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路娜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 300211)
随着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受饮食习惯及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1]。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之一,占髋部骨折的50%[2]。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脏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是此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3]。我科自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共收治10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出院患者由于跌倒等原因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好转出院,现报告如下。
本组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65~78岁。本组患者入院前1~3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术后好转出院,遵医嘱口服氯比格雷75 mg qd,抗凝治疗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本组患者主诉自行跌倒后髋部出现严重疼痛、活动受限来我院就诊,髋部X线检查显示股骨转子间骨折。入院后给予床旁心电监护,监测心率、血压、呼吸等重要生命体征变化,患肢抬高给予木板鞋固定和胫骨平台骨牵引治疗,牵引重量6 kg,防止骨折移位。完善术前准备,行血常规、凝血常规、生化常规等生物化验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下肢深静脉超声多普勒等物理检查,全面评估患者的机体功能。本组2例患者入院后第2~3 d主诉胸痛、大汗,心率50~60次/分,遵医嘱经健侧肢体实施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患者冠状动脉植入术后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给予药物溶栓、抽吸血栓治疗,治疗后再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管通畅、血栓消失。术毕返回病房,穿刺部位给予加压包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遵医嘱术后3 d内口服强效抗凝药物替罗非班,术后第4 d开始更改为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口服qd,提高治疗效果。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效果良好,未发生伤口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长期口服氯比格雷是脊髓麻醉的相对禁忌证,必须停药10 d以上才可以在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治疗[4]。本组患者入院后遵医嘱立即停用氯比格雷,更改为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口服qd抗凝治疗,预防麻醉时出现脊髓出血等并发症。更改抗凝药物后12~15 d,患者化验检查回报:凝血酶时间13~16 s,纤维蛋白原2.3~2.9 g。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简称 PFNA)。术毕返回病房,遵医嘱给予抗凝、抗炎补液治疗。本组患者住院时间29~33 d,均好转出院。
2.1.1 术前准备 本组患者均为老年人,手术治疗风险较高,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病情。患者入院后遵医嘱停用氯比格雷,更改为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口服qd抗凝治疗,降低蛛网膜下腔麻醉时并发脊髓出血的风险。其中2例患者术前病情突变,接受冠状动脉造影血栓抽吸术,术后遵医嘱每日监测患者凝血常规,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每日观察患者皮肤、牙龈等皮肤情况,有无出血先兆症状,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给予治疗处理。入院后,护士告知患者饮食注意事项,嘱患者进食低盐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1.2 术前功能锻炼 术前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排痰功能锻炼,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每日2次,每次3~5 min。本组3例患者术前咳痰无力,遵医嘱给予高频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促进有效排痰,促进患者心肺功能恢复。本组患者术前均能有效掌握正确排痰、深呼吸的方法。
2.1.3 患肢处理 本组患者入院后12~15 d进行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术前遵医嘱给予木板鞋固定和胫骨平台骨牵引治疗,牵引重量6 kg,防止骨折断端严重移位,减轻患者疼痛。进行骨牵引治疗期间,每日对骨牵引处进行针道换药,预防感染,观察局部皮肤是否存在出血、渗出等。患者骨牵引治疗期间未出现患肢局部皮肤感染、针道出血等并发症。
2.2.1 心理护理 本组患者此前由于心脏功能不佳来我院就诊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此次由于意外事件再次住院手术治疗,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情绪负担重。入院后,护士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配合医生向患者讲解骨折部位特点及手术治疗过程中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及理解,提高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向患者详细讲解更改抗凝药物的原因、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了解术前更改抗凝药物的目的,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配合医生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帮助患者放松心情,缓解紧张情绪。
2.2.2 用药护理 患者入院后遵医嘱更改为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 qd口服,在进行抗凝治疗的同时降低脊髓出血等麻醉意外事件发生的风险。术后遵医嘱给予患者抗炎、抗凝补液治疗,即生理盐水250 ml+头孢呋辛钠3 g静脉滴注bid,连续3 d,预防术后急性感染。遵医嘱术后改服氯比格雷75 mg qd,抗凝治疗。每2 d监测患者凝血功能及出血情况,警惕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本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未发生消化道出血、脊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2.2.3 患肢护理 术毕返回病房后,给予患肢抬高15~20°,去除骨牵引,继续给予木板鞋固定,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遵医嘱每日对患者实施伤口换药,预防伤口感染,同时观察伤口周围皮肤情况,警惕伤口周围皮下血肿。本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情况良好,术后14 d伤口顺利拆线。
2.2.4 康复指导 康复护理是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及本组患者心肺功能情况,责任护士与医生制定了个性化康复护理方案。具体方法:术后第1~3 d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训练,每次2 min,每日3次,预防术后肺不张;术后第2~5 d,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即股四头肌收缩及足背伸锻炼,每次1 min,每日2次;术后6~10 d,协助患者进行床上活动,指导患者正确翻身方法,预防坠床等不良事件;术后11~14 d,在医生的指导下帮助患者进行室内活动,每次活动范围不超过15 m,时间不超过10 min。出院时,本组患者可以独立使用助行器行走30~40 min。
2.2.5 出院指导 出院时,护士告知患者术后第1、3、6、12月到医院进行髋部X线检查,随访手术治疗效果,确定取内固定手术时间。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预防跌倒等方法,嘱患者家属做好环境保护措施,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程度。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患者接受过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提高了手术治疗的风险性。此类患者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围手术期治疗阶段,护士配合医生密切观察心肺功能、凝血功能,做好用药护理及康复指导工作,可以有效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