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心韵
作者 本刊编辑
中国戏曲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最新的成果,最高的成就的展示,应该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品的集中展示,反过来也带动、推动引领、提振、催促中国戏曲在现在化转型道路上健康发展。“中国文化走出去”就是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交往,使世界各国的人们理解和接纳中国文化。在这其中,兼具创新意义和传统特色的中国戏曲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
戏曲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从2016 年开始,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次创办了戏曲论坛,广邀当代戏曲领域的业界实践者和专家学者,努力把戏曲论坛做成长效机制的专业论坛,旨在直面戏曲存在的问题,凝聚中国当代戏曲艺术的创造,共谋新的发展,创造更好的艺术作品回馈社会。
戏曲如何创新,如何适应时代发展、扩大观众群,是本次论坛的核心论题之一。上海戏剧学院导演卢昂认为,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朝代更迭、异族侵略,华夏文明屡次遭受劫难,但是最终还是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总是有一批文人志士征求文明的碎片,延续我们的文脉,因此戏曲不仅需要传承,戏曲发展的曲折应该与中华文明的历程一起被发扬下去。
在当下,戏曲要生存、要发展,就要适应时代观念的变化,如何创作出感染人的优秀作品非常重要。编剧李莉曾创作过多部历史和现代题材作品,她认为戏曲创作的难度在于,第一,必须熟悉生活,体验生活。历史剧或者古装戏的创作可以凭借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通过翻阅资料来想象,打通古今人性相通之处,找到共振点。现代戏的创作如果对人的特定生活环境不熟悉、不了解,写出来的戏就缺乏生机。第二,突破惯性思维,在类同中发现不同。目前的现代性创作中,雷同题材很多,如何破局需要广罗素材,再三思考。第三,必须尊重传统,给戏曲表演空间。戏曲需要现代化,现代戏也需要戏曲化,这里不仅仅指观念、人物和唱腔,还将传统的优秀表现形式融入表演当中。考量如何满足观众对于传统戏曲现代化的审美需求,可以说是现代戏创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创作现代戏给演员留下表演空间是非常重要的要素。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在创作上面临困境,比如现当代戏往往因为存在讲述故事常态化,人物描述单一化,舞台呈现繁复化,既难感召吸纳我们自己的观众,更难融入当今世界文化的语境。
《挑山女人》获得中美电影节的最佳戏曲片奖,也让李莉感慨良多:潜入生活,描绘经典人物,是剧作者必须付诸的努力,只有坚持传统文化的浸润与滋养,才能坚守文化自信。在不同的人文背景和社会背景下,我们可能更要着重写人类的共同人情、人性,这些东西就是可能可以在一个层面上,在世界文化的语境当中得到共同的感受和认知。
在这20 年间,戏曲已有向传统和生活回归的倾向。长期关注戏曲的传承与发展的罗怀臻认为,我国戏曲,尤其是地方戏,曾经历了一个去相同化和传统化的过程。由于吸收歌剧、话剧、京剧很多元素,让戏曲的个性有些模糊。近20 年,戏曲终于开始向民族化和生活化回归。戏曲人的不断探索,地方戏的流行不再受到区域限制,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地方戏曲也逐渐去地方化、去传统化。现代城市中,剧场文化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融入我们的生活,但是在这个背景下展示什么?上海国际艺术节不仅展示欧美的优秀作品,日韩的艺术理念,而且更自觉地展示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昆曲《我,哈姆雷特》
主流艺术的滑坡不仅是中国面临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在欧美国家,交响乐、歌剧、芭蕾也面临流失观众的局面。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戏主任林宏鸣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戏曲更应直面现状,迎难而上,不能一味把市场化看成洪水猛兽——传统艺术要发展,必须经受得起市场考验。虽然今天戏曲发展依然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但是同时也可以看到希望,现在整个文化环境、政策趋势正在出现比较有利的转换——如上海国际艺术节正逐步为戏曲创造更好的展演平台,为中外文化交流大环境发挥更好的作用。但是,戏曲必须回归本位,首先需要在本国观众中站住脚,才能受到世界关注,只有让戏曲在中国有足够影响和地位作用,才能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戏曲的魅力。
可以肯定的是,戏剧的整个生存业态正在发生特别大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只是讲如何把作品做好,如何单纯地开展传承工作,也许并不太够。现在的问题是,戏曲如何与当代社会发生衔接,当代人怎么跟戏曲发生兴趣。
“中国文化走出去”有两重内涵。一是字面意义上的或常识意义上的“中国文化走出去”。从这种意义上看,“中国文化走出去”就是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使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们了解和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另一重是深层意义上的或价值论意义上的“中国文化走出去”。从这种意义上看,“中国文化走出去”就是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交往,使世界各国的人们理解和接纳中国文化,并且能够从中看到与本土文化相通的东西。在这其中,中国戏曲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
