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校就业教育引导创新创业的策略探究

2019-01-15 20:24赵永麒赵曼彤
山西青年 2019年22期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学生

赵永麒 赵曼彤 彭 鹏

(沈阳建筑大学,辽宁 沈阳 110168)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重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进入和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一、高校教育引导创新创业的时代意义

在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下,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当代改革发展的趋势要求,是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近年来,国家陆续提出关于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和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一系列政策。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响应了新时代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在国家宏观政策引领下沿着正确方向科学地发展创新创业,最终实现变革目标。

二、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制约因素

现在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阶段,因此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还存在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就业教育创新创业引导模式缺陷

就我国现代的大学生来说,其创新创业意识还比较薄弱,这与当代大学生的家庭环境以及教育模式是存在一定关系的。在现代高校的教育中,对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相对较少,而且基本上是广谱式的,并没有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培养;并且现在高校中组织的创新创业活动相对较多,但是并没有完全融入到学生的专业课程以及能力培养当中,学生无法从中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创业资金主要靠自筹,缺乏信贷支持

大学生创业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资金支持,但是,就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的资金支持相对较为匮乏,基本需要依靠自筹。大学生创业资金的筹措主要分为以下的三种:首先是学生自筹,这种方式是应用较多的方式,但对于家庭相对困难的学生来说筹到的资金是非常有限的;其次是根据当地政府的相关政策,现在随着创新创业的不断发展,各级政府也相应的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是政府扶持资金相对有限,不能够满足创业初期所需的巨大资本消耗。

三、高校就业教育引导创新创业的策略

(一)完善创新创业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应依据经济发展和学生兴趣,结合学科特点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注重积累创新知识,注重培养创业技能,使专业学习与创新创业相互渗透,构建可操作性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其次,要创新课程的实施形式。将课内与课外、理论教学与实习锻炼结合,设立课程实践评价体系,增大实习锻炼占成绩考核的比重。要求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学术活动和文体活动等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到企业挂职实习,并将其纳入实践教学环节的成绩考核中。

(二)建设专业师资队伍

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影响着创新创业教育预期成果的高低。一方面,高校可以选择本校经济学、管理学等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度高的学科教师,采取集中培训和交流研讨方式从事创新创业课题研究。另一方面,高校可以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管理工作经验和一定理论知识修养的企业家,作为校内创新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与学生分享自身创业历程,更能激发学生创业精神,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三)就业引导中加大创新创业扶持

高校要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扶持力度,首先,要落实保障政策,构建以学校、政府、企业等多组织联动的创新创业政策保障机制,制定具有操作性的配套措施。其次,高校要增加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资金。学校应制定创新专利申请奖励政策,激励教师积极运用专利成果开展创业活动;再者要建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一方面是搭建校内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利用网络构建信息互动平台,提供专业指导、成果转化与融资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与实践指导;另一方面,是创建校外创新创业的协作联动平台。以开放合作和全员参与为出发点,构建联动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等多方协同合作、得到社会支持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在今后的高校就业教育指导的过程中,应在创新创业的引导中建立完备的教育模式,营造良好的氛围,加大创新创业的扶持。与此同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创业项目,以及高校的各类资源,从而给予学生最好的项目建议,让学生可以尽快地迈入正轨,落实自己的创业计划。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