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长虹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如今,“互联网+”早已与各个行业相结合,使许多传统行业迸发出无限活力。对于我国农业而言,若要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备新的生机,就要融入“互联网+”,就可以使农业经济发展具备强大的后盾。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需要加强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实行“互联网+”战略,主要就是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加强农业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生产水平与效率有待提升。许多生产方式还处于人工阶段,没有实现大规模机械现代化生产。由此可见,农业生产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方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在农业生产中融入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满足生产需求,使传统农业尽快迈入现代化。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农业需求会不断扩大,农民会根据需求加强生产,提高收入,会在日后的生产中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却并未充分融入这一技术,相关设施比较落后,技术应用时间短,缺乏完善的互联网信息平台,导致农业信息、技术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共享。由于农民缺乏与时俱进的信息,在面对一些问题时就会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导致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信息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即使建立农业信息化平台,也无法使其发挥出有效的作用,制约农业活动的开展。
在“互联网+”战略下,我国农业经济并未充分融入这一战略理念,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与人才。相关从业人员既要有专业的农业知识,还要掌握完善的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缺乏专业的人才,无法满足农业信息化需求。由此可见,为了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使其与“互联网+”充分融合,就要不断提高人才的素质,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先进的农业信息化平台。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或者仅仅了解农业知识,具备相关经验,对新事物与新知识的接收能力比较差,这样必然会制约我国农业经济与“互联网+”的融合。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要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就需要有效结合“互联网+”战略,使我国农业真正迈向现代化,使之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因此,要具体探讨农业经济发展实施“互联网+”战略的措施。
要加强互联与农业的充分融合,就要进一步完善互联网信息体系,增大资金与人力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农业互联网信息平台。做好平台的宣传工作,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使广大农民能够了解平台,并将平台作为获取知识、信息、农业生产指导的主要途径。要通过多种手段保证农业信息的真实性与专业性,经得起专业人士推敲,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对农业人员起到指导作用,为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要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使其能够具备农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同时,还掌握专业的互联网技术,能够将农业发展与互联网有效结合。要对广大农业从业人员开展培训和制动,使其可以掌握互联网知识与技术,学会利用互联网寻找信息,解决问题,使农业经济逐渐迈向互联网领域。可引导广大农民结合互联网推广农产品,提高对互联网销售、物流的认识,熟练应用,使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更加广泛。
为了更好地践行“互联网+”战略,要加快农村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对农产品大力宣传,树立自己的品牌。加强对产品的安全监测工作,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平台服务,创新农业营销方式。
1.开展订单销售
为了有效发展农业经济,要结合农产品的特点开展互联网销售。通常,农产品的生产周期比较长,保质期比较短,因此,在开展销售时,可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实现订单销售。在网络上发布商品信息后,顾客可自行选择、订货、下单,再采用快递送到顾客处。农产品在销售的过程中,除了线下销售之外,还有线上销售这一渠道,实现多元化销售,业务范围不断拓展,这样就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从业者可根据顾客的订单数量进行发货,明确产品人群范围,使产品销售更有针对性。
2.利用网络渠道销售
为了进一步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还可以利用电子的航务模式实现对农产品的线上销售。首先,可以借助京东、淘宝等大型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农产品,成为农产品电商;二是可以在有实力的农产品网络平台上销售产品,或者自行开发平台,树立线上品牌;三是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销售。
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充分结合“互联网+”战略。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水平较低,生产方式有待提升,这就需要采取高科技手段,改变农业发展观念与思维,加强高科技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了确保农业生产符合用户需求,就要采取互联网技术实现精准服务,提高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确保农业经济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