病至开始接受治疗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急救后的临床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急救后的临床效果比较(±s)
分组 例数 发病至明确诊断时间(min) 发病至开始接受治疗时间(min) 平均住院时间(d)观察组 47185.16±23.5695.38±12.2713.22±4.48对照组 47240.59±33.62120.30±15.4920.75±5.42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2.55%,死亡率23.4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89%,死亡率为6.38%,结果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急救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比较[n(%)]
院前急救的手段主要包括安全转运、途中监护、现场急救几项,主要目的是使患者生命得到维持,帮助患者痛苦得以减轻,避免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防止患者受到再次损伤,为患者入院后的治疗创造更可能佳的条件[2]。统计数据显示,接近一般的急性高危胸痛死亡患者是在发病后1小时内的院外死亡,可救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是重要致死原因[3]。通过对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在通过各种手段稳定患者病情的同时迅速将患者情况向医院急诊室传送,使急诊室能够做好准备,最大程度缩短患者接受入院治疗的时间[4]。为了最大程度提升急救质量,医院急救医疗服务系统必须保证布局合理,保证管理的规范性,院前急救人员应该依照患者病史、体检结果以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完成初步判断和分诊,使患者在被送到医院后能够最快接受相应的治疗[5]。从本研究结果可以得知,观察组接受院前急救后患者发病至明确诊断时间、发病至开始接受治疗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89%,死亡率为6.3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2.55%、23.40%,P<0.05。
综上所述,通过对急性高危胸痛患者实施院前急救,能够有效提升救治效果,减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有良好应用价值。
本文编辑:付常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