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土地价值 重塑田园梦绥阳农业产业综合示范园规划探索

2019-01-15 08:38耿军李雅静周浩
中华建设 2018年12期
关键词:绥阳示范园农业产业

耿军 李雅静 周浩

追求千百年的田园梦想在当下城市化的进程中,已经是一种新的生活蓝本。田园问题再度热议。本文通过分析探究对象,研究农业生产与人居、生活的密切关系;立足农业景观规划的视角,为乡村复兴与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的社会依旧是乡土的社会”,乡土中传承了生存的智慧与文明。不顾自身条件的盲目建设,已经让城市发展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一、千载田园梦

田园的梦想,在中国人传统的画境与心境中展现无疑。这一切在今天的城与村中,都在快速蜕变,有的已经成为回忆。追求千百年的田园梦想在当下城市化的快速奔波中,再一次映射在人们的视野里。传统的社会结构,传统的社会的乡土性,在乡土村落中保持尤为明显。“中国

二、研究概况

绥阳县,隶属贵州省遵义市。地处黔北,良好的生态资源已是贵州省最突出、最响亮的一张名片。贵州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造就了绥阳丰饶的农产品资源。绥阳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蔬菜基地示范县”……

绥阳农业产业综合示范园位于绥阳县风华镇金字村,规划面积2000亩(图1)。距绥阳县城9公里,距遵义市区18公里,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在新型城镇化语境下,立足田园生活的传统生活模式,在田园与家园之间自由切换,已经是一种最引以为傲的生活蓝本。

图1 绥阳农业产业综合示范园规划范围

图2 现状村庄、道路及农田

1.土地价值的局限

2017年,绥阳县耕地占总面积的28.71%,高于全省25.57%的平均水平。2017年,全县地均生产总值为0.70万元/公顷,低于2017年全省1.12万元/公顷的平均水平。在保护现有农业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增加土地的综合价值产出,对于当地经济的宏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农耕文化的薪火传承

乡村的自然环境,聚落格局,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等都是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正是这些文化资源的存在,造就了村与城的不同形态。这些乡村文化传统资源,因自然地理条件、生产劳动方式、民族习俗文化、历史发展机缘等形成了两大特点:一是个性化,二是多样化。样态丰富的乡村文化使我们民族拥有了活力无限、源远流长的强大基因库。

3.农耕产业模式之困

绥阳县的良田沃土集中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居民点周围(图2),特别是集镇周围,这些地区也是工、商、建筑、运输、服务等其它产业发展的有利地带。传统农业生产的经营模式,在当下的城镇化的进程中,面临严峻危机。生产模式的调整,农业自身结构的变化已经势在必行。

三、合理定位,回归土地价值

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的来源,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近代农业技术的更新发展,对传统的生产领域,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核。

1.农业不是穷命

在满足生产的同时,将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农业与观光休闲农业的开发有机整合,正是适应这一新的消费需求和时代趋势,它作为一种新型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结构,将会为绥阳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传统农耕经济对于农业的分散经营利润低。通过现代农业技术的整合,农业产业的高回报率首先被国际资本市场所认可,“在农业方面投资的回报率是超过很多行业的一个回报率,应该在整个国际金融公司内部的一个评估里面,都是趋于一个中上游水平,甚至可以说是上游水平”。

2.拓展农业概念

伴随居民回归自然的意愿渐强,形成了巨大的客源市场和需求。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农业综合园区模式的发展,以园区为核心,挖掘农业景观的价值,回归土地的朴素情感,拓展农业产业的概念内涵与外延。

伴随农业概念的提升,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态结构,优化了农业经济的组合,开拓了农业和土地被利用的新领域,增加农产品的商品量和农业附加值;另外一方面拓宽了农业生产的景观价值,有助于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在该模式下,能够承载文化附加值、生态附加值、科技附加值,满足人们精神和文化需求的创意农业产品、创意农业园、创意融合产业。

3.区域生态和谐

“城市的快速发展,在空间拓展过程中,没有担负起对临近村庄的区域责任和义务,自顾自地发展”造成了“城”与“村”的割裂。田野中的生态景观资源与居民人居环境的改善不能形成相互呼应的合力。而与此同时,工业化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使得人们生存的空间越来越狭小,环境质量越来越差,人们追求“绿色”,渴望回归自然,享受自然,融入自然的愿望与日俱增。接近大自然、享受自然风光成为城市游憩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地景观资源价值的挖掘和使用可以更好地为人居环境改善服务,使生态的景观资源与城市形成合理的呼应;城市综合游憩功能在此过程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城市与乡村的关系能够协调发展。

