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天骥
(作者单位: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
《资本论》中的价值论、劳动力论以及生产规律理论,无疑都强调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符合其科学规律,反之将适得其反,不仅不能获得好的效果,也会带来致命的麻烦,高校教学改革的创新需要遵循改革创新之绳,把握规律的尺子,因此,马克思《资本论》为高校教学改革创新提供改革灵魂。最后,方法论下的教学改革创新。千年伟人马克思在研究和撰写《资本论》的过程中,对待相关理论与文献均采用辩证法来看待事物,对待正确的理论持积极肯定态度,对待无误的理论绝不辩驳,理性的指出其错误,并佐证自己的批判观点,在《资本论》的理论论述中大量运动了唯物辩证法,这是《资本论》为我们高校教学改革留下的宝贵财富,马克思通过大量运动历时唯物主义辩证法,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规律,预见了共产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其论述的方法论占据了资本论的核心,因此,方法论为高校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方法追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格局正处在加快演变的历史进程之中,产生了大量深刻复杂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课题。高校作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单位,试待需要加强对《资本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深度把握新的了历时时期高校教学改革创新的变化和本质,深化《资本论》对规律的认识,进一步通过把握资本论科学方法论、辩证实践论与马克思主义历时唯物辩证法武装高校教学改革创新,为教学改革创新开辟新思路、新思维、新方法。
对教学改革创新的时代性的指导。《资本论》来源于1867的年马克思时代,又远远超越于马克思时代,其历史巨作开创了理论先河,开辟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其理论辉煌成就必然成为我们高校教学改革创新的理论源泉与素养,其理论深度揭示了科学规律,对资本主义产生、存在以及未来走向做出了科学预见,预见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可持久性,共产主义将替代资本主义,在阐述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与可能灭亡的理论和方法中,资本论其理论逻辑无疑深度体现了时代性,同时有超越了时代性,分析资本主义时代与共产主义时代的时代特征,其理论阐述方式、方法论时代性以及《资本论》逻辑架构的时代性为我们高校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指引,我们的教学改革既要仅仅跟着时代步伐走,但是又要区别于不同时代的特点,既要体现改革创新的普及性,又要体现教学改革创新的个性化。教学改革创新的终极归宿是体现时代性,又要超越时代性,为未来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对教学改革创新的人性化的指导。从分析商品的二重性开始,以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为轴心,从理论上逻辑地再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中心,阐释了资本主义是以榨取剩余价值为目标,攫取更大的利润,在实现生产的循环往复,马克思强调资本主义对剩余价值攫取的方式实际上就是对劳动者劳动力价值的剥削剥夺,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的发展规律,违背人性原则,因此在阐述劳动价值,尊重劳动力的方式来改变资本主义剥削剩余价值的模式,才能实现可持续的良性生产发展,《资本论》在第一卷中系统的阐述了劳动价值论,提出了劳动而重性学说,商品涵盖了价值与劳动的二重性,缺乏人的劳动价值的商品都是不存在的,是不可能交易的商品,市场没有不涵盖劳动价值的商品,剩余价值是通过攫取劳动者的劳动价值而形成的。这实际上强调了人作为劳动主体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的主题地位,马克思强调劳动价值论,提出人的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创造价值,才能推进社会主义生产生活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在遵循生产规律、市场规律与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同时,需要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者的价值,才能激励和促进劳动者获得感,进而促进其积极劳动。从这一理论出发,对我们高校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指导,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改革终极目标,培养人才。
对教学改革创新方法的指导。《资本论》对人类文化遗产的继承,当然不是无条件地兼收并蓄、全盘肯定和接受,而是批判地继承,是扬弃,是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其提供的丰富理论以及采用的方法论,马克思《资本论》提出的方法论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方法指导,其实我们准确认知世界、了解世界、进行生产实践以及检验真理的重要方法论,为我们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在我们的教学改革创新过程中,我们非常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对于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期,对学科专业的教育教学应该自觉的使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高校人才培养、专业发展以及教育教学个改革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迷失方向,正如马克思强调我们不能用一般的理论直接去说明具体的现实现象,而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论是辩驳和论证理论与现实,找到符合现实发展规律的真理。
《资本论》既是强大的理论武器,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是重要的经典著作,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生活的百科全书,虽面世至今众百年历经经济、社会、历史、哲学、经济学等领域的考验,然经久不衰的成为各行各业进行生产生活的理论、方法论和实践指导,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奠定基础,在全世界传播的过程中功不可没。马克思批判的继承了英、法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近200多年的研究成果,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这部巨作集中的揭示了现代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其辩证唯物注意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观、方法论,在揭示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市场经济的运动规律是,对我们高校的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实践启示。
培养符合时代创新人才为终极目标。新时代高校需要把培养符合时代创新人才为终极目标,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与科学教育的集合,从《资本论》的劳动价值观能够为我们找到方法,马克思提出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价值和价格之间的有机关系的形成,来源于在确立生成规定的对象运动的连续性,把价格归结于价值,把价值归结于劳动。让我们从生产规律中把握生产和分配, 马克思强调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所谓的劳动价值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注重对劳动者的培养,才有助于推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因此,马克思理论的深度意涵彰显了新时代,高校只有培养符合时代创新人才,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注重教学改革创新成果的在实践中应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以及国家交流的重要组织,其人才培养的效果直接关涉是否有效推动社会发展,如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缺乏教学改革创新的实践应用,具有现实不可操作性,其改革创新的内在价值和意义显然不合时宜,会最终导致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现实发展脱节,难以发挥高校育人的效果,高职院校其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根据市场行业、岗位要求,培养其具有一技之长,能够在行业和岗位上谋生,进而进行发展,《资本论》提供的科学理论与强调的方法论,都是用批判的眼光、方式正确的吸收正确的理论、实践,然后用批判的方式辩证的看待社会事务,强调所有研究都要符合科学规律,符合现实发展,只有能够运用于实践的改革,才是有效的改革。
《资本论》下的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体系以及马克思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并广泛应用于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中,用于课程、学科以及专业化建设,需要从以下着手,一方面,理论观点掌握是基础,掌握资本论的研究方法是重点,掌握方法往往能够使学生学习事半功倍,找到规律,同时,方法能够指导师生在教育教学中科学的分析、研究和批判理论,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理性解释社会存在,才具备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才能坚定历时唯物主义视野;另一方面,《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分析方法、辩证分析方法、逻辑分析方法、抽象分析方法等,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学习、掌握并用以研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对于高校教学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构建高校教学改革创新的理论指导,更需要高校教育教学实践的总结。以《资本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价值体现在实践本身,通过指导实践,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实现和体现其价值。因此,高校教学改革创新一定要以促进实践发展为目标,进行完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