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健康内蒙古 造福草原各族人民
——自治区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开放40年发展变化综述

2019-01-16 09:04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自治区医疗卫生全区

全区首次卫生计生工作会议

健康是幸福的起点,一人之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之健康是立国之基。守护全区2500多万各族人民的健康,是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神圣职责。改革开放40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发展卫生健康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力推进,全区卫生健康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实施健康内蒙古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振兴发展蒙医药中医药事业,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历史成就。

第二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期间,蒙医药创新高峰论坛会场

40年来,全区综合反映国民健康的主要指标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1990年的65.68岁上升到目前的75.8岁,孕产妇死亡率由1990年的147.73/10万下降到2017年的13.07/10万,婴儿死亡率由57.23‰下降到4.36‰,各族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健康内蒙古建设开启新征程,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取得积极进展,为全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健康支撑。

40年来,不断健全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较为完善的、遍布城乡牧区的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基本形成。至2017年末,全区卫生健康机构总数达到24217个,是1978年的6倍。其中医院775家(公立医院348家,民营医院4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195个,苏木乡镇卫生院1312个,嘎查村卫生室13625个,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9个、妇幼保健机构113家、卫生监督机构115个、计划生育服务机构61个。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50335张,是1978年的3.3倍,其中医院118697张,是1978年的4.4倍。全区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员180401人,是1978年的3.1倍。全区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5.95张,比1978年增加3.4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分别为2.78人和 2.84人,分别增加1.31人和1.39人。持续加大卫生健康投入力度,全区医疗卫生投入由1978年的4908万元提高到907.16亿元,医疗卫生投入占GDP的比重由0.8%提升至5%,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加强,医疗健康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40年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助力卫生健康事业良性健康发展。1979年以来我区医药卫生体制进行了多轮改革,2009年启动了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将深化医改纳入自治区全面深化改革总体布局中统筹推进,自治区深化医改领导小组组长由自治区主席担任,自治区以及8个盟市实现由一位政府领导分管医疗、医保、医药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纵横联动的改革氛围。2014年以来,先后制定出台近百个医改重要文件,符合自治区实际的政策框架初步确立。2015年,自治区旗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全覆盖。2017年4月,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提前实现全覆盖目标。在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的基础上,系统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价格调整、医保支付等综合改革,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初步形成。全民医保体系不断健全,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490元,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75%。在全国较早实现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和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复合型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分级诊疗制度加快建立,建成覆盖自治区所有盟市的医联体177个,所有三级医院全部参加医联体建设。143家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覆盖97个旗县(市区)。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区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9247个,1062万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药品供应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从2009年开始,先后开展7 次药品集中采购工作,2015年集中采购招标药品价格平均下降27.19 %,高值医用耗材限价下降20%左右。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启动实施“两票制”。建立健全“省际联盟”联采机制和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机制,实行县乡村一体化捆绑配送。综合监管制度加快建立,进一步规范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执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其他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出台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工程启动实施。加大社会办医相关政策的扶持力度,推动社会办医健康发展。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管理改革工作实现全覆盖。建立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健全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基本确立。

公开信发表30周年纪念大会会场

2009年,内蒙古新一轮医改启动会议

健康教育“五进”活动

创建“健康城市”宣传活动

孕妈妈课堂

贫困人口免费体检点

重大疾病检测实验室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名医工作室

40年来,围绕努力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全区各族人民健康,始终如一地坚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在全区连续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活动,全面推行便民惠民措施。开展“质量万里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等专项活动。组建医院感染管理等57个自治区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实施遏制细菌耐药国家战略,加强辅助用药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实名制预约诊疗率不断提高,全区三甲医院全部启动日间手术工作,诊疗流程持续优化,优质护理服务范围不断扩展。推进京蒙卫生对口支援与技术协作,“平安医院”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深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对所有卫生院按照服务能力实行分类管理,嘎查村标准化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实施“小药箱”工程,建立了“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牧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覆盖乡村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深入开展农牧民满意的嘎查村卫生室示范达标活动和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全体城乡居民,补助经费从2009年的人均15元提高到现在的人均55元,服务项目从9类增加到14类,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40年来,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逐步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各级政府紧紧围绕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公共卫生问题进行综合防治,集中力量消除或控制一些严重的传染病,主要地方病的危害、全区甲乙丙类传染病和结核病、人间布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区已经10多年无重大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保持了无人间鼠疫疫情、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和艾滋病低发态势。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深入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力度不断加大,开展国家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逐步探索建立重大疾病防控新机制。爱国卫生运动蓬勃发展,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极大改观取得新突破,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农村牧区卫生厕所普及实现零的突破并不断提高,全区国家卫生城市比例达到30%,自治区卫生城市实现全覆盖。90%以上的旗县成为国家、自治区卫生旗县。健康城市建设试点推进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不断深化,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全面推进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认真落实“三个一批”行动计划,贫困人口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明显下降,累计30多万贫困患者得到分类救治。

