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车辆部件损坏与事故关系的技术鉴定

2019-01-15 12:39杨金权
西部论丛 2019年1期

杨金权

摘 要:文章以一起车辆转向器引发的交通事故为例,分析车辆零部件损坏与事故发生的关系, 从而为技术鉴定提供理论支撑。在此过程中,要应用到车辆工程学、痕迹学等相关知识,并结合转向器的工作原理,对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明确车辆部件损坏与事故关系技术鉴定中都需要哪些技术支持。

关键词:车辆部件损坏 事故关系 技术鉴定

在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鉴定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技术鉴定学科,其涵盖了车辆工程学、痕迹学、法医学等多种学科,通过大量的鉴定发现,在交通事故中车辆零部件损害诱发事故的现象较为常见,其原因对事故的鉴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车辆零部件损坏与交通事故发生关系是交通事故鉴定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 案例分析

一辆在省道上形式的小轿车,在经过左转弯路段时,突然向路边的草坪中驶入,造成车辆损坏、人员受伤。在事故发生前的一周内,车辆曾被送至4S 店进行更换转向器 。在事故发生后的一年,车主向法院提起诉讼,提出是由转向器损坏而造成的交通事故,要求4S 店进行赔偿。

(一)事故发生现场及车辆检验情况

由于事故已发生一年之久,当事人发生事故车辆也已报废,所以在检验过程中只能拆下转向器作为鉴定材料。根据事故发生现场卷宗来看,车辆在左转弯过程中驶入草坪, 其保险杠已掉落,车辆左部受损。根据事故现场的照片显示: 可以看出车辆保险杠的内胆左侧和发动机舱的左侧部位均向后移位,左侧前轮也向后移位,左侧前方车门已弯曲变形, 转向器严重失圓,前方驾驶室内的安全气囊都已打开,气囊上有血迹。

(二)转向器检验情况

转向器已被拆解,拆解情况如图 1 右转向拉杆已经变形,防尘套右侧后端方位已经首存, 转向器的壳体左端大约有 12cm 左右的断裂,壳体后侧有撞击擦印。

通过廓形检测系统的检验发现,转向器输入轴套内壳体左侧有多条刮印,长度在 5mm 至 10mm 不等,刮印细小的金属条纹组成,有些地方已形成银色的金属丝。 输入轴套内右后方的油孔间有明显的两条径向刮印,并附着黑色的物质。另外,转向器的输入轴组件中轴体已经断裂,并严重的变形。除了最上方的轴承套,中间的四个圆柱坎肩表面均有无数条径向条纹( 如图2)。

二 技术鉴定说明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转向系统通过方向盘的转动使车轮发生偏转这一套完整的转向结构。按照动力源进行划分,可分为机械转向系统和动力转向系统。目前的小轿车大多采用动力转向系统,其主要是通过系统内部的液压助力装置来提供动力源。动力转向系统的质量较轻并且结构进奏,能够保证车辆转向的舒适性。其中最常见的系统结构如图3 所示。

根据事故发生时转向器的状态,对比生产厂商提供的转向器的正常输去,可以确认事故车辆转向器的轴套壳体以及输入轴的尺寸符合产品的实际标准要求。转向器输入轴壳体内刮印和轴套外侧的刮印痕迹也完全符合转向器异常运动的特征。根据起诉方提供的相关资料和照片,分析得出,车辆事故发生时发动机舱内零部件位移以及转向器出入轴套、壳体内的异常运动都符合事故发生后车辆受撞击变形而造成的结果。由于形成过程需要强大外力的作用,所以排除了安装器械过程中造成痕迹形成的可能性。

对于转向器损坏是否与事故发生有关系的鉴定,一定要对转向器的工作原理有充分的了解。事故车辆内的转向器为动力转向器,是由转向动力缸和控制阀设计及机械转向器共同构成的,其中转向器的动力缸活塞与转向器是一体的,活塞内有两腔,通过转向器的转动控制阀进行工作。

该转向器在工作中需要叶轮泵进行助力,通过发动机的驱动转向控制阀安装在转向柱下端, 动力缸安装在齿条的右端,有两个压力工作室,储油罐通过习惯连接在叶轮泵上, 转向器在工作时,驾驶员通过转动方向盘,使转向轮和齿轮发生转动,当分配阀处于转弯工作状态时, 转向器的相应工作压力腔的回油管路就会断开,叶轮泵间的管道相互疏通, 连接另一侧的回油管路 当车辆遇到阻力时, 转向控制阀会遇到管路阻力,从而导致叶轮泵的压力升高。 高压液体在进入控制阀中将动力缸活塞推动,通常情况下,转向角度越大, 转向力也越大,压力也会升高 当转向器停止工作时,控制阀就会回到初始位置,动力缸也停止工作,液压助力也会失效,这时方向盘的转力就会增加,虽然液压失效,但方向盘与转向轮之间的机械力仍能阻碍人力转向 所以这也是转向器内经常出现刮印的原因, 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外力的作用,但不会影响转向器的正常工作。因此,经过鉴定,可以排除由于转向器发生损坏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三 结语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对转向器输入轴套内、壳体内、以及转向器表面痕迹以及事故现场车辆损害情况的分析,对车辆事故鉴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一定要综合技术鉴定的各项结果,准确的进行车辆事故鉴定。

参考文献:

[1] 潘少猷, 陈建国, 王礼君等. 车辆部件损坏与事故关系的技术鉴定[J]. 中国司法鉴定, 2010, 24( 6) : 53 -55.

[2] 常辉.交通事故处理中车辆安全性能技术鉴定规范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16, 31( 35) : 274 -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