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勇 杨雪
(作者单位:1.山东科技职业学院;2.潍坊市婴幼儿养育指导中心)
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如今新时代下所强调的内容,为了保证高校学生心理素质得到良好的发展,各大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逐步加强创新高校政治思想教育模式,深化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来体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意识,当学生在政治教学课程中逐渐形成了完整的道德意识之后,也就从侧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形成完善的综合心理素质。据此,高效应该制定相关的综合性管理模式,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性,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综合政治教育水平,提高实效性的应用,以此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因此,本文将深入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以及策略。
在如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生活中的各种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也不断的在更新,其中互联网是现在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工具。人们可以借助互联网了解到所有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但是学生在此种模式下,心理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人们的生活追求方式从以往的物质需求转变为现在的精神追求,所以心理研究成为了现在热门的话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就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相关专业人员在研究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也会将其思想政治意识联系起来。这说明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关联,所以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要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支撑,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进程。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是需要相关的教师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对相关的内容提出合理的标准。在两者相互融合的实践前期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就要针对具体的问题给出恰当的解决方案,以此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有效的融合,促进学生综合心理素质以及思政思想觉悟的提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强有力的保证,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不管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其教育的目的都是促使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得到完善,保证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就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相互融合是必然的结果,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在学校中全面发展。
保证学生身心得到平衡发展。学生道德素养和身心健康发展都是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两者就像是处于天平两端的秤砣,学生就代表了这个天平。我们都知道,天平要想达到平衡的状态,就必须要在两端放上重量相同的秤砣,这样才不至于天平向着一端倾斜。如果学生心中的天平向一方严重倾斜,学生就会表现出极端的心理,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还有可能对社会产生严重的威胁。只顾着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忽视了学生心理发展情况,学生长期在偏激的形势下看待社会中的道德内容,导致学生运用不恰当的手段维护自己所认为的“道德”,这也就违反了道德的原则。因此,在高校中必须要将两者教育进行相互融合,以此来保证学生心中的天平达到平衡的状态,促进学生身心平衡发展。
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得到深化推进。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高校都在分别积极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根据调查发现其中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却是微乎其微。究其原因,在于这两者课程的内容设定过于浅显,课堂上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并没有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学科,这两者都与生活或者学生自身紧密联系,涉及到很多的内容,如果老师仅仅是将这种课程作为理论学科讲解知识,那高校中开展这种课程的意义并没有被有效的体现出来。据此,就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想和结合,将两者融合为一种学科,全面的促进两者教育都能够得到深化推进,以此来充分的满足高校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
两者之间有着共同的教育对象。如今在不断发展中的社会已经远远不同于以往的社会,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多的还有体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变化中。以往我国社会处于发展不稳定的时期,当时的大学生一心想着为了祖国的建设而读书,所以很多的大学生的心理都是充满了积极性。但是如今社会已经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大学生们更多的是考虑自身的需求,所以学生很容易就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心理发生不恰当的改变。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据此,两者可以相互结合增强自身的教育效果。
两者教育的内容和目的交叉关系。按照思政教育、心理教育的综合内容一致性,加强思政教育的相关理论分析,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能力发展要求,体会道德心理品质的建设发展。结合高校教育培养有效的、高素质模式的人才模式,加强学生心理教育素质和思政教育的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思想,重视水责任意识水平,来调节思政教育模式的发展,尽可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升综合人才的目标化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内容一致性的提升和发展。
生活化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学理念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在教学理念是教师在教学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从这角度来看,教师想要在高校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首先要做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教学理念改变成为生活化教学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做到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地位,从而能够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材来看,教材的编辑者在编辑教材的时候也在教材中加入了相关的实际案例。但是这些案例都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的,而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没有考虑实际情况,只会根据教材上的内容进行生活化教学。而这种情况下的生活化教学会使得学生没有真实感,难以存在代入感。尤其是教材中的生活案例和现代间隔比较远的情况下,学生也就更加没有代入感了。老师需要根据学生在生活中的例子,将这些例子带入相关的课堂中,既可以保证学生深刻的体会到道德意识,又可以保证学生身心得到平衡发展。因此教师在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现阶段的生活实际问题来进行生活化教学,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过在生活化教学中有一定的带入感和真实感,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进行有机结合。
老师要创新教学方式。高校课堂中不仅要让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结合,并且还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两者之间有效的渗透,这样才能发挥出两者教育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有效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发现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就是老师依然采用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也就是学生还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老师按照课本讲解哪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在不良的氛围下自然对相关的学习内容不感兴趣,从而也就没有发挥心理讲课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作用。所以,高校老师在意识到两者结合的重要性的同时还要思考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促使两者教育的积极作用。
从以上内容得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可以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素养,而心理健康教育又是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这说明两者教育的重点在于学生自身的情况,而不是说通过讲解相关的概念既可以促进学生发展。所以,高校老师应该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案例,将相关的重要概念融入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中,既可以保证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加强建立实践性教学。不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其教育的目的都是希望学生能够将其内容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中,促进学生身心达到平衡的状态。所以,高校开展这样形式的课程的目的不是为了要求学生掌握太多的知识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学会利用这些内容,促进学生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都能够得到升华。因此,老师可以借助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的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真谛。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都是为了促进学生能够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有效发展。因此,高校应该将两者教育借助老师创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渗透,可以达到学生心理天平的平衡,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平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