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赠,张 唯,薛翠琴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医院,河北 廊坊 065800)
子宫肌瘤为临床常见妇科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术是目前临床治疗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1]。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逐渐取代传统开腹手术,且疗效较好。相关研究表明,若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预处理,能有效缩小子宫肌瘤体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手术效果[2]。本研究中采用醋酸亮丙瑞林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前进行预处理,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局部微循环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纳入标准:符合子宫肌瘤诊断标准[3];有手术指征;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其他妇科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存在手术禁忌证;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
病例选择与分组: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60)
两组患者均给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全身麻醉后于肚脐上方切开;建立气腹后将患者调整为足高头低位,腹腔镜监测腹内情况,在脐连线中外处与两侧髂前上棘处作2处切口,置入手术器械,分离肌瘤及其周围组织,将肌瘤完整剔除;表面血管电凝止血,应用可吸收线缝合肌瘤残腔,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盆腹腔,并留置引流管。研究组患者术前应用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上海丽珠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852,规格为每瓶3.75 mg)进行预处理,在患者月经结束后的第1天经腹部皮下注射,每次3.75 mg,每月 1次,连续3个月后手术。
研究组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前后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盆腔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采用微循环观察仪检测患者手术前后局部微循环指标(包括血流灌注指数、甲襞微循环中血液流态积分、甲襞微循环中管襻形态积分和毛细血管管径)。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见表2至表4。
表2 研究组患者肌瘤和子宫体积变化比较(s,cm3,n=60)
表2 研究组患者肌瘤和子宫体积变化比较(s,cm3,n=60)
时间用药前用药后t值P值肌瘤体积62.48 ± 11.29 26.37 ± 4.52 11.439 0.003子宫体积247.82 ± 32.18 122.54 ± 35.72 15.326 0.000
表3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s,n=60)
表3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s,n=60)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术中出血量(mL)108.96 ± 11.58 209.65 ± 30.14 12.874 0.002手术时间(min)72.02 ± 7.56 72.24 ± 7.85 1.016 0.084盆腔引流时间(h)27.45 ± 4.25 40.12 ± 6.20 10.437 0.009下床活动时间(h)8.96 ± 1.25 12.75 ± 1.44 8.321 0.016住院时间(d)3.14 ± 0.25 4.10 ± 0.32 6.329 0.028
表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局部微循环指标比较(s,n=60)
表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局部微循环指标比较(s,n=60)
注: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t=7.328,15.912,10.327,6.225,P=0.029,0.007,0.011,0.032,P<0.05。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毛细血管管径(m)5.92 ± 0.39 7.45 ± 0.43 12.912 0.014 5.91 ± 0.38 6.01 ± 0.42 1.002 0.092时间术前术后7 d t值P值术前术后7 d t值P值血流灌注指数0.86 ± 0.10 0.94 ± 0.14 1.091 0.068 0.88 ± 0.12 1.43 ± 0.20 6.713 0.032甲襞微循环相关积分(分)血液流态0.58 ± 0.04 0.60 ± 0.07 0.417 0.312 0.59 ± 0.03 1.02 ± 0.13 10.358 0.014管襻形态0.64 ± 0.05 0.67 ± 0.15 0.624 0.239 0.65 ± 0.07 0.98 ± 0.14 11.294 0.018
近年来,腹腔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因其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恢复较快,已成为治疗子宫肌瘤的首选方法[4]。与传统剖腹术相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虽有无可替代的优势,但对于治疗部位特殊、过大或数量过多的肌瘤是否也存在以上优势,仍有较多争议[5-6]。目前,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认为其属于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其发生与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紊乱有关[7-8]。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在腹腔镜手术前进行预处理,能有效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在肿瘤中的表达,进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9-10]。
醋酸亮丙瑞林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前应用进行预处理,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发展,减小肌瘤体积,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11]。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用药后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均较用药前明显减小,表明醋酸亮丙瑞林能有效缩小子宫肌瘤体积。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少,盆腔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表明经醋酸亮丙瑞林预处理后再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分析其原因主要为,醋酸亮丙瑞林在首次用药后就会产生性腺、垂体系统兴奋效应,降低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进而缩小子宫体积,使瘤体萎缩,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创造有利条件,在术中可减少对患者的损伤,术后可促进患者康复[11]。血流灌注、甲襞微循环中血液流态积分、甲襞微循环中管襻形态积分和毛细血管管径能反映局部微循环情况,有助于医师了解患者手术部位的血运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以上指标(除毛细血管管径外)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但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说明研究组患者宫颈局部微循环变化较小,即经醋酸亮丙瑞林预处理后,子宫肌瘤血管减少,肌瘤体积缩小,子宫体切口及手术创面也随之减小,能更好地抑制因手术创伤带来的应激反应,减小对局部微循环的影响。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前应用醋酸亮丙瑞林预处理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围术期指标,且对局部微循环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