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祈愿”:一种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社会学解读*

2019-01-15 07:48萧子扬
文化艺术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锦鲤文化

萧子扬

(中国农业大学 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 100193)

“锦鲤是什么梗?Who can tell me?”这是一位网络青年面对微信朋友圈“锦鲤祈愿”霸屏的略带嘲讽、调侃和疑惑的话。最近,“锦鲤”一词在网络传播的频率极高,比如“转发此条锦鲤,三天内有好运”“转发这条锦鲤,不挂科”“转发锦鲤,求脱单”……“锦鲤”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好运标签,也促使“锦鲤祈愿”成为当前青年高度关注、热衷参与的网络活动。

“锦鲤祈愿”指当代青年在网络平台广泛传播有关“锦鲤”的图片、文字等以期待好运降临的行为,它既是一种新兴的青年亚文化,也是一种流行文化。目前,“锦鲤”的形态尚未统一,最具代表性、使用率最高的有三种类型:锦鲤图片,美人鱼漫画,现实中被普遍认为带有“锦鲤人设”的幸运儿(如杨超越、王思聪、信小呆等)的头像、照片等。[1]“锦鲤祈愿”主要流行于网络青年群体,目的在于祈福和寻求好运降临,既表达了一种“丧”和紧张感,也在于获取关注和情感共鸣。“锦鲤祈愿”的流行揭示了青年社会心态和精神思想的变迁。基于社会学视角阐释“锦鲤祈愿”的概念、文化渊源和行动逻辑,对洞察青年文化和社会心态具有重要意义。

一、“锦鲤祈愿”的前世今生:一次传统和现代的碰撞

“文化是被传递的,它构成了一种社会传统,总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世世代代不断地被继承和被创造。”[2]“锦鲤祈愿”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传统和现代碰撞的结果。它既传承和沿袭了中国传统的鱼文化,又在互联网时代呈现出新特点和新形态。因此,探寻“锦鲤祈愿”的前世今生,有利于察知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发展态势。

“锦鲤祈愿”的前世是源远流长的中国鱼文化。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对鱼有着特别的崇拜心理。石器时代是中国鱼文化的萌芽期,山顶洞人将他们对鱼文化的理解体现于装饰品上。新石器时代,它摆脱了内容单一、朦胧的特点,由鱼骨穿凿、涂饰发展到彩绘、刻画、雕凿、陶塑,及以鱼为纹样的彩陶和包含连体鱼、人鱼等形式的鱼图。商周到秦汉是中国鱼文化的衍生期,它逐渐褪去神性光环,呈现出礼俗化倾向,并被赋予了美好愿望。该时期的青铜礼器、餐具、漆器、兵器、瓦当、铜洗、墓雕等都出现了鱼形铭文和鱼饰。隋唐以后,鱼文化呈现出大众化、多元化趋势,在歌谣、传说、年画、剪纸中均能够找到其身影。总之,鱼文化逐渐成为象征美好生活的大众符号。[3]

“锦鲤祈愿”是鱼文化在网络时代的新形态。“中国互联网上最火的动物是猫,其次就是锦鲤。前者能够让人幸福,后者能够带来好运。”[4]“锦鲤”是网络时代的好运标签。“锦鲤祈愿”的肇始者当属新浪微博账号——“锦鲤大王”。该账号于2013年9月发布了第一条微博“本王法力无边,关注并转我子孙锦鲤图者,一月内必有好事发生”,并附有一张“人鱼图”。截至2018年10月,该条微博累计转发9230086次,评论2537259次,点赞174319次。“锦鲤大王”在新浪微博认证为“知名星座命理博主”,个性签名为“愿望交给锦鲤,你就只管努力”,粉丝数量高达16284630人。2017年以后,“锦鲤祈愿”迎来了新高潮。一方面,“锦鲤祈愿”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再局限于锦鲤图片、漫画,还包括“人形锦鲤”(带有“锦鲤人设”的幸运儿的照片);另一方面,“锦鲤祈愿”呈现商业化、娱乐化特点,“锦鲤周边经济”逐渐活跃,杨超越、支付宝“中国锦鲤”——信小呆等出现。此后,包括“北京锦鲤”“杭州锦鲤”“学习锦鲤”等在内的“锦鲤营销”层出不穷,并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审慎看待“锦鲤祈愿”,及时剖析网络青年的社会心态和思想状况。

二、“锦鲤青年”的社会心态:小奋斗、小确丧、小迷信?

参与“锦鲤祈愿”的青年被称为“锦鲤青年”。有研究表明,涉及“锦鲤”话题的微博用户有87.62%为12—34岁。[5]可见,“锦鲤祈愿”以青年为主,转发锦鲤成为“锦鲤青年”参与网络生活的重要内容,反映了青年社会心态的变迁轨迹。正如周晓虹所说:“社会心态作为一种变迁的精神景观,需要我们做一番认真的观照。”[6]总之,“锦鲤祈愿”是新时期网络青年精神变迁的重要体现,需要及时关注和探讨。那么,“锦鲤祈愿”折射了当代青年的何种社会心态?是小奋斗,还是小确丧,抑或是小迷信?

