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序哲 孙宁遥
(沈阳大学,辽宁 沈阳 110044)
生态环境问题本质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新中国初期,为迅速摆脱落后贫穷,森林、草原被大面积开垦以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尽管解决了当时的温饱问题,却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改革开放后,我国仅用几十年就走过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上百年的路,实现了弯道超车。但是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度的资源消耗、大面积的环境污染和迅速恶化的代价,使我国的经济发展空间被压缩、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弱。因此,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从经济建设环节入手。将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经济建设中。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党和国家就已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这一问题。1981年出台《国务院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环境的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已成为我国不得不面对的突出问题,要千方百计抓好这项工作。随后,1996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共同发展。2007年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一词,十八大报告随后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2015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又提出了绿色化与工业化并行。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形成,不仅是对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验的新概括,同时也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建构了新举措,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条件下怎样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是党的生态文明建设史上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2017年,十九大报告则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千年大计”并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也付出了资源、环境的巨大代价,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已成为了刻不容缓的关键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如何破解,走出困境,实现经济、环境的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正因如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目前破解我国前发展中的许多难题均有着不同程度的意义。
(一)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从党的十七大开始,我国便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目标任务,这也是当前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保障。总的来看,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较为卓著,群众对此是满意的,但对近年来环境污染的持续恶化问题则反映强烈。同物质文明相比较,生态文明建设是明显滞后的,如若不加大力度治理和解决,势必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二)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素养的提升。我国生态环境恶化与人们的生态道德缺失有着直接的关系,尽管随着城乡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日益增强,但仍有一部分人尚处在“文盲、半文盲”状态,事实说明,在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在公职人员中,进一步强化生态道德素养的培育和教育亟为迫切和重要。建设生态文明,不单单需要法律来约束,更少不了人类的道德约束。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及人民群众的的生态道德水平、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道德立法,用生态道德自觉规范人类的行为、促进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向绿色、环保转变,逐步实现居民生态自治,把生态道德培养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事半功倍。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我们必须本着绿色发展的理念,认清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战略部署,以对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的责任感,坚决解决当前环境恶化的问题,为人民创造绿色、环保、干净、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按照生态文明理念,科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持续加快技术进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节约能耗,推进经济向集约化、生态化、科学化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由之路。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经过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生产力水平已完全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满足是片面的和低层次的。随着近几年来国家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需要也在不断升级,已由对量的需求转变成对质的需求上来了。比如具体到生态环境方面,目前,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更加向往天蓝水绿,向往空气清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更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要。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十八大以来,通过积极探索经济发展代价小、效益高且排放低的新型发展道路,我们将生态文明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内容,提出了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循环经济等新提法,将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绿色发展的核心,明确了构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产业结构。2016年国务院出台了《“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节能减排目标,强化重点领域节能,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业节等,以及重点单位节能、公共节能。强化污染物减排,控制工业污染物减排、强化生活源污染综合整治、农业污染治理等问题,特别强调了大气污染物减排、水污染物减排。循环经济的核心在于以高效率、低消耗和低排放为基本特征,以源头控制、减少投入和末端治理为主要手段,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在成能源替代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
(二)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十八大以来,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强化科学技术,重新释放新的活力,从而推动新旧动能的转换,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将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渗透到各产业中,特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在环保产业中的强有力作用,促进新型、节能排减的环保产业与传统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强的产业之间的融合,推动环保产业带动其他各产业的升级,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的生态化程度,加速推进二、三产业的融合。
(三)推动生态技术创新
近几年来,恶劣的生态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甚至已经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由此,在党和国家的鼓励下,生态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成果显著,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生态技术项目考核机制。近些年我国生态技术项目数量激增,而政府和企业是我国生态技术资金的主要来源,高校和科研院往往所通过申请等方式获取资金。作为生态技术研发资金的提供主体,政府和企业将对生态技术项目的整个研发过程进行严格把控,以提高其技术成果质量。二是培养生态技术专业人才。通过强化高校、科研院所不断强强对生态技术方向人才的培养、培养群众生态、环保意识、完善用人标准及考核标准,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合理进行人才资源配置,做到人尽其才,唯才是用、制定合理的才政策。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加强人才交流等。三是积极推动生态技术成果的转化,大力发展生态中介、建立生态技术中介大数据平台。特别是需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对于具有市场化前景的技术成果,引导市场需求,推动其生态技术成果的转化。
(四)拓宽生态技术融资渠道
通过切实有效的国家政策,加速推动生态技术融资的发展。通过强化商业银行、各金融机构的的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国家对生态环保资金支撑的能力。通过健全信用担保体系,逐步实现金融机构、信用担保机构的良性互动,助力金融机构加强对从事生态技术研发团队、单位的密切联系和合作,以满足生态技术项目的融资需求。推动生态技术风险投资项目的发展,建立并完善生态风险投资的法律体系和推出机制,加速推进生态技术风险投资主体多元化,不断拓宽其环保生态项目的资金来源。
(五)统筹生态治理新格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农村的生态环保应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范围,二是整治农村饮用水、养殖废弃物、垃圾和污水处理。十八大以来,通过党和人民群众多方努力,生态治理已有了暂新的面貌。同时加大地方县市对资金的整合和调配力度,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作用,持续扩大信贷资金力度,鼓励社会资本、不断拓宽环保资金来源。各地方也要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工作重点,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方针,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及时解决问题,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建设生态环保企业,形成生态环保队伍,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六)完善制度建设,增强保障能力
目前,我国已经通过对自然资源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对水域、森林、草原等自然环境资源确权进行了明确的登记,界定了所有权。推动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对于保护自然资源,充分发挥生态环境资源配置作用,解决资源能源浪费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坚持付费原则、谁污染谁付费,同时,对受污染影响的个人或者企业给予经济赔偿。此外,201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证明了我国已将环境税收收入用于环境基金、支持公共环境保护项目的开发和应用上,更加有利于缓解我国生态环保资金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