戏曲演员张军对此深有体会。他以《园林牡丹亭》《我,哈姆雷特》与传统《牡丹亭》和《艾因与斯坦》在海外演出为例,这些案例都是对中国的传统戏曲的大胆尝试,不仅与世界上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文化方式,甚至与不同的艺术表演方式进行碰撞交融的,通过这些尝试,戏曲人可谓收获颇丰。
虽然几次国际演出都取得了成功,张军却对民营昆曲团的未来表示担忧:“中国有1078 个创演团体,其中有9个是昆剧团,全中国有8754个民营院团,只有一个民营昆剧院团就是我们。虽然活了将近10年,但是想想为什么没有更多的民营昆剧院团?市场不太需要你,这是为什么?想想是市场不够吗?还是你的创意不够?你的制作不够…… 我就知道我们所谓的传承和创意,不仅仅展现好看的表演,而要在国际上竖立我们的文化尊严。”
树立文化尊严,是传统戏曲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作为新时代青年戏曲精英由衷的信仰。如何发展传统戏曲?首先应该回到自己的传统来看自己国际化的可能性。除了追求一种使命感,跨文化的融合和传播的很重要。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我,哈姆雷特》和《马可波罗》两部作品中,用传统昆曲念白的方式念英文给观众带来不小的轰动,也为跨文化交流创造了很多机会,给戏曲传播带来了活力。最后,宣传工作也是成功的关键,应该与国际最重要的文化机构合作来安排和推动演出,加大宣传力度和宣传质量,也会为中国的软实力来做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戏曲作为中国文化名片,未必代表过去,代表落后。如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孙惠柱所言,上海本土的三大剧种越剧、沪剧、滑稽戏,诞生的时代跟话剧几乎是同时的。从国际反响来看,很多外国人喜欢演我们的戏曲,因为西方经典戏剧影响着戏曲,并成为本土剧中的题材,因此其中不少戏曲人物正是西方观众所熟知的,他们认为我国的戏曲手法更适合展现现代的人物。另一方面,戏曲可以给话剧很大的帮助,有助于舞台艺术的融会贯通,戏曲应该敢于借鉴西方经典艺术,把人物的内在形象展现出来。
昆曲《我,哈姆雷特》
上海国际艺术节一直扮演着推广、弘扬中国传统戏曲的角色。20 年当中,艺术节邀请239 台戏曲作品到艺术节平台展示,涉及到46 个剧种,应该说艺术节20 年来对于戏曲发展做了很多工作,让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性、欣赏性能够在观众中普及。
国际艺术节总裁王隽在发言中强调艺术节对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性、欣赏性在观众中普及的积极意义。自首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以来,中国戏曲艺术始终是很重要的演艺板块,通过艺术节遴选和推出的戏曲剧目基本上覆盖中国当代戏曲创作和演出实践的所有形态,艺术节也逐渐成为洞察中国戏曲艺术发展重要的窗口。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是中国经典戏曲艺术传承与发扬的重要舞台,戏曲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的瑰宝,也是民族特色文化的结晶。中国各地的戏曲一共有348种之多,20多年来,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主板演出的环节演过的戏曲剧种也有百余种,其中有30 多部作品分别获得过文华奖、国家艺术精品剧目和“五个一工程”奖。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与全国各地的戏曲艺术工作者建立互信的工作关系,相关活动为进一步提高效力,扩大机构的国际国内感召力和影响力奠定良好基础,也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一直以来,上海国际艺术节都是鼓励艺术创新,培养戏曲人才的创作的平台。从2012 年起艺术节首创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致力于为具有实验性和先锋性的工作者提供亮相的重要舞台,近年来的扶青计划也取得积极的良好社会效应。伴随海内外戏曲艺术交流不断扩大,演出规模的不断拓展,戏曲艺术在文教结合、民众的参与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未来将继续致力于打造培育吸纳更多受众的艺术平台,推动戏曲艺术创作。戏曲发展需要动力,艺术节将继续肩负弘扬戏曲文化的使命,灌注新鲜动力,倾听听众诉求,寻找探索方向,服务人民群众,加强戏曲艺术新时代的感召力。
上海国际艺术节充满朝气,在敬畏戏曲传统,保持戏曲纯粹的同时,如何加强新探索、新实践。上海剧协秘书长沈伟民认为,国际艺术节首先应该是推出新人、扶持新人的平台,只有关注这些年轻人的新创意和想法,才能抓住年轻观众的心。其次,要弘扬名家,戏曲是一门艺术,需要名家在艺术节发挥集聚效应,可以将“芸汇精英”作为项目创意和切入点。第三是走向民间,走进社区,走进校园和乡村,通过深入民间,来扩大艺术家的影响。最后他建议,将戏曲电影作为一种新尝试。近来随着整个上海戏曲人的努力,戏曲电影逐渐成为上海文化一张新的名片。如果戏曲电影能够与国际艺术节平台相结合,对于戏曲的弘扬和扩大影响是非常有意义的。
上海国际艺术节浓缩了20 年戏曲发展史,也反映了戏曲美学的时代变迁。用研究者马也的话说,“戏曲作为戏剧的时候,我们强调形态学,戏剧美学规则、法则,而不只是遗产,不只是技艺。”中国戏曲一直在变,前500 年剧作家时代,后300 年演员时代,一直到现在的导演时代,文学表演的整体性、统一性达到国际上或者是当今社会人类能够接受的共同美学标准戏剧理念,与上海国际艺术节推送出去的戏剧是一样的。
现代化转型有两个层面,一是人物形象、精神价值层面,二是艺术表现层面。中国戏剧是板式结构,戏剧故事结构和人物为主,而不是音乐为主,而改良打破了整个舞台样式。作为遗产和记忆的戏曲需要我们保护,而戏曲的新形态、新品种应该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上得到展现。中国戏曲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最新的成果、最高的成就展示,应该是对“双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展示,这两点在创作中如何体现是至关重要的。上海国际艺术节是中国戏剧发展的风向标,戏曲创新的展示平台,能够集中展现“双创”成果,也将带动、引领、提振、催促中国戏曲在现代化转型道路上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