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将创可贴中间的药棉处对着身份证芯片所在位置贴住,这样将身份证跟手机放一起就不会消磁了。
真相:这是一种误读。身份证是“非接触式IC卡”的芯片结构,并没有磁性,更不会被“消磁”。目前我国公民所使用的第二代身份证属于射频卡。射频卡由IC芯片、感应天线组成,封装在一个标准的PVC卡片内,芯片及天线无任何外露部分。卡片在一定距离范围(通常为5-10厘米)靠近读写器表面时,可通过无线电波的传递来完成数据的读写操作。简单来说,身份证是靠电磁波工作的,跟磁场没有什么关系。就算真的是磁卡,找一个创可贴盖住磁条,也是不能够屏蔽磁场的,根本起不到保护的作用。
谣言:手机自动运行订万元酒店套房,因为非原厂充电头里暗藏“黑客芯片”,能够“遥控手机”。
真相:所谓的“黑客芯片”不符合逻辑,而手机出现自动滑屏的现象并不罕见,这是因为充电线电容损坏,或充电头滤波失效引起的。此次“手机自动订万元套房”事件中,即使充电头里真的暗藏黑客芯片,也需要迈过三道坎。首先黑客芯片要具有无线传输功能,这样的设备造价不菲,不可能出现在成本不高的非原厂数据线上;其次,iOS系统是封闭的,在没有“越狱”的情况下,像USB这样的外部操作很难侵入手机内部,更不要说遥控App了;最后,黑客行为一般会有一定目的,普通市民的个人信息不具备盗取的价值。
谣言:虾青素比维生素E的抗氧化性强500倍,被誉为“抗氧化之王”,可美白、祛斑、抗炎、抗癌、抗衰老、预防心脑血管病、增强免疫力等。
真相:抗氧化这个概念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人的生存很大程度上依赖各种氧化还原反应。而且已经有不少研究发现,盲目摄入“抗氧化物质”反而会增加死亡率。欧盟食品安全局相关文件显示,专家组评估了有关虾青素的十余项“健康功能”,包括防紫外线、促进肌肉功能、增进免疫、改善关节健康、防止氧化损伤、保护视力等,结论全部是“证据不足”。虾青素对人体健康的效应已有数十年研究,但截至目前既无药物问世,也没有可靠证据支撑。因此,不要对虾青素的保健功效抱太大期望。
谣言:科学家在南极冰层中发现8亿年前女孩,比恐龙早数亿年,进化论已无法解释人类起源。
真相:这是一则明显的谣言。8亿年前的地球处于地质时代分期中的元古代,当时地球上几乎是真菌、藻类的天下,在元古代晚期才有零星的无脊椎动物出现。谣言内容主要是来自俄罗斯的一段纪录片。这个打有“PEH”台标的纪录片具体拍摄日期已经不可考,其介绍了在1969年“苏联发现了一个煤矿中,沉睡着8亿年前的13岁少女”。但视频里并没有直接给出少女的图像,甚至连发掘地点都没有提到。只是对出土这副棺材的村庄居民进行了采访,而居民们的回答也都是模棱两可,只是声称听说过有这回事。
谣言:一段题为“Ghost Crash”(幽灵撞车)的神秘车祸视频中,正常高速行驶的车辆突然撞上了隐形物体,车头粉碎,车子被撞飞很远。
真相:这个视频记录根本不是一系列“超自然”车祸,它其实是通过数码后期剪辑,删除了撞击中的其他车辆。这是一部由意大利图形艺术家编辑的创意数字剪辑作品,最初于2018年5月29日分享到视频网站里。由于这段视频在网上引起大量关注,并让不少网友产生了误会,艺术家随即在网上发布了这段视频的制作过程,以正视听。目前多个网站都发布了原始视频和剪辑后视频的对比短片,从中可以清晰看出,每一起车祸中,被撞击的另一辆车子都被“擦除”了。可以确定,这段视频与超自然力量没任何关系,完全出自于艺术家的后期剪辑。
身份证上贴创可贴可以防消磁,虾青素能美白祛斑,今年至2025年都是冷冬……这些刷屏的流言不可信,官方辟谣来了!
谣言:2018年是冷冬,且从今往后一直到2025年,气温一年比一年冷。
真相:此说法是荒谬的。预计今年冬季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出现冷冬的可能性不大。2018年6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转为偏暖并不断发展增强,此次增暖将继续发展,并于今年冬季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时,东亚冬季风强度弱,中国气温普遍偏高。同时,中国冬季气温受到东亚冬季风各环流系统的协同作用。今年冬季欧亚大气环流整体以纬向型为主,不利于冷空气频繁活动,有利于中国气温大范围偏暖。国家气候中心介绍,气候预测是专业性很强、科研型突出的业务,需要大量的气候观测资料为基础、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为支撑、动力和统计的诊断分析,才能慎重得出科学结论。
谣言:生理期时喝红糖水既能补血,又能止痛。
真相:多数情况下,比如手术后、生理期或者贫血患者,人们期望补的是血管里流动的、现代医学意义的血。对于这种血的补充,红糖是无能为力的。通常来讲,“补血”指的是红细胞的生成。影响红细胞合成的营养因素可能是铁、维生素B12或者叶酸的缺乏,在红糖中几乎没有维生素B12和叶酸,即便不考虑红糖中的铁能否被人体吸收利用,红糖中的铁含量也很低。其次,红糖中也没有什么“止痛”的成分。古时候红糖是奢侈品,女性在生理期时身体通常比平时虚弱,喝红糖水既可补充能量,也能或多或少地获得心理满足。这也许是这一误解产生的原因。
谣言:采取了“尖端锁氧技术”的富氧水,水中的含氧量更高,饮用以后更加健康,甚至有强身健体的功效。
真相:富氧水当中之所以富含氧气,是因为压强发生了改变,一旦打开瓶盖,压强恢复正常值,氧气又挥发到空气当中,所谓富氧水和普通饮用水的区别也就不大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中明确指出“包装饮用水名称应当真实、科学,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种或若干种成分来命名包装饮用水”。因此,目前市场上所谓的“富氢”“富氧”水,仅从包装上来看,也是不合格产品。人体获得氧气的主要方式就是呼吸,在正常环境当中,健康的人通过呼吸,完全可以获得充足的氧气,没必要用富氧水等产品进行“补氧”。
谣言:燃气爆炸最大的误区就是立刻关阀门,一定要记住,是先灭火再关阀门!
真相:事实并非如此,千万不要被此流言误导。液化气钢瓶一旦着火,要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在液化气钢瓶阀门完好的情况下,首选是关阀,阀门关了火就灭了。网上流传的“先灭火、后关阀,否则会回火导致爆炸”的情况,在液化气钢瓶着火时是不会发生的。只有在燃气管道着火时,如果快速关阀,会导致管道里压力快速下降,管道外面的压力比里面的压力大,才会把火压到管道里去造成回火。烧着的液化气钢瓶如果在居民家中无法转移,可以先报警,撤至安全区,待消防处置结束,再送至专业的液化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