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平
界首市地处安徽省淮北平原西北部,市境南北长48~58km,东西最宽处位于最南边的泉河,约28km,整个地形为北窄南宽、南北狭长的葫芦型。鉴于界首市的独特地理条件——沙颍河将其南北一分为二。以沙颍河为界,形成南北两区域灌排体系各自独立的现状。本文就沙颍河以南区域自然地理条件、水系及水利工程现状、水利规划、工程建设等进行论述。
沙颍河以南区域总面积414.7km2,占全市总面积的62.1%。总人口39.27万,耕地35.3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60.7%。地理区域北至沙颍河,南至泉河与临泉县隔河相望,东西至市界。自然地面高程为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程由北自南在37.50~33.00m左右,自然比降约为1/7000~1/10000,沿泉河一带较为低洼。
该区域气象条件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4.9℃,多年平均降水量897.3mm,年雨日99天。受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影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据1952年以来水文、气象等资料记载,截至2013年界首市共发生各种旱灾76次,涝灾41次,泉河流域洪灾5次,颍河流域洪灾3次。水旱灾害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深重灾难,也使我们认识到兴利除害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沙颍河以南区域按除涝水系划分为沙颍河水系流域面积45.7km2以及泉河水系,流域面积369km2。区域内除涝骨干大沟20条,其中,入沙颍河的有曹田沟、倒流沟2条,除涝标准均达五年一遇;入泉河的大中沟自西向东分别为皂沟、小白莲沟、界南河、白莲沟、黄沟、方沟、孔沟等共计18条,除涝标准不足五年一遇的有孔沟、黄沟、蒋沟、杨沟、岳塘沟的部分沟段,其余均达到或超过五年一遇标准。入沙颍河的涵闸9座,入泉河的涵闸及大沟节制闸22座,除少数需要维修,大部分可以正常运行。区域内现有大、中沟桥梁195座,其中建于20世纪60~80年代的大部分砖拱桥及部分双曲拱桥基本损毁,需要重建,也有部分桥梁规模较小,不能满足排涝和生产要求。
(1)河灌工程
就农业灌溉而言,区域内沙颍河水资源完全没有利用,主要靠从泉河提水的河灌工程和以浅层地下水为灌溉水源的井灌工程。其中河灌工程有一级提水站5座,灌区设计面积4.31万亩;二级提水站17座,设计站灌面积合计1.85万亩。一、二级泵站多为1990年前后所建,建设初期工程发挥了一定的效益,但由于一级泵站从泉河提水成本太高,多年闲置不用;二级泵站管理不善,现在大多报废,少量有房无设备,目前实际有效灌溉面积为零。各一级提水泵站情况分述如下:
①杨新排灌站:该站位于顾集镇杨新庄,泉河左岸,排灌两用,1977年建站;装机4台,单机容量55kW,总容量220kW,灌溉面积1.27万亩;灌溉流量1.5m3/s,排涝流量3.4m3/s。现状情况为设备老化,房屋损毁,渠系和田间配套工程损毁,需重建。
②小湾排灌站:该站位于舒庄镇小湾村,泉河左岸,1998年建站,装机2台,单机容量155kW,总容量310kW,灌溉流量0.41m3/s,排涝流量1.96m3/s,灌溉面积0.31万亩。现状情况为设备和房屋基本完好,渠系和田间配套工程损毁,需恢复。
③土岭庄排灌站:该站位于舒庄镇土岭庄,泉河左岸,排灌两用,1977年建站,装机台7台,单机容量155kW5台,55kW2台,总容量885kW,灌溉流量3.908m3/s,灌溉范围33.6km2,排涝流量11.56m3/s,排涝面积2.51万亩,灌溉面积5.04万亩,其中一级灌区面积2.3万亩。现状情况为设备和房屋基本完好,渠系和田间配套工程损毁,需恢复。
④西关金沟排灌站:该站位于砖集镇西关金沟口,泉河左岸,2002年建站,装机3台,单机容量165kW,总容量495kW,灌溉流量0.41m3/s,排涝流量2.54m3/s,设计排涝面积0.85万亩,灌溉面积0.31万亩。现状情况为设备和房屋基本完好,渠系和田间配套工程损毁,需恢复。
⑤郭楼排灌站:该站位于砖集镇郭楼村,泉河左岸,2002年建站,装机1台,装机容量55kW,灌溉流量0.12m3/s,排涝流量0.63m3/s,设计排涝面积0.33万亩,灌溉面积0.12万亩。现状情况为设备和房屋完好,部分渠系和田间配套工程可利用,需完善。
(2)井灌工程
沙颍河以南区域10乡镇从2006年农发项目实施以来,包括2010~2012年第二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项目,新打恢复机井2000余眼,有效灌溉面积20万亩。但由于部分工程标准较低,地下水位逐年下降,现有工程利用率很低,加上渠系工程不配套,很难发挥工程效益。
综合分析界首市沙颍河以南区域自然地理条件、水系及水利工程现状,基于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沙颍河以南区域灌区建设的条件已经具备,总结该区域灌区建设的有利条件如下。
自然地面高程为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程由北向南在37.50~33.00m左右,自然比降约为1/7000~1/10000,为引流沙颍河水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条件。
纵横交错的大沟体系,不仅满足各自排水流域除涝要求,而且可以通过建设控制工程,进行相互贯通,满足灌溉输水的需求。
沙颍河耿楼闸的建设,其正常设计蓄水位为33.50m,为沙颍河以南区域引水灌溉提供了必须的水源条件。
鉴于界首市沙颍河以南区域引水灌溉条件已经具备,加上农业生产发展需要,随着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和标准的提升,界首市沙颍河以南区域灌排规划和建设工作应尽快纳入实施进程中,笔者对该区域灌排规划有几点建议如下:
(1)统筹考虑该区域大沟水系划分,将大沟除涝标准提高到十年一遇,建设、完善控制工程,达到各大沟流域灌溉、排水体系相互独立。
(2)将现有20条大沟按灌区划分进行疏浚贯通,建设蓄水控制工程,利用自然地理条件和大沟体系引流沙颍河水源灌溉,解决现有大沟水源缺乏和时空不均的问题。
(3)尽快修复泉河灌区5座排灌站站首工程,因提水成本太高,建议该5座排灌站恢复排水功能即可。将沙颍河引(输)水工程统筹规划,覆盖泉河灌区5座排灌站灌溉范围,完善、提升渠系配套,发挥工程效益。
(4)尽快建设沙颍河上的界临河泵站和魏窑泵站,启动该区域灌区建设。
(5)统筹考虑区域内井灌工程布局,建设大沟蓄水控制涵闸,涵养和提升地下水位,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6)统筹制定灌区工程管理办法,从管理的角度考虑规划设计方案,便于工程的管理和使用,发挥工程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