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芳,于 杨,岳 芸*
(1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6,471737996@qq.com;2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山东 泰安 27101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明确了高校树立全员育人工作理念的基本要求[1]。医德教育是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医学道德规范或要求转化为医学生、医务人员的医学品德和行为的教育。医学生医德教育不仅关系着医学生的发展,更影响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益。医学生医德教育应在全员育人视域下加强各个育人主体之间的相互协作与配合,构建医德教育的协同育人机制。
协同育人是指“各个育人主体以人才培养和使用为目的,在系统内共享资源、积蓄能量的有效互动。”[2]所谓医德教育的协同育人机制是指承担医德教育任务的各个教育主体在遵循协同育人原则的基础上,为实现共同的医德教育目标而形成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分担、互利合作、有机衔接的比较稳定的关系及其内在的运行方式和过程[3],能够丰富医德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保证教育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在全员育人视域下,教师队伍(包括临床带教老师)、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包括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以及管理服务队伍都是医德教育的主体,共同承担着医德教育的光荣使命。因此完善医学生医德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在培养医学生具备高尚医德的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良好思想品质、正确价值观和优秀职业精神的确立[4]。过去提到医德教育,往往被认为只是德育教师和学生辅导员的事情,但德育教师和辅导员由于自身专业所限,关注的更多是学生政治信仰、价值观的确立,较少主动联系医德精神进行教育教学。事实上医学专业课教师、临床带教老师对医学生医德知识的掌握、医德精神的培养、医德行为的带动具有重要影响。在全员育人视域下加强医德教育主体之间的协同,有助于各教育主体明确各自应承担的育人责任,提高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助于为非医学专业的辅导员、思政教师提供专业的医德知识和教育素材,提高他们的医德教育水平,同时各方主体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协同合作,有利于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从整体上提高医德教育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医德的培育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灌输和引导的过程,更是一个感化、熏陶和养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从教学到管理到服务,与医学生生活有关的人都会影响到他们医德品质的形成[5]。在全员育人视域下构建医德教育的协同育人机制,可以争取多方力量,促进教学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把医学人文精神融入学校教学、管理、服务工作之中,实现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从而提高医德教育的实效性。
对于医学生而言,在校学习三年,在医院见习一年、实习一年是必须经历的不同阶段,医德教育必须贯穿始终才能收到实效。有关医德的医学人文课程一般都安排在前三年,进入医院见实习期间正是医德教育由理论学习到实践养成的重要阶段,临床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和医院整体的医德医风对学生的医德素养影响深远。然而长久以来,学校与医院往往各行其是,在医学生医德教育问题上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规划,学校无法监督、掌握在外学生的医德教育情况,医院工作的紧张繁忙、伴随转科制度而来的带教老师的经常更换、缺乏明确的考核制度等原因使学生的医德教育经常被忽略。在医德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下,完善医德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和保障机制,将有助于促进医校之间的协同合作,提高医德教育的延续性。
部分高校缺乏“全员育人”理念,认为医德教育仅是上课教师和辅导员的事情,对医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在“第一课堂”教学中,教师认为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主要是医学伦理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其他基础医学课程仿佛离临床上的医德素质教育很远,因此往往忽视在教学设计中融入相应的医德教育内容,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的情况。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内容上与医德教育不能充分结合,独立于外,缺少医德培育的针对性,重知识灌输轻价值引导。在“第二课堂”的教育活动中,学团组织开展的一些有利于培养医德素养的实践活动,由于缺少管理层面的重视、支持和专业教师的指导,往往流于表面,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协同育人是贯彻落实全员育人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然而当前高校缺少确保协同育人机制良好运行的制度设计,对协同育人理念在医德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没有给予充分重视。由于缺少政策和制度的激励和保障,教育主体仅凭自己的兴趣和热情从事医德教育,既有孤军奋斗的无助也有力不从心的迷茫,很难有持久的动力,更谈不上默契配合、良性互动。协同育人需要统筹各教育主体和教育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形成教育合力,高校领导层必须站在整体和全局的高度,以全员育人和协同育人理念为指导做好切实可行的顶层设计,结合医德培育的目标要求,调整医学生培养计划,完善医德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医德教育协同育人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评价考核机制。
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各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沟通协作局限于部门内部,跨部门沟通不畅,各部门、单位之间缺乏交流协作平台。对教育主体工作考核评价指标重科研轻教学、师德师风育人效果的评价缺少细化标准、考核范围局限于部门内部。这种情况使得医德教育处于“各不相谋”“各行其是”的尴尬境地,医德教育的各渠道、各环节无法实现无缝对接和同频共振,“你教你的”“我做我的”,甚至出现“我以为这是你应该做的”“你以为这是我会做的”,最后陷入谁也不做的困境。
医德教育的各主体要转变教育思想,切实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增强责任意识,在教学、管理、服务中形成对学生进行医德培养的共识。传道、授业、解惑是每一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做“经师”,还要努力成为培养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师”。专业教师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医德教育资源,加强对学生医德认知、医德情感和医德精神的培育;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要结合古今中外丰富的医德案例素材将医学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从医必先立德;法律、心理、管理和其他人文社科课程的教师都要树立起协同育人的理念,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6];临床带教老师要注意医德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增强临床榜样示范教学,以临床医生的医德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见实习学生并随时予以监督、指导;医学生辅导员要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中关注对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医德品质的锻造、医德行为的引导。
