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林琳
(青海省西宁市水务局,810000,西宁)
2013年7月,青海省西宁市被水利部列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西宁市以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为抓手,按照“一横、两纵、三群、四片、五块”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以着力构建科学严格的水管理、安全高效的水利用、健康优美的水环境、特色鲜明的水文化为总目标,着力破解水生态矛盾。试点期末,累计投资75.37亿元,超额完成了13类42项具有高原特色、集水生态修复和水文化展示为一体的重点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初步形成了以湟水河为“彩带”,湖、渠、库、湿地为“明珠”,彩带明珠交织贯通的区域性大水网系统和城市水环境生态圈。
(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西宁市坚持项目带动,突出特色,编制了《西宁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了按照“一横、两纵、三群、四片、五块”的总体布局,坚持“水管理、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文化”协调发展的主线,确定水环境治理、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源配置等13类42项工程项目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紧紧围绕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水污染综合治理、水资源优化配置等关键环节,强调把水系做活、做精、做美,最终实现湟水三河六岸“水清、流畅、岸绿、景美”治理目标。
(2)以上率下,有序推动
西宁市将试点工作纳入 “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23家单位为成员的试点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试点办组织总体协调、责任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试点工作格局。西宁市委市政府先后多次专题研究试点工作,解决影响试点工作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为试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把水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约束性先导性控制性要素,构建“三条红线”约束下的绿色用水方式,西宁市按照上下结合、综合平衡、兜住底线、分期控制的原则,将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深化改革重点工作,逐级落实责任,强化考核,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打造了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先后出台了 《西宁市水资源管理条例》《西宁市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办法》《西宁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西宁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30余项配套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结合试点建设,编制了 《西宁市水资源综合规划》《西宁市水功能区限制纳污考核实施方案》《西宁市水生态文明考核技术规定》等专题规划,为西宁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生态保护工作提供政策技术支撑。
(1)全面推进水环境治理
坚持深度治理与水生态修复、景观建设相结合,投资4.3亿元实施湟水河城区段水利功能和景观提升工程,全线河道疏浚近30万m3,形成14级近30万m2连续蓄积的水面,统筹实施绿道建设、绿化提升、夜景亮化等工程,湟水河重新焕发生机。加快实施北川河核心段综合治理,建设生态河道5.6 km、水域面积95万 m2、绿地景观79万m2。完成南川河(谢家寨桥—大南川水库引水口段)河道治理工程,形成了“一河两绿”的滨河景观带。全面启动教场河等11条沟道和多巴湖、西川河(扎麻隆段至黑咀段)治理工程,将中水、雨水纳入湿地建设,形成了全收集、全利用的湿地系统建设模式。截至试点期末,已完成河道治理113 km,形成景观水面137万 m2,建成了西宁城区“东、西、南、北、中”五大水面和湟水干流、南川、北川3条生态河道,实现了河道治理由单一治理向深度治理与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相结合的综合治理转变,营造了多样丰富的滨水空间和活力岸线,构建了具有西宁独特水文化和水景观的城市水系网络,呈现出大绿化、大水面互融的城市百里生态水系带状风景线。
(2)全力推进水污染综合防治
突出河污雨中“四水”共治、建设与管理并重、资源与生态齐抓,着力构建节水减污和面源防控体系,制定《西宁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小峡口等重点断面水质达标方案。积极推进城市污水截污纳管收集管网建设,敷设污水截污及排水管道1 440 km,整治湟水流域排污口743个,全面推进城区排水管网雨污分流,建成污水处理厂11座,再生水厂2座,全市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37.2万t,再生水日生产能力达5.5万t。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范围,关停拆转湟水河及其一二级支流500 m范围内66家养殖场(户)。多措并举,湟水河水质得到根本性好转,重点污染物持续下降,小峡口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由58.8%提高到83.3%。
(3)全面推进水生态修复
采取生物、农耕、工程等措施,协调推进干流治理与支流、河道治理,在重点区域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探索形成“沟道治理、绿地建设、土地整理、功能培育”的城市型河道综合治理模式,打造城市沟谷型景观和开放生态型绿廊;根据小流域治理能够有效改善区域小气候、增加土壤湿度、提高植被自然修复的特点,将小流域治理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结合起来,着力打造参与式、融合式的乡村型河道治理新模式。
(1)全面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
基于湟水流域水资源分布状况总体呈现“北丰南枯”和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西宁市着力构筑高效用水网络,实施蓄水工程建设,引大济湟西干渠调水工程、西纳川水库及大华水库正在加快实施,完成了17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和调控能力。
(2)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西宁市积极引导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与水资源禀赋条件、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切实做到量水而行。加大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力度,实施灌区高效节水改造工程,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33万hm2。加大工业节水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实施了节水量达2 000多万t的工业节水减排项目32项。与相关企业签订中水回用协议,提高非常规水利用率。
