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康复产业发展趋势和对策

2019-01-17 21:51偰蜀江
天津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残疾儿童器械残疾人

偰蜀江

(常州市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江苏常州213131)

1 康复产业背景介绍

1.1 市场需求

康复是指综合、协调地应用医学、社会、教育和职业措施,对残疾人、急慢性病损和老年病所致功能障碍者进行功能训练,使其功能、能力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以减轻残疾的影响,重返社会。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截止2017年底,全国 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2.4亿,占总人口的 17.3%,其中 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58亿,占总人口的 11.4%,未来老龄人口数量还会加速上升。随着寿命的延长,人口发生残疾的风险也逐步增大,伤残期延长,我国有长期卧床患者的家庭约占全国家庭总数的 8%,几千万家庭为失能老人的康复护理问题所困扰。

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推算,2010年末我国残疾人总人数 850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 6.34%。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正在加快我国人口残疾率的提升,预计至2050年我国人口残疾率可能达到11.31%,全国残疾人口总量将达1.65亿[1],如此大的人口规模将对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公共卫生体系都带来严峻的挑战。

慢性病、交通和工伤事故等原因导致的暂时性功能障碍群体数量巨大。我国有 2亿多慢性病患者,其中存在康复需求的超过 1000万,因为交通和工伤事故致残的伤残者,每年增量也达 100多万,其中大部分都存在康复需求,目前医院的康复资源较少,而需要康复的人员又较多,约有 80%的人群得不到康复治疗[2]。以对康复需求较大的脑血管疾病为例,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高达 1.6亿例,每年新增患者350万例,而高血压引起的脑卒中后遗症(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则达 900万例。除此之外,住院患者普遍存在临时失能导致的短期康复护理需求,据原卫生部统计,在县级以上医院,患者 50%~80%的住院时间里,生活是不能自理的,在区级以上医院,其比例为30%~50%。

综上所述,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对康复产业存在巨大的刚性需求。实际上,近年来我国康复器械产业的平均增速在 25%~30%之间,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

1.2 细分市场发展概况

1.2.1 残疾人康复市场

《2016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 2016年底,全国已有残疾人康复机构7858个,其中残联办康复机构3049个;康复机构在岗人员达22.3万人,其中管理人员3万人,业务人员15万人,其他人员 4.3万人。通过实施康复服务,约有 280万残疾人基本得到康复护理,其中包括 40万视力残疾人,19万听力残疾人,136万肢体残疾人,23万智力残疾人,63万精神残疾人。全年约有15万6岁以下残疾儿童得到基本康复护理,约有132万人得到盲杖、助听器、助视器、假肢、矫形器等多种辅助器具适配服务[3]。

1.2.2 养老市场

根据全国老龄办《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的判断,2021—2050年是我国人口加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数量平均每年增加 620万人,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水平达到 30%以上。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势必导致生活自理能力缺失的失能老人群体持续扩大,日常专业照料的需求量大且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每千名老人拥有 30张养老床位的具体指标,按照此趋势,全国新增养老床位的数量至少为 600万张,保守估计每张床位至少配置价值 0.5~1万元的护理床及其他康复器具,仅养老机构新增的康复器械需求量即达300~600亿元。

1.2.3 医疗市场

据测算,国内康复医疗市场近 200亿元,人均康复费用仅 15元,相比康复体系发达的美国,其康复市场规模约 200亿美元、人均康复费用约 80美元,差距明显。20世纪末在美国发生的一系列推动康复医疗大发展的驱动因素正在中国发生,包括人口老年化、医保支付方式变革推动治疗医院向康复医院转诊病患、民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技术进步等,未来5~10年国内康复医疗将迎来千亿市场规模。

原卫生部2011年发布的《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及2012年发布的《康复医院基本标准(试行)》,规定综合医院均必须设立康复科及相应的康复工程室,并配置标准化的康复器械。按照此两个文件的要求,全国将有1万家综合医院建设康复护理科,如果按照每家医院需新增的康复器械费用平均为100~200万元计算,则仅这些新增的康复器械市场需求量将达到数百亿元,可见市场需求量巨大[4]。

1.2.4 教育市场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6~14岁学龄残疾儿童为246万人,占全部残疾人口的2.96%,其中视力残疾儿童13万人,听力残疾儿童11万人,言语残疾儿童17万人,肢体残疾儿童48万人,智力残疾儿童76万人,精神残疾儿童6万人,多重残疾儿童75万人。

据 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结果显示,国内特殊教育学校共2080 所,2016年全国共招收特殊教育学生 9.15万人。《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指出,到 2020年,基本实现市和 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均有一所及以上特殊教育学校。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举办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部)。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特教机构的数量将持续增加,特教机构配备的康复训练及康复教育设备标准不断提高,特教机构用康复器械市场需求旺盛[5]。

1.2.5 家庭市场

家用医疗保健器械产品是一种普及型、小型化的医疗保健器械,具有预诊、辅助治疗、保健、康复等作用,尤其适合老年人使用,对于一些有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家庭更是不可或缺。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统计,我国家用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 2006年的50亿元增至 2013年的 29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0%[6]。

我国“9073”养老格局基本形成,即 90%的老年人家庭照料养老,7%的老年人社区照顾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养老。因而,相对目前康复器械仍以机构需求为主的现状,家庭市场乃是未来康复器械真正意义上的蓝海,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机遇[4]。

2 康复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2.1 信息化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康复器械领域的智能康复器械行业将成为未来的重要产业之一。康复信息化,是通过打造康复档案区域信息平台,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功能障碍者、康复器械与医疗机构及康复机构之间实时、有机的联动,使康复服务逐步实现信息化。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物联网技术呈现与智能手机相结合实现智能远程康复的趋势。