构建医德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并在具体运行中收到实效,需要人、财、物和完善的制度支持[7],学校领导层要从宏观上做好政策、制度设计,进一步完善医德教育课程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完善协同育人的激励机制,调动各教育主体投身医德教育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完善协同育人的保障机制,从物质和组织上确保协同育人机制良好运行。
3.2.1 完善医德教育课程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
一是增加医德教育相关课程,除原有的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法医学》《医学心理学》《卫生法》等必修或限选课外,还应该鼓励引导教师开设一些医学与人文交叉领域的任意选修课,以扩大学生知识面,满足兴趣爱好,如中国传统医德经典著作导学、医学与哲学、医患沟通策略、医学与文学等。二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学生医德档案[8],除了医德课程的考试成绩,专业学习、医学技能成绩也要记入档案,热爱学习、精益求精也是良好医德的重要体现。此外,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参与的社会实践、科研等活动和见实习过程中的实际医德表现都要记入医德评价档案,该档案将在学生保研、升学、就业等资格考察中作为重要参考。
3.2.2 完善协同育人的激励机制
完善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充分调动教师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整个协同育人机制良好得运行。首先明确协同育人的具体工作内容,并制定出具体可操作的考核办法,根据考核结果奖优罚劣。其次,将协同育人列入师德考核体系之中,在职称晋升、评奖评优工作中进行量化加分。再次,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外的医德教育工作予以工作量补贴[9],如协同主体集体备课、协同科研、专题讨论交流等工作或者对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予以指导等,对其中表现突出者予以一定的奖励。最后,定期评选医德教育协同育人先进集体和个人并予以表彰。
3.2.3 完善协同育人的保障机制
一是要加强物质保障,协同育人要有较为充足的经费用于医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师资队伍的学习培训、调查研究等项支出,创建和维护相关的新媒体平台、各种教育活动要有一定设备、场地等物质保障。二是要有完善的组织保障,协同育人要有专门的校领导牵头负责,各院系、部门党组织负责人负责内部协同育人的组织、监督和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要定期召开协同育人的各部门联席会议,探讨和制定、落实协同育人具体办法。
3.3.1 教学上密切沟通
第一,鼓励思政教师、辅导员、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社科教师互相听课学习,取长补短。医学专业教师要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医事法律、教育学和伦理学素养,非医学专业教师要学习医学伦理学知识,了解医疗常识和临床病例,积累医德教育的丰富素材。第二,鼓励就交叉领域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研究活动,如各教育主体可以共同编写医德教学案例集,挖掘各门课程中的医德教育资源,发挥集体智慧汇总成册,在教学中使用,也可以作为学生医德学习的参考材料为学生服务。第三,鼓励教师深入教学医院观察学习,掌握第一手资料,如临床医生工作情况、具体的诊疗过程、真实的医患关系等,密切与临床带教老师的联系,增强沟通交流。
3.3.2 科研上加强合作
鼓励思政教师、辅导员、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社科教师、临床带教老师、行政管理干部等就共同关心的医德教育问题组成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多方力量研讨交流,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承担部分科研任务,可以激发医德教育的积极性,促进彼此工作中的协同,实现资源和研究力量的优化组合,让大家的科研能力在协同研究中得到提升。
设立由教务处管辖的医德教育协同中心,教务处领导负责该中心的运行管理。不管是育人主体之间教学上的密切沟通,还是科研上的合作,都需要有组织上的安排、协调、推动,因此必须设立一个有一定约束性、职能性的常设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各方教育力量。由于医德教育与教学、教师关系最为密切,故而设在教务处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也能够较好地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医德教育协同中心的工作主要有:组织进行医德教育多门课程的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交流及相关课题的申报、论证、立项;组织医德教育师资外出学习、培训和对外交流;协调学校和教学医院之间的协同育人工作;医德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估;医德教育协同育人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表彰;为医德教育活动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医德教育协同中心通过召开会议、组织活动等方式落实好协同育人目标。
3.5.1 学业发展指导
一是学业指导,包括对学生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规划等的指导,也包括学生选课、实习、考研、出国等的指导,科学的学业指导有助于医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从医报国的远大理想,打牢扎实的专业基础,健康成长成才。因为医术上的不懈追求也是医德的重要体现,高超的医术是高尚医德的基础,而良好的医德品质又进一步促进医术水平的提高[10]。二是发展指导,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指导、求职就业指导等,对学生顺利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完成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具有重要作用。应鼓励专业教师、思政教师担任学生的学业导师或兼职班主任,加强对学生的发展指导,提高协同育人效果。
3.5.2 课外实践中的协同
各方教育主体要积极组织、参加、指导、丰富学生的课外医德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加强医德认知、锤炼医德意志、确立医德信念。如组织开展医疗奉献服务,到社区、乡村进行医学知识的普及、宣传、义诊等服务活动,临床带教老师、医学专业教师全程参与、指导,能够更好地保证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医学良知,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专业教师、辅导员、思政教师还应积极担任学生社团、实践创新团队、科研小组、学科竞赛、医学技能竞赛等活动的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给学生以针对性的科学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密切师生联系,加深对学生成长发展不同层次需求的掌握和理解,也能在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的施加道德影响,提升学生课外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关系重大。在全员育人理念下,医学院校应充分重视构建医学生医德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意义,加强统筹协调、做好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教学与科研沟通合作的协同模式、打造医德教育协同平台、拓展学业发展指导和课外实践等协同领域,增强医德教育协同育人的实效性、可操作性和系统性,为培养医德高尚的“准医生”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