(3)建设海绵城市试点
以“把水留住”作为解决西宁涵养绿色、建设美丽家园的根本之策,2016年成功申报全国海绵城市试点,划定了山体海绵建设示范区、海绵型湿地建设示范区和城市建设示范区。
坚持创新体制机制与依法科学治水“双轮”驱动,西宁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全市上下均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本级河长,共设各级河长953名,建立了市、县(区、工业园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河长组织体系。制定实施《西宁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在将湟水河(西宁段)、北川河、南川河及其他支流共计65条河流纳入管理的同时,将3座大中型水库、18处万亩灌区、4处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1处重要湿地也一并纳入管理,实现了涉水区域的全覆盖。创新巡河方式,引进无人机、可对讲通信的GPS智能设备和远程监控指挥调度系统,进行河道巡查和日常监管,提升了河道巡查效率,实现巡河全覆盖,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奠定了良好的管理基础。
从水文化的调查和整理、水利遗产的保护和民俗文化的传承、水生态文明宣教等多方面全方位提升水文化,营造全民参与水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弘扬西宁历史深厚的水文化。将水文化与传承、弘扬河湟历史文脉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了水利服务社会和生态的功能,建成北川河、南川河及杜家沟等一批水文化景观,形成了“三河六岸”湟水特色的滨水休闲区。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开展丰富多彩的水生态文明“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等宣传活动,组织实施水生态文明城市水文化建设“七个一”工程,培育公众水生态保护理念。
通过3年试点工作,西宁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多赢。
一是实施106个循环经济项目,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试点初期分别降低了26.3%和22.2%。二是加大全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深入推进“河湖清”建设行动,实施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逐步实现污水不直排河道的目标,全市建成区排查出的黑臭水体整治完成率达100%。10个县级以上城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为100%。三是不断传承水文化,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水元素有机衔接,湟水国家湿地公园、鲁青公园、西川湿地、海湖湿地、火烧沟湿地、宁湖湿地等犹如宝石将西宁湟水国家级湿地公园镶嵌得熠熠生辉,如今湟水河成了西宁城市安全的“生命线”、幸福西宁的 “景观带”、绿色宜居的“生态轴”。
一是突出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一增三降”。试点期间,西宁GDP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单方水GDP产出由189元增至222元,增加了17.46%。而在此期间,全市人均综合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逐年下降。人均综合用水量分别由247 m3降低到242 m3,降低了2%;万元GDP用水量由55 m3降到43 m3,降低了21.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8 m3降至19 m3,降低了32%,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二是用水效率显著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516 5,提高了1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70%提高到90.11%,提高了28.7%;20家单位被省水利厅授予“青海省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称号,社会公众节水意识明显增强。三是将生态理念融入水利工程建设中,统筹协调水利建设与生态建设、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深度整合,形成了以湟水为主轴,南川河、北川河“三河六岸”交相辉映的亲水平台,满足了市民日益增长生态环境的需求,提升了居民幸福指数。四是以水为脉,挖掘西宁地方特色水文化,提升水利服务社会和生态的功能,全面打造布局合理、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的水利景区发展体系,在已有2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黑泉水库水利风景区、长岭沟水利风景区)的基础上,又成功打造了西宁市首个省级水利风景区湟中县莲花湖水利风景区。
一是通过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的实施,小流域一般蓄水减沙效益达50%~60%,沟道工程每年减少入湟水河泥沙168万t,基本实现“泥不下山、水不乱流、山上绿树成阴、山下河水变清”的“保水、保土、保肥”目的,有效降低了由于山洪造成的经济损失。二是进一步拓展了水利服务功能,生态景观带日趋完善,在净化空气、降解污染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更对改善西宁形象、提高城市品位、优化投资环境、带动湟水周边土地和楼盘升值起到了积极作用,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经济和生态共赢。
西宁市通过转变建设理念、创新工程技术和改进管理方式,经过试点建设,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探索出了一条青藏高原地区缺水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 “西宁模式”。
针对高寒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和经济发展滞后的实际情况,全面推行参与式、融合式的乡村型河道治理新模式,通过采取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将小流域治理与高原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将小流域打造成生态环境良好、文化特色显著、服务功能完善的片区,提高生态修复保护能力。
根据西宁市河流源短流急的特点,积极探索形成“沟道治理、绿地建设、土地整理、功能培育”的城市型河道综合治理模式,打造城市沟谷型景观和开放生态型绿廊。以“三河六岸”为轴心,实施了湟水河城区段水利功能提升改造工程、北川河生态治理工程、南川河生态治理以及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等一批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
注重适合青藏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山洪预警等信息化技术及流域综合治理新技术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探索出众多适用于青藏高原地区生态修复与保护的工程技术,如通过研究高寒区域湿地系统修复技术,形成了《西宁地区湿地生态修复技术集成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