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演唱技法“滚舌音”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

2019-01-15 12:39李睿
西部论丛 2019年1期
关键词:曲牌曲艺南京

李睿

摘 要:“滚舌音”作为中国传统曲艺、戏曲中风格独特的演唱技法,成为构成中国传统曲艺、戏曲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传承至今虽鲜为人掌握、运用,但一旦登上舞台,定赢得满堂喝彩。本文中,笔者将以现代声乐作品《老鼠嫁女》与传统曲艺南京白局中的曲牌「小九连环」为例,分析演唱技法“滚舌音”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

关键字:滚舌音 现代声乐作品 传统曲艺

“滚舌音”独特的发声方式在于:持续不断的气息支持将气流均匀稳定地向口腔送达至舌面,舌头在给予控制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放松以实现舌头在口腔内均匀频率的上下颚依次回弹运动,并持续发出乐音。(在此作比为:将两张纸近距离平行,保持无赋压、无弯曲的中部悬空放置。继而向中给予相同控制量气流,在持续性压强的作用下,两张纸均匀规律震动并发出声响。)

在歌曲《老鼠嫁女》中,不仅沿用中国传统曲式技法,更吸纳了“滚舌音”,这种中国传统的演唱技巧,在众多“换汤不换药”、模仿西式音乐呈现的作品中脱颖而出。传统曲艺、戏曲演唱技巧博大精深,只言片语的笼统归类,不能将其一一尽数。因此,在本文中,笔者仅以学习时久,略有颇见的南京传统曲艺“南京白局”曲牌「小九连环」与之进行对比性演唱技法分析。

一、“滚舌音”在中国传统曲艺“南京白局”曲牌「小九连环」中的运用

“南京白局”系中国传统曲艺在南京地区的本土化继承发展之文化产物,溯源至元朝末年,至今已七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本为云锦工人茶余饭后、为缓解劳作余乏而发展的一种自娱自乐的表演形式,承载着南京人民的文化归属继承发展至今。随着云锦手工制造业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南京白局”曾几度面临继承发展危机。幸运的是其中几个经典的故事及曲牌,得益于其令民众喜闻乐见的内容题材,或百转千回的旋律走向,或罕见于世的演唱技巧等,被传承人坚强地发展下来。其中曲牌「小九连环」就以其独特的演唱技巧,感染着听众,丰富着传承人的演唱表演形式,在“南京白局”众多的曲牌中独树一帜。

曲牌「小九连环」中,“滚舌音“呈现于曲牌的后半段,长约5小节的乐段长度,较之15小节的全曲长度,超过1/3的篇幅比额。其鲜为人掌握,极大的原因便是受限于这独特的演唱方式。群众对音乐美的定义、表情达意的情感传递,就决定了乐曲不能以机械方式呈现,在这特殊的演唱方式的基础上也要依据情境调整气流给予量与音调与音色。权衡气流给予、口腔位置、舌面状态、发声位置、音调姿势等因素共同以声音的千回百转来塑造“九连环”“解也解不开”的纠缠难题,这就为演唱最后的呈现又增加了

难度。

二、“滚舌音”在歌曲《老鼠嫁女》中的运用

歌曲《老鼠嫁女》在曲中第30小节(含前奏及间奏)“哭得儿那稀里哗啦里”一句中沿用了“滚舌音”的演唱技法。作比于南京白局曲牌「小九连环」中的“滚舌音“运用,雖未大篇幅运用,可就其呈现效果而言,均匀快速进行的“滚舌音”,仅仅一拍时值的修饰性呈现,与其后“稀里哗啦里”的拟声词形成了对照,就足以为塑造出老鼠灵活机敏的人物形象与幽默轻松的歌曲风格。

歌曲《老鼠嫁女》中的“滚舌音”运用虽短且少,但这种罕现于当代声乐作品的演唱技巧,的确为其形象的人物呈现增色不少,热闹、欢快的仪式氛围应运而生。

三、歌曲《老鼠嫁女》为南京白局现代化发展的新思路开拓

南京白局作为南京地区颇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曲艺形式,在七百多年间的发展史中,其经典曲目、曲牌虽经传承人、学者顽强地继承下来,但也曾几度经受传承危机。而歌曲《老鼠嫁女》作为一首以民间习俗、故事为核心题材的纯中国民族调式调性现代声乐作品,如何能在当今西方音乐审美方式趋于主流、民族音乐曲式黯然失色的时代脱颖而出?

其中缘由应引发当代学者深思,现笔者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1.明确立足民族性人文生活

歌曲《老鼠嫁女》得以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歌曲,其原因与歌曲题材贴近人民生活,易产生共鸣不可分割。立足民间民俗故事“老鼠嫁女”以其幽默风趣的叙述方式,为歌曲对比性的人物角色个性的呈现、矛盾性的情绪渲染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适势调整民族性旋律特征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歌曲《老鼠嫁女》未将全曲的呈现局限于一种表现形式,而是伴随人物角色的转换及情绪的变换,适时更改歌曲的节拍速度及调式调性。在中国众多传统曲调性质中,定位同宫系统调的运用,即明确了“老鼠嫁女”的主题,又让曲中的每一个人物角色个性鲜明且富有变化。这种立足于全曲的选择性呈现的取舍定位方式,便是歌曲《老鼠嫁女》保持对立统一变化发展的一大要点。

3. 变化发展民族性演唱技法

“滚舌音”作为中国传统曲艺、戏曲的经典演唱技巧,因其独特的发声方式,却鲜为人掌握。在歌曲《老鼠嫁女》中的“滚舌音”运用,一改在南京白局中的“滚舌音”运用,依据情绪的烘托,将其繁长的演唱时值降为为一拍。这样的变化运用,不仅依据情景,塑造了老鼠灵活机敏的个性,也令“滚舌音”演唱技巧的运用不再“高不可攀”。

综上所述,贴于民众的选题立意、多人物角度的叙述方式、依情变换的调式调性、因势而制的演唱技巧都与歌曲《老鼠嫁女》对中国传统民族性文化的选择性传承奠定了基础。如何在当今这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冲击下,将民众的艺术审美取向向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转变?这就为南京白局等中国传统曲艺、戏曲的发展开拓了新思路……

(本文为2018年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JCX18_0094)

参考文献:

[1] 板俊荣,张仲樵.南京民间俗曲音乐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刘凡,刘文玉.南京白局曲调汇编[M].南京:南京市秦淮区文化局.2010.

猜你喜欢
曲牌曲艺南京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曲牌性视角下的器乐曲《海青》
《曲艺泉城》
南京大闯关
南京博物馆18件“镇院之宝”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南京、南京
凉州贤孝的曲牌曲调特点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