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安华
教育部在近期发布的《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8039号建议的答复》中透露,目前已经研究形成了《教育法修正案(草案)》,将“劳”纳入教育方针,下一步将按程序报送审议。“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劳动教育将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方面。近四年来,中国农机院北京农机试验站利用丰富的资源等优势,面向北京市中小学生开展了劳动教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受到各方面的好评。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该试验站杨瑞学站长。
记 者: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特别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也有人认为,现在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了,工厂里将是机器人占主角,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家居将进入寻常百姓家,劳动教育不那么重要了。请您结合从事劳动教育的情况,谈谈对此的理解。
杨瑞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最新表述和系列重要讲话,突出了劳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是党的教育方针内涵的最新拓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最新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职业的变换与人员流动,要求人具备多方面的技能,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这些技能习得和运用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实现。劳动教育包括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劳动技能教育三个方面,其中劳动观念教育即劳动价值观的培养应成为教育的核心,即劳动知识、劳动技能教育最终服务劳动观念教育。因此,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热爱人民的观念是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
人工智能确实能代替人的某些劳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要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是人类劳动的成果,没有了人类的劳动也没有了人工智能,劳动教育永远不会过时。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创造性的劳动教育将成为重点,《中国制造2050》对创造性劳动提出了新要求,也意味着是对现在在校学生的新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要重视信息和知识生产的劳动教育,但实践与体验仍是实现劳动教育的唯一途径。
记 者: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是核心。您这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程能使学生“累并快乐着”,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杨瑞学:学农教育绝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春游、秋游,要让孩子在农事体验的过程中,一方面了解传统农业,体会农民的辛苦,磨练意志品质,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学会感恩和孝顺;另一方面要了解现代农业的状况和未来发展方向,增强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甚至引导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在实践与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弘扬劳动精神,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我们坚持“育人为目的,课程为核心,实践为重点”的指导思想,一切服务于学生,积极开发新课程,完善原有课程。2018年,我们又开发了中国结、衍纸手工、棉花育苗、棉花采摘、柳编、手擀面等二十余门新课程。其中,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有体现劳动人民智慧的,也有美食类的等等,充实了原来的学农教育“15833”工程内涵,正式升级为2.0版本“15858”工程,即围绕“农事教育提升素养”一条主线,涉及农林牧副渔5大行业,活动内容有走进林业、走进渔业、走进农业艺术、走进农产品检测实验室、走进田间与走进现代农业、走进智能化养殖中心、走进厨房、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八大板快,开发有五十八门探究体验类课程。我们专门组织老师在课程内容、实施过程等环节上进行了优化,摒弃了一些冗余的步骤,针对有争议的课程知识点进行查阅资料、反复论证,确保教授给学生的都是正确的、无争议的知识和技能。另外,我们要求每一门课程都要有一个“315”,即三个亮点、十五个知识点,既增加了教学趣味性,又丰富了教学内容。
课程的不断丰富,增加了学生对于课程菜单的可选择性。也就是说,学生在基地一周甚至一个月时间,每天都可以体验到不同的课程,“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让学生了解农耕文明的魅力,让学生实现自然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共生共长,同时满足学生个性化素养提升的需求。
记 者:每期有600多名初中学生在这里开展为期一周的学农活动,对硬件资源和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您这里对学生的实践活动、生活、安全等方面采取了哪些保障措施?
杨瑞学:我站是集现代农业机械科学实验、试验、检测,机械化种植、智能化养殖、乳制品深加工、餐饮、会议培训、生活服务等为一体的兼顾生产、生态、生活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实现了现代科技与生态农业的有机结合。园区占地面积1645亩,有共产国际主义的践行者阳早、寒春的故居。可开展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农业科普教育、社会科学课外实践教育、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共产主义教育等。我们十分重视履行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充分利用综合楼教学大厅可容纳600多名师生的优势,在原来餐前诵读《朱子家训》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就餐评价环节,让学生自主管理就餐秩序,进行餐桌卫生、纪律等方面的评比。新增学生公寓1栋,确保每个宿舍都有独立卫生间、淋浴系统、冷暖系统,学生饮用水24小时供应,且每个宿舍走廊都安装有监控设备,24小时都有值班人员守护,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住宿环境。每批新生入住当天,都会安排老师对学生进行内务整理的培训,进行内务评比。在师资方面,我们培养了60余名具有“双师型”职业素养和技能的专业教师;在组织管理方面,成立了社会教育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开展校企合作,联合项目校实施了学农效果评价和家长开放日活动。
记 者:您这里开展的学农活动,起步早,理念先进,成效显著,请具体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及下一步的设想。
杨瑞学:我们遵照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在理念上,坚持“一周的学习,影响学生一生”;在愿景上,力争成长为一种立德树人的“新型学校”;在指导思想上,以育人为目的、课程为核心、实践为重点。让学生在这里接触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进行农事劳动体验,学习农业知识、农艺知識和农机知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在活动中融入个性化、创意化的环节,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劳动,真正达到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以劳创新的目的,实现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效果。我们开展的学农教育政府放心、学校积极、家长期盼、学生受益。
自2015年北京市教委启动北京市初中生学农项目以来,我单位已连续4年完成市教委安排的任务,累计接待学生4万多人次,占北京市参加学农活动学生总数的近四分之三,学生范围扩大到东城、朝阳、海淀、丰台等区。学农教育获得学生、家长、学校一致好评,社会赞誉高,各界都称赞市教委做了一件大事、好事。
有学生说:“通过这次学农,我了解了农民伯伯的艰辛,以后再也不浪费粮食了,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团队的重要性,我感受到了集体荣誉”。学生家长反应:“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有趣味性,有实操性,知识来源生活,生活知识化体现出来了,基地的设施很好,多方面考虑到孩子的不同需求”。北京市第二中学校长钮小桦说:“劳动教育让我们的学生理解了什么叫做劳动创造价值”。101中学原校长郭涵指出,“学农教育具有宽、活两大特点,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今年11月5日,中国关工委和北京市关工委领导在这里举行了“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劳动教育基地”挂牌仪式。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巩固学农教育成果,建立标准化、体系化、专业化的农事教育服务体系;对中小学校开展各种方式的教育服务,如基地参观、送课到校等,要成为常态化劳动教育基地;不断提升水平,开展模式复制,扩大学生受益面;积极做好各类调查问卷分析,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做好学生学农成果的评价和总结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