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2019-01-15 13:05兰大伟
山西青年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政治思想

兰大伟

(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伴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人们传递信息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随时都能经营自己的“媒体”,不断彰显自我个性。自媒体的产生和发展对社会各个领域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中将侧重结合自媒体的特点及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探讨自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

一、自媒体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能力

自媒体是信息时代与网络时代的产物,自媒体的发展与繁荣充分体现出现代意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仅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能勇敢地肩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还要掌握多种信息处理与分析能力,这是提升教育管理水平的前提与根本。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牢固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深入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既要洞察大学生的思想动向,也要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在最短时间内对各种信息做出反应,凭借自媒体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二)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形式

在自媒体环境下,我国文化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过去的一元文化转变为多元文化,文化传播与蔓延速度极快。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发生了明显改变,不再是理论知识的传递者、思想教育的参与者,更不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断弱化权威身份,重塑现代教育者形象,怀揣着坦诚之心与学生接触,以真情呼唤学生,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使自己成为学生值得信赖的人生导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他们能从泥沙俱下的自媒体环境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掌握网络用语习惯,创新教育表达方式;二是从网络文化中汲取精华,立足于时代发展特征确定教育内容;三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分析社会热点话题。

(三)有助于促进高校大学生自媒体素养的提升

我国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教育与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但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却成为各大高校的短板。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网络伦理教育,使学生能约束自己的言行,增强他们的网络责任意识,在海量信息面前保持客观的立场,认真求证,不造谣、不传谣,学会思考、学会决策、学会交流,搜集到更多有利于自己学习与成长的信息。

二、自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

在分析了运用自媒体在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下文围绕自媒体时代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策略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一)开创全新的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形式多样的自媒体俨然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第二课堂,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直接影响,这成为不争的事实。思想教育本身是一项枯燥乏味的任务,单纯的理论宣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育工作者要发挥出自媒体的优势,开创全新的教育平台。例如,校园网络、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通过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洞察他们的思想动向,及时了解他们遇到的困难,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二)注重辅导员媒体素养的提升

辅导员长期处于思想教育第一线,工作千头万绪,与大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如今,自媒体平台上的观点各异,稍有不慎,学生就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辅导员要及时掌握自媒体技术,关注学生的“朋友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占据言论主动权,能与学生一起分析舆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加强对自媒体的动态监管

自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具有超大的信息量,在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大量选择权的同时,也容易使学生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为了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高校要适时制定出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对学生进行自律、自查教育。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校应该设立网络管理中心,安排专人对校园网站进行动态管理,对系统进行维护,阻止各种不健康信息的侵入。同时,也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信息发布制度,增强信息透明度。

三、结语

总之,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自媒体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大学生个性张扬、思想前卫,成为各种自媒体的忠实使用者。但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他们思想意识不够坚定,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自媒体在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生机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弘扬社会正能力,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究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