四、科学规划,重塑田园梦想

1.综合性的定位

鉴于现代生态农业范畴,注重科技指导和规范化经营管理,走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路线;同时农业与工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逐渐走向研发、生产、推广一体化的道路,推动了农业经济的综合发展,加速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助于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还能带动旅游观光产业等其他产业同步发展。

场地坚持农业用地的性质。拓展了农业的概念和内涵,结合文化景观、生态景观等多种要素,改善提升人居环境。将场地打造成:以生态农业生产为基础,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现代农业休闲观光、乡村旅游度假、民族文化传承为一体的特色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图3)。

图3 绥阳农业产业综合示范园总平面图

2.场地适宜性评价

要从山区城镇的特殊性和山地特有的自然条件入手,深入研究和把握城镇发展与山地生态系统的关系,在建设中因地制宜、依山就势。根据场地的自然要素特点,重点梳理:路、田、宅、水之间的内在关系;疏导区域内水网、路网、民居建筑等重要元素(图4、图5)。以原生农田林地为基底,建立生态经济苗木为核心的新型农业观光空间系统。利用现状水网、路网的流向延伸趋势,完善各级道路的链接,建立新的环形道路系统;提升土地利用价值,同时协调水体与腹地关系,保护并建立稳定的生态多样化景观。

图4 场地现状条件

图5 风华镇金字村现状

将场地周边村落中的典型建筑进行适当的休整和更新。在未来的发展中,赋予其新的使用功能,聚落传承的物质要素得以适当的保留。新建建筑、入口大门(图6)的形式基于传统聚落建筑风格,做出传承和更新,延续着传统聚落的光辉。

现状传统建筑要素

传承聚落要素的新建建筑

图6 绥阳农业产业综合示范园入口设计

3.农业物种的配置

图7 全年花期配置总平面

农业产业综合示范园的规划与建设首先要回归农业的生产属性,以农业开发为核心。局部场地进行示范性种植,待种植群落形成之后,复制群落模型,产生示范引导效应。它是农业开发中最主要的效益来源和示范区域,是农业开发项目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农业生产的同时,整合不同物种形成的特色景观效果。在园区中,通过农业种植、花卉栽培、苗木培养等多个分区,保障产品综合收益。将农业与工业结合的越来越紧密,逐渐走向研发、生产、推广一体化的道路,推动了农业经济的综合发展,加速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图7)。

4.地域文化的尊重

绥阳县号称中国诗乡,当地居民读诗、写诗、论诗,营造了一种崇尚诗歌的社会风气。绥阳诗歌相沿成习、经久不衰。地域文化要素在当代农业中的使用,更有利于展示场地的地域特征。通过展现农业景观的文脉价值,让根植传统乡土的文明,能够在当下的发展中得到保留。在示范园规划中,特别在文化采摘体验区内规划了一处国学草堂(图8、图9)。

农当地基于农田生活的各类题材诗歌,在今天继续生长和繁衍。结合当地的文化特征,导入具备本土文化特征的文化元素,通过策划在国学草堂举办一些科普教育活动,促进文化教育的回归。

图9 文化体验采摘区

图10 文化体验采摘区内的国学草堂

五、架构多维度价值体系

“新型城镇化”的宏观背景下,城镇化与田园的城市梦想如何能够取得共同发展?整合农业、产业、人居环境、景观环境建设等多方面的发展涵义,田园与农村社会可以被注入一些新的可能性,在统筹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人居环境的整体改善与提升。

本案例以农业资源为根本,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条件。农业不仅仅成为物质生产的第一产业,同时也兼有了满足人们追求自由生活理念,游憩休闲的第三产业的特征。挖掘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 ,将资源与产业进行合理的整合;挖掘农业领域的景观价值,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有机地附加了观光、休闲、游憩、教育等交叉性产业,用田园景观、农事活动、生态环境、文化理念共同经营。

六、结语

本示范园以农业为平台,搭建横跨多个学科的视野的交叉研究方法,通过产业形态的重新组合,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的转变。立足农业的景观生态价值,传承故人对土地的深情,挖掘土地的活力。

在快速城镇化的路上,回归对土地的敬畏,重新审视人与土地的关系,人居与田园的再次和谐,成为一种美丽的梦想。塑造和美的家园生活,在当前更具有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绥阳示范园农业产业
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
基于价值链的农业产业优化路径分析
东苕溪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贵州绥阳张喜山祠 :石文化经典之作
曲玉管·绥阳采风(柳永体)
流翔高钙花生 托起示范园主“致富梦”
四川美丰拟投资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超越想象的地下世界——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
绥阳双河洞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