医疗援助汶川地震灾区

40年来,始终把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医教协同、科卫协同机制,不断提升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水平,140多名专家获得“草原英才”称号,40余个团队获得“草原英才团队”称号。179个领先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引领示范作用效果突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培人数达到4614人,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共招录学员176人,启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招收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2063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3940人,在岗乡村医生中等学历教育毕业学员1.2万余人,开展面向嘎查村卫生室中等专业免费医学生教育培养工作,236名“5+3”全科订单定向医生已走向基层履约服务,覆盖了全区197家苏木乡镇卫生院。随着医学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我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设备配置水平不断提高,PET-CT等前沿大型设备的配置,大大提高了肿瘤等重大疾病的诊疗水平;微创、介入、窥镜、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先进临床服务技术的推广和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全区有数百项卫生科研成果获自治区级以上科技进步奖,部分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40年来,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目标,不断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坚持将人口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考虑、综合决策、协调推进,为促进全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生态改善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为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群众生育需求,分别于2008年、2014年、2016年先后启动实施双独两孩、单独两孩政策、全面两孩政策,实现生育政策的历史性跨越。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意见》,全面推行生育登记网上办理,建立健全出生人口监测和预警机制,鼓励群众按政策生育。大力推进母婴设施建设,不断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不断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全面落实农村牧区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牧区妇女“两癌”检查等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大力开展“爱婴医院”创建活动,推进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产科、儿科服务供给能力持续增强,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不断提升。家庭发展政策逐步完善,分别于2014年和2016年提高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特别扶助标准,并实现了城乡标准统一、年龄统一,特殊家庭一次性扶助金政策全面落实,全区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家庭医生签约、就医绿色通道实现全覆盖。加强家庭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创建幸福家庭,深入实施新家庭计划,推动健康家庭行动,注重婴幼儿早期发展,加强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健康老龄化工作、养老照护试点工作不断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由112.51降到正常值范围,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不断增强。

40年来,坚持贯彻蒙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注重蒙医药中医药的继承创新,推动传统医药与社会现代化协调发展。自治区人大颁布实施《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中医药条例》,自治区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加大对蒙医药中医药事业的人力、财力保障力度,支持开展名老蒙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基层蒙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和振兴蒙医药行动计划,不断提升蒙医药中医药的服务能力,培育蒙医药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学科,深化公立蒙医中医医院的综合改革,弘扬蒙医药中医药的传统文化,蒙医药中医药保障群众健康的特色优势日益凸显。到2017年,全区蒙医中医医院由1990年的24所增加到122所,蒙医中医病床从0.5万张上升到1.8万张,蒙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增长到2万余人。91.31%的苏木乡镇卫生院和96.36%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蒙医科、蒙药房或中医科、中药房,64.68%的嘎查村卫生室和82.24%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提供蒙医药或中医药服务。挖掘整理蒙医药古籍文献100多部,完成制定14部蒙医药标准。全区各级蒙医中医医院秉承开放包容、交融互鉴的思想,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相关国家签订合作协议近30项,建成2个院士工作站,建立远程医疗协作关系,成功举办两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蒙医药学术论坛和蒙医药成就展”。2012年,内蒙古蒙医药专家代表团受邀在联合国总部作了题为《中国蒙医药在城乡居民健康中发挥的作用和角色》的主旨发言,受到普遍关注。蒙医药中医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独特的作用。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健康优先发展,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实施健康内蒙古战略,努力实现健康政策融入全局、健康服务贯穿全程、健康福祉惠及全民。

积极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努力减轻群众药费负担

猜你喜欢
自治区医疗卫生全区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走进神奇的汉特-曼西自治区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关于召开第18届24省(市、自治区)4市铸造学术会议的(第一轮)通知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内蒙古:建立首个省级“医疗卫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