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欲者胜 民齐者强

2019-01-15 04:21王彤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36期
关键词:体系评价经济

王彤

引用两句古代先哲的经典,借此概括本人关于我国建设现代经济治理体系的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应该如何建立符合国家发展需求、不负时代使命的现代化经济治理体系,二是关于建设现代经济治理体系的战略目标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句引用的是《孙子兵法》谋攻篇里,关于“知胜之道”的一句论述,“上下同欲者胜”。谋攻篇则是《孙子兵法》的核心篇章,主要揭示了战略策略上取得胜利的规律,对于我国目前面对的发展阶段和国际局势都有着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具体到建设国家现代经济治理体系方面,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

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并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所谓“令出于上”,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核心因素,只有坚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统一起来,充分发挥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优势,确保我国经济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继续前进。第一,党和政府具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可以保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持久动力,能够有效应对当前各种思潮困惑、突破各种坚固的利益藩篱、消除各种体制机制痼疾、化解各种重大矛盾风险。第二,党和政府长期以来在我国社会中累积的高度权威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集思广益、凝聚共识,调动各方,形成合力。第三,党和政府通过多年实践摸索,已经形成了一套指导经济工作的科学理论,即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能够带领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二是要发挥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全面动员、全面参与、全面提升,共建共享。经济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关键体现,应当既能充分发掘经济潜能、释放经济活力,又能有效弥补市场失灵、维护市场运行秩序,实现国家经济利益和人民福祉最大化。在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政府居于主导引领地位,而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则是主要参与行动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实现了市场信号治理与政府指令治理的动态平行均衡,这是创造了过往40年中国经济成功奇迹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保证未来中国经济健康和谐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这是因为,我们有效地组织动员了全国人民的力量,发挥出远超自由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经济治理不是经济“管理”,它不仅仅依赖于政府的政策,而且必须依赖于完备的市场体系,以及必要的法律和制度安排。经济治理现代化是经济制度和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内在地要求既要有治理经济的方针、政策等,又要有符合人民利益的、对人们方方面面行为进行规范的市场规则、制度准则。因此,只有让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多元化主体充分、全面、深入地共同参与到这一系列政策、规则、制度、体系的制订、执行、修订过程之中,才能够真正建立起符合预期的现代经济治理体系,获得强大的现代化经济治理能力,保障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

三是要做好各项规划、策划和顶层设计工作。首先,我国疆域辽阔、风土人情丰富多彩,各地自然资源禀赋各异、发展条件不同,加上我们在短短40年内走过了发达国家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造成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距过大甚至失衡,因此建立现代经济治理体系势必不能“一刀切”,必须在统一目标和思想原则的基础上,做到因地制宜,“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例如沿海发达地区,其经济治理体系应重点考虑外向型经济发展需求,考虑未来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与全球市场竞争的需求等因素;产业聚集度较高的城市,其经济治理体系要从增强产业竞争能力、建设良好产业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而内陆欠发达城市,则是应该考虑绿色发展和保护环境,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其次,要坚持思想创新、政策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处理好经济治理中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寻求最大公约数,在确定方、法、度上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谋求共识,实现善治。

四是要加强舆论引导和舆情应对能力,做好宣传舆论工作,凝聚人心共识。认知影响人的思想,而思想决定人的行为。尤其是现代社会,宣传舆论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而且经济领域门类繁多,经济问题非常复杂,各种杂音、噪音难免影响人们的思想情绪和经济行为。因此,在建立中国特色现代经济治理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把做好宣传舆论工作放到重要位置。

要通过做好宣传舆论工作,加强政策信息沟通与互动交流,使得各方意见得以充分表达,消除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各种误解与隔阂,创造公开透明、广泛参与的交流环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打造良好的思想基础。充分鼓舞和调动多元主体参与现代经济治理体系建设事业的积极性,形成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最大合力。

做好以上四个方面的工作,我们就能够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经济治理体系这项艱巨使命中,做到“上下同欲”,得道多助。

引用的第二句经典来自于《荀子·议兵》中的,“民齐者强”。借此说明,在建设现代经济治理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切实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作为这项工作的基础评价指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同样,经济治理的水平和成效也要由人民群众来检验和共享,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自于人民群众合理合法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诉求是否得到了有效满足。这包含了三方面内容:

第一,在确立现代经济治理体系的建设目标时,必须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为基本原则。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就必须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无论是城市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还是产业聚焦战略,无论是城市建设布局还是乡村振兴政策,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合理协调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资源集约型、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尊重人民的利益诉求。这就要求要把人民的关注点变为工作的着力点,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在解决住房、就业、环境污染等重大现实问题上取得进展,让人民群众成为建设现代经济治理体系的最大受益者、最积极参与者和最终评判者。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必须把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实践贯穿于现代经济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就经济发展治理的重大问题,特别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广泛协商,既尊重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

第二,在建设现代经济治理体系时,必须通过制度安排,保障多元主体的广泛深度参与,实现经济治理结构的合理化、治理方式的科学化和治理过程的民主化,实现合作共赢的经济治理。

建设现代经济治理体系,就应当建成经济治理共同体。这就要求我们在发挥党、人大、政府、政协等部门职能基础上,加强工商联、工会、妇联等社群组织的渠道功能,发挥各行业协会、商会的积极作用,通过制度创新将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纳入经济治理主体,强调法治、共治、自治和善治,健全经济决策、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制度法规、信息支持等系统,处理好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等重要关系,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间的治理边界,实现三者间的互动互补。

第三,要加强研究,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基础,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经济治理科学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化的治理评价体系有助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而国家治理评价科学化的关键在于评价指标的科学化,经济治理自不例外。

借鉴现有的社会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看,较为理想的现代经济治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除了应该继续深化细化量化各类经济治理体系结构指标之外,还应该增加两大类评价指标,即能力评价指标和成果评价指标,尤其是后者。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人民群众共同享有治理和发展成果。因此建议,在设计现代经济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围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保障基本民生、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等方面内容,制订成果评价指标并赋予足够的权重,只有这样,经济治理体系的评价与经济治理能力的提升才真正变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

通过原则指引、制度保障、评价约束建立起来的现代经济治理体系一定能真正做到多方共建、成果共享、合作共赢。就像清代思想家魏源所说“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经济治理绝不是单方面的行动,而是所有相关主体通过有效整合而形成合力的过程,当我们的力量汇集成洪流,我国经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必然为期不远,“民齐”则“国强”的局面也就指日可待。

(本文摘自作者在十七届中国改革論坛上的发言,内容有删节)

(作者为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

猜你喜欢
体系评价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经济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