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红雪
书记官队伍现状大部分两部分构成,一是由法律专业毕业生担任作为上升法官助理及法官的跳板,二是由速录员改行担任。这不禁让人深思高职院校书记官专业存在的必要性。书记官队伍存在的现状是有很大问题的。首先由法律专业毕业生担任的书记官打字速度达不到速录的要求,影响进度。再次,速录员改行的书记官在速录方面的能力到达了,但是未储备充分的法律知识,不了解专业的法律术语,处理起专业法律文书存在困难。这体现出高职院校书记官专业是必不可少的,是专业书记官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但是高职院校书记官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众多问题,导致培养的书记官能力素养参差不齐。改变高职院校书记官专业学生职业培养模式势在必行。改革是发展的驱动力,要脚踏实地地践行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案。
书记官是高级服务型技术性人员,我国很多高校顺应时代及岗位需要设立了高职书记官以及其电子法务等专业,为书记官队伍输入大量新鲜血液,但是高职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
师资力量缺乏。对于书记员的培养,即需要其具有基本的专业法律知识,又要求其有着快速的打字能力以及一些计算机知识,这就需要专业的老师传道受业解惑。但是一些优秀的老师往往会选择本科重点高校,甚至一些学校的老师都是七拼八凑,并不是研究相关专业,更不要提传授给学生法律精神了。
生源质量差。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招生质量不佳,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指导下的不断扩招,更加剧了一现象。学生理解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限制了高职书记官的培养。
办学水平差别大。我国高职院校众多,办学水平也参差不齐。有的学校书记官专历史悠久,师资力量强大,教学基础设施齐全,有利于书记官人才的培养。但有的院校并不具备培养书记官的办学水平,基础设施不完善,法律人才缺乏。
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众多高职院校设置课程时更多考虑的是其现有基础,现有的师资与设施,而忽略书记官培养所需的真正课程安排。一味的偏向法学理论教学,或者是更偏向于打字速度及计算机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书记官。高职院校培养模式仍传统单调,书记员是一个服务型人才,学以致用是其目的,而不能重理论研究轻实践操作。
要创新改革高职书记官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明白书记官因其工作性质所要具备的完成本职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要求。
语言表达能力。书记官应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将案件审理的过程以及重点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整理成卷。要做到词能达意,简明扼要,表达准确。熟练运用法律术语,处理各种法律文书。
沟通能力。作为服务型人员,书记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做好与法官的沟通,与检察官的沟通以及与原被告和其他人员的沟通,协调法官完成案件的审理与记录。与其他各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沟通,获得支持,促进案件的审理进度。
速记能力。庭审笔录是人民法院书记官记录开庭审理全过程的重要诉讼文书,制作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审判工作的质量。因此,书记官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制作,做到完整、准确,符合原意,如实反映庭审活动实际情况及其全过程,甚至还应包括当事人或被告人的一些动作、表情。
法律知识和法律素养。书记官不仅仅是速记员,更是法律型的技术服务性人才。不仅仅需要速记能力,更要具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和法律修养。了解各种具体法律术语,熟练掌握案件处理程序,有能力处理各种法律文件。
“订单班”是新兴起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根据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与高职院校签订培养订单,共同招生并且共同培养。书记官订单培养模式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高职院校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以及监察委等公检法机关签订培养订单,将公检法机关与院校资源融合在一起,具有一加一大于二的独特性。公检法机关给学校提供优秀的公职人员作为师资资源,提供真实的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到公检法机关进行实习,毕业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既缓解了社会大背景下,学生就业难的难题,通过定向开设课程也使公检法机关节约公共资源的情况下招聘到满意的书记员,提高效率。订单培养模式根据用人单位需要开设课程,学生所学的就是日后工作岗位刚需的,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课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高职教育不像本科教学注重理论教学,高职教育强调实用性。但是要培养出具有优秀的职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毕业生,让学生毕业即工作,离开校园便能独当一面,院校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使其有身临其境自感,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一系列训练方法,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理论结合案例法。学生被动学习,不如主动学习。干巴巴的理论玉不如活生生的案例引人深思,利用视频图片及声音为一体的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对案例的理解整合速录成为规范的文章,提高学生速录的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
模拟体验法。模拟法庭课堂,将学生进行分组,一组模拟速录扮演书记官的角色,另一组模拟法庭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两组顺序不断颠倒。在提高速录等书记官需掌握的专业能力的同时,通过案件的模拟审理更是大大加深同学对于法律知识及案件审理程序的理解,有助于提高法律素养,理解法律精神。
实地见习及实习法。学生毕业后所工作的岗位便是公检法机构,学生在校期间利用公检法机关资源进行实地见习,通过参观真正职业书记官的工作及庭审现场,增强学生的眼界,提高专业能力。寒暑假及大三学期的对学生派遣实习,学生在机关可以获得在学校掌握不了的实践经验。
大力培养支持校园速录社团的建立,现代化的院校离不开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组织。速录社团对于培养学生速录能力,提高学生对于速录的兴趣有着重要作用,是学生喜欢参加的课外组织。学校应身体力行地鼓励支持速录社团开展类似速录大赛、书记官知识竞赛、书记官服务及书记官知识宣传等活动,开发校园教学的土壤,对学生开展第二课堂,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
书记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职业的特殊性要求书记官需要极高的专业素养,但是这种专业能力不仅仅是学校中的课堂学习及老师的教导就能具备的,还需要社会力量的帮助。院校在学生毕业进入前夕,聘请专业法律人才和速录人才进校讲解,提供工作经验,进行职业素养的熏陶,大大缓解学生从校园到职场的焦虑心态。
高职院校作为书记官的重要人才来源,承担着培养高水平职业能力学生的重要教育责任,这一重要任务的完成,不仅仅需要高职院校具有培养优秀学生的资源,还需要社会力量的协同配合。我们要以先进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初心不动摇,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践行订单培养模式。强化学生专业知识,提高职业修养,为法院系统及相关行业输送优秀的服务型技术人才,为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添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