①老人居家安全监测与预警:应用“物联网+传感系统”技术,对老年人进行远程监测与预警,老年人出现意外,相应传感器将会被触发,并即刻报警,以短信、警报音、图像等形式发送给家属、医疗康复机构等相关人员及机构[5]。

②远程康复治疗与训练。通过对康复训练与理疗设备进行远程网络接口设计,患者在家中、就近社区理疗点等进行康复训练与治疗,相应的理疗参数通过互联网上传给医生,医生根据参数变化情况,通过手机、互联网诊疗系统等与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远程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指导[6]。

2.2 智能化

随着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国际前沿的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临床研究,康复器械日趋朝着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既表现在医疗机构用康复器械上,也可见于老年人和残疾人使用的生活辅助康复器具[7]。

2.3 家庭化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公众健康意识也在增强,健康生活的理念得到了普及,自我保健、自我诊断、自我护理越来越受到关注,一些操作方便、简单易用的康复保健器具得到市场热捧。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也为家庭康复器械市场带来商机,家用康复器械的发展也与康复医学发展所倡导的“预防为主”方向不谋而合。家庭康复器械必将是以渠道终端便捷化、服务人性化、消费用户普及化为终极目标[8]。

2.4 个性化

针对不同的患者,康复也是一项个性化服务,康复器械的多品种、多型号,是由功能障碍人群在障碍程度、年龄、体型等方面的差异所决定的。当前以公益配发为主导的模式下,一方面不能实现很好的康复效果,另一方面存在着对资源的浪费。随着时代发展,针对不同残疾人的个性化定制康复器械和服务,将成为残疾人生活品质提升的关键,也是康复器械相关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9]。

3 常州市康复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常州拥有良好的康复产业基础,据常州市民政局的数据显示,常州拥有康复辅具企业超过 400家,产值超过百亿规模,产品品种约有 4000种,占据全球品种的1/5以上,涌现出一批潜力巨大的龙头骨干企业,如钱璟康复、中进医疗等。常州康复产业也得到了国家民政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质检总局和中国残联等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2017年 12月国家多部委联合印发《关于确定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地区的通知》(民函[2017]266号),将常州市列为 12个综合创新试点地区之一予以重点关注和支持,而且在江苏省仅常州市一地。常州市也在近期出台了加快发展康复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及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推进康复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常州康复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

3.1 康复器械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健全

尽管近年来在康复器械进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残疾人保险等政策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很多康复器械支付体系的政策研究和政策引导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基本医疗保险对康复医疗的覆盖范围仍然有限,针对残障群体的辅具配置、医疗机构的临床康复器械使用等还得不到有力的保障。

3.2 康复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尚未突破

康复器械的关键共性技术现状影响着康复器械行业的发展,常州市需要在以下关键共性技术中寻求突破:康复器械工业设计与人因工程学、智能人机交互技术、康复物联网及远程交互技术、微弱电生理信号提取与处理技术、康复工程机械生物学设计技术、穿戴式传感器技术、用于人体穿戴式器械的微机电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生物相容性轻型材料的开发等。只有在这些关键共性技术领域获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突破,才能提高康复器械产品的竞争力。

3.3 康复行业人才紧缺

康复器械产品具有跨专业应用、多技术融合、技术更新快等特点,涵盖了研发、临床试验、注册、中试和生产等过程。康复器械行业的核心技术人才需要具备医学、电子、自动化控制技术等交叉知识,销售人员不仅要熟知产品性能和市场营销,还要对康复医学有所了解。常州市虽然康复器械产业起步较早,但有经验的复合型技术人才、销售人才和管理人才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康复器械企业的整体发展。

4 推动常州市康复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4.1 发挥政府引导康复产业健康发展功能

从市场准入、财税政策、要素保障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推动康复产业的发展。建立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康复产业的优惠政策。制定、推行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加大康复产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财税价格政策,对康复产业实施差异化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健全鼓励医疗机构、康养机构购制创新康复产品机制,逐步扩大政府对残疾人、康复病人等使用康复产品的扶持范围[10]。

4.2 推进创新体系的建设

加强康复产业发展,整合现有的分散在园区、孵化器及各康复企业的研发机构,按照“政府支持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原则,建立共享的医疗器械产品创新平台、动物实验平台、产品检测平台、产品认证鉴定服务中心等创新平台,以便降低企业的研发投入,压缩产品开发周期。

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建立“产学研医用”合作共建的创新体系。树立“创新是第一要素”的理念,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医院等的合作,鼓励企业家在科技创新和产品升级上加大投入,积极推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企业的应用和推广。

4.3 重视康复人才体系建设

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和支撑,康复产业作为一个多学科、跨专业的交叉技术产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政府和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招商引智、项目合作等形式,开展全方位的“引智”工作,从国内外、省内外引进我市康复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人才、销售人才、管理人才等;同时还要加强与本地高校,包括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常州大学、常工院等高校,以及南大常州研究院、浙大常州工研院等科研单位的合作,以产学研合作、人才委托等方式,吸引、培养适合常州康复产业发展的基础人才队伍;另外还可以通过委托继续教育、专题培训方式,提高在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5 结 语

为了充分发挥常州市政府对康复产业的引导作用,不但应制定规划、强化措施,全方位地为康复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而且需要建立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奖励企业科技创新成果,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新设备新产品补贴,优先考虑将本地自主创新产品列入常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人才引进及投融资等方面制定专门的产业扶持政策及实施细则。

猜你喜欢
残疾儿童器械残疾人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给这些孩子一个温馨的世界——宝鸡对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
残疾儿童招生入学要“全覆盖、零拒绝”
我骄傲
健身器械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风之彩 墨西哥残疾儿童绘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