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俄语RSP教学理论体系研究

2019-01-15 13:05
山西青年 2019年10期
关键词:理论体系俄语教材

苗 颖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 海口 571158)

一、RSP教学理论体系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分工愈加精细明确,市场对专业素养扎实又精通一门外语,尤其是能运用小语种交流并且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需求量大增。

RSP(Russian for Special Purpose),即专门用途俄语教学理论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通用俄语教学模式,以大学公共俄语教学为载体,充分运用CBI教学理念,即将语言的应用作为教学重点,而不是将语言作为单纯的 “知识”来习得。其目标是培养“俄语 + 某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属于“跨学科的应用语言”范畴。该理论的提出符合国家及社会对未来复合型外语人才在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上的需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突出语言的专业应用性,围绕某一学科或主题构建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及网络环境,交叉运用听、说、读、写等教学手段营造特定语言环境,从而获得语言交际能力。

(一)RSP教学理论体系的特点

微观上的RSP是一种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实用有效的理论体系,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RSP理论体系下,语言学习者的年龄结构以成年或接近成年为主。在职业性质上则体现出多样性,或是行业专家,如学科专家、工程师、企业家、执业医师等;或是各行业在岗人员,如从事商业、保险业、银行业、旅游业、运输业等在职人员。或是在校大学生,既包括学习大学俄语的非俄语专业学生,也包括学习对外贸易、国际金融、涉外保险、国际新闻等跨学科领域的俄语专业学生,还包括职业性很强的中职院校学生。

二是在RSP理论体系下,学习者将俄语作为一种行业交流手段或应用工具作为研修目的,以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因此,RSP理论框架下,教学模式的设计更加突出行业实践性,主题鲜明,形式灵活,以满足各类学习者的不同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三是在RSP理论体系下,大学俄语的学习者多为零基础。与高校大学英语从中学到大学的延展性不同,大学俄语对于学习者来说“完全陌生”,学习过程中还会不断受到前期语言的干扰。

四是RSP教学体系注重的是与专业目标相一致的语言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明确的与职业导向一致的教学目的,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因此,从教学目标的设置、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以及考核方式的灵活性、甚至师资队伍的综合性,都提出了新的更高标准的要求。

(二)提出创建RSP理论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一是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全球区域一体化正在深入推进,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部署有条不紊的展开,与使用俄语作为交流载体国家的各种交流日益加深,单一的俄语人才已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俄语教育培养体系急需“供给侧”改革,构建高素质、复合型俄语人才培养体系,以适应市场需求。而RSP教学体系则体现了学习者的特殊要求,教学模式的设计更加趋向于特定的专业活动场合,使俄语教学实现转型升级,提高个性教育和俄语知识的吸引力,更加符合学生实际,尊重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提高人才培养的高效和高质量,完成“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二是学生自觉提高俄语实践能力的必要途径。在RSP教学理论体系下,大学生学习俄语不再只是应付考试。为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职业岗位素质,适应社会对“语言+专业知识”的需求,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俄语的动机和兴趣,更自觉的将俄语用于学科学习和语言交流,积极的用俄语解决实际问题,以提高自己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三是克服原有教学体系的弊端。传统的俄语教学突出单纯知识的传输、强调语言规则的形成,忽视语言的实际交际运用。学生则忙于应付考试,为获得证书耗费大量精力,而忽视了将俄语运用到专业学科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锻炼,甚至连基本的交流都存在困难。RSP教学理论体系在课程设计上将学科与职业活动联系起来,注重实用性与实践性,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及网络手段,巧妙及时的进行课堂翻转,拓宽教学思路,将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俄语复合型人才。

二、RSP理论体系应用于俄语教学的实践

RSP理论体系根据俄语语言特征和教学目标,以海南师范大学公共俄语教学为例,进行了RSP理论指导下以CBI为依托,课堂翻转为形式的俄语教学改革,改变了传统的俄语教学模式,调整了课程结构设置,丰富了教材的选取,突出了课程考核评价。

(一)教学模式设计更加合理

依据不同专业的行业特点和俄语语言特征,对原有教学模式进行适当调整和改造。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CBI,利用翻转课堂配套的信息化手段,通过移动终端系统,如手机app,学习网站等,建立动态跟踪监测学习效果的平台系统。教师针对不同的学习群体及时上传与其相适应的学习资源,使学生更方便、灵活地参与学习。用于翻转课程教学实践的系统平台一般由资源发布模块、交流互动模块、跟踪监测模块和拓展学习模块四大部分组成。这种灵活运用翻转课堂等网络信息化手段的教学模式,既能够方便学生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及时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

(二)课程设置更加科学

目前,海南师范大学公共俄语教学设置为四个学期,192学时左右。其中,第一学期由于新生军训,从第6周开始,记为13*3=39学时,第二、三、四学期,记为17*3=51学时。很难满足零基础习得一门外语的学时需求。因此,有效利用课堂翻转教学手段,增加课下互动学习的时间,既弥补了学时的不足,又可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

针对海南师范大学影视编导专业的俄语教学,充分结合中俄合作办学的特点,每个教学阶段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初级俄语》阶段,以语言知识为抓手,把五项基本语言技能即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和学习作为重点,主题模块的设计突出日常生活、学习、就业等综合实践性,少量的引入影视编导的相关基本术语,确保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功底;《中级俄语》阶段,教学场景的设置大量引入“影视俄语”、“编剧、编导”等内容,提高俄语语言作为专业学习的辅助功能,配合外籍专家以俄语为媒介去系统教授专业知识,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与学习专业技能;《综合俄语》阶段,以专业知识为依托提高俄语水平。围绕影视编导专业特点,以行业需求要点和专业领域的最新热点作为专题素材构建主题鲜明的教学模块,注重学生的专业语言演绎,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学生的俄语实践应用能力。

(三)教材的选取更加专业

RSP教学理论体系下,教材的选取更加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相融性,最大程度满足学习者的社会需求。以影视编导专业为例,《初级俄语》阶段,为适应俄语零基础的实际,选用国内通用的公共俄语教材《大学俄语》,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基本能力。在《中级俄语》阶段,为使学生熟悉专业内容,配套使用相关专业主题教材,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及影视媒介,引领学生模拟现实场景,通过直观体验增强俄语语言交流能力。《综合俄语》阶段,配套使用相关的原版专业教材和社会各种互联网资源,在原版音频的配合下,不断进行专业演绎。

(四)评价方式更加灵活

RSP体系下的教学评价不仅体现出知识评价,更是能力的评价,是整体应用性的评价而不是俄语某个语言知识点的评价。评价形式上体现为过程性评价和结论性评价,重点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评价内容上,既包括听说能力的评价,也包括书面考试方式进行的读写译能力的评价。

三、RSP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RSP教学存在的问题

RSP教学体系的形成体现了大学公共俄语教学与社会市场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一致性。该体系对整个教学系统各组成要素要求较高,在实际应用中以下问题较为突出:

1.急需一批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队伍

相对于英语教师来说,俄语教师数量极少。能力强、素质高,能够胜任RSP教学体系的就更少,突出表现为专业俄语教师无法涉猎其他学科的教学,而懂学科的教师又无法完成双语教学的要求,实际的师资制约了RSP教学体系的运转。

2.缺乏个性化、高质量的RSP教材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与手段,承载着传输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的使命,是履行教学活动的基础。目前我国通用俄语教材较多,RSP教材较少,部分教材还存在诸如内容随意性大、未能体现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偏离行业现实;主题设计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

(二)对策及建议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师资队伍的建设梯度,更新观念,培养学习型的师资人才,利用各种资源及条件,不断自我提升,实现由原来的专业俄语教师向“俄语+专业”教师的拓展。另外,双师配合,即俄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合作教学也可作为解决目前困境的一种过渡方法。

2.高质量开发辅助教材及教学资源

对于教材问题,可以在引进原版教材的基础上,与专业教师团队配合进行预先加工、整理,减少学生的语言压力。同时发挥翻转课堂的作用,学生也可自行寻找学习资源,以丰富课程教学,迎合学生需要,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也可在采用国内教材基础上补充行业专业信息,充实RSP教材内容。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俄语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试验鉴定理论体系研究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教材精读
俄语歌曲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教材精读
浅议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俄语教学质量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改进俄语教学方法 提高俄语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