首先是“锦鲤青年”的小奋斗。所谓“小奋斗”有两种解释,其一是个体奋斗和努力的过程,其二是努力但没有足够努力的状态。事实上,“锦鲤青年”在转发锦鲤中,时常会表达一些奋斗愿望,比如“不挂科”“通过四六级”“脱单”等。有位网络青年曾发布过这样的微信朋友圈:“肚子疼,冒虚汗,站不起来,还在学院加班到9点,心情莫名其妙突然DOWN到谷底的我,可能需要抱住自己,再转发这条锦鲤,聊以慰藉。”由于鲤鱼具有生命力顽强、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好的特点,因此被赋予有毅力和有韧性的象征意义。因此,面对迫切需要并且可能实现的事情,部分青年愿意在奋斗过程中加入“锦鲤元素”,这体现了一种小奋斗的社会心态。

其次是“锦鲤青年”的小确丧。“丧文化”是近年的重要议题,指流行于青年群体的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和图画,反映了当代青年的集体焦虑。[7]比如有微博网友提到:“日日迷梦里,大事转锦鲤,失败怪水逆……一天又咸鱼。”“锦鲤祈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青年的集体焦虑、迷茫和小确丧。小确丧是和小确幸相对应的概念,是指微小而确实的颓废,是稍纵即逝的虚空。由于寄希望于转发锦鲤对现实进行反抗,所以小确丧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全的丧气,因此,“锦鲤祈愿”是介于奋斗和丧之间的状态,即“小奋斗+小确丧”。

再次是“锦鲤青年”的小迷信。“锦鲤祈愿”最热门的平台——新浪微博“锦鲤大王”账号将自己定位为日常玄学和日常小迷信。“任何宗教信仰的对象、任何神,实质上都不过是统治人的社会力量的化身。宗教意识产生的真实根源是社会环境,所谓‘神’不过是社会力量的象征。”[8]从社会学家涂尔干对宗教的描述可知,“锦鲤祈愿”和传统宗教存在较大差异,作为文化表达的“锦鲤祈愿”不能简单地用“民间信仰”加以概括,更不能用病态、丑陋和破坏性含义的“迷信”加以定义,将其视为网络时代的青年“俗信”更符合事实。因此,所谓“小迷信”指通常意义上的“俗信”,是一种微型的带有迷信特点但又不能被定义为迷信的状态,是互联网时代对特定图腾的执念。

综上所述,“锦鲤祈愿”是当代青年复杂社会心态的重要表征,既有小奋斗的特点,又有小确丧的色彩,还有小迷信的元素。它反映了当代青年社会公平感的缺失和急于求成的思想,表达了寻求安慰和关注、盲目从众、侥幸的多元心理。

三、网络青年“锦鲤祈愿”的社会学解读

(一)传承和接续:中国传统鱼文化的“后遗症”

中国鱼文化源远流长,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实现了“由性而神”“由神而瑞”“由瑞而俗”的转变。[9]其中,所谓“由神而瑞”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的提高,鱼文化逐渐褪去神性光环转变为人们对美好愿望的表达。所谓“由瑞而俗”指祥瑞、神圣的事物逐渐和大众生活、俗民社会交融,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事物。由于文化具有传递性和传承性的特性,鱼文化经过千年的发展、演变和传承,仍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它渗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里,对人们的行为、思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并成为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部分。尽管“锦鲤祈愿”衍生出新的形态,但本质还是一种鱼崇拜,这种行为的根本原因是传统文化(尤其是鱼文化)的影响。“锦鲤祈愿”实质上就是对中国古代鱼崇拜的传承与接续,是中国传统鱼文化的“后遗症”。

(二)风险社会:对不确定性未来的恐慌和焦虑

宗教意识、图腾制度和神灵崇拜的真实根源是社会环境,所谓“神”不过是社会力量的象征。[10]原始社会,人类出于对自然环境变迁和灾害的恐惧和焦虑,对特定的超自然力量产生了崇拜心理,比如山神崇拜、水神崇拜和鱼神崇拜等,这些原始崇拜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风险社会的存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巨大的社会变革和技术发展制造了新的风险、焦虑和安全隐患。正如社会学家贝克所说:“生活在极盛现代性的世界,便是生活在基于风险的氛围中。”[11]社会风险成为人们生活和生产的组成部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且,当前人们所面临的风险是前所未有的,无论是在结构和特征上,还是在影响范围和程度上,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鉴于焦虑、信任与社会互动的日常惯例之间存在如此紧密之联系,我们可以恰当地把日常生活的诸多仪式理解为应对机制”。面对风险社会的不可感知、不可预测、难以控制以及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当代青年容易眼花缭乱、愈加迷茫和焦虑,在这种情况下,参与带有宗教特性的活动就成为应对焦虑的一种灵活方法和可行机制。[12]因而,多数青年愿意选择“锦鲤祈愿”以避免风险和克服焦虑。

(三)安慰剂效应:自我实现预言和错误归因

“锦鲤祈愿”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安慰剂效应”。所谓“安慰剂效应”是指尽管给病人服用了无效药物,但病人却获得了安慰,病情得以缓解。从社会学角度看,无效药物起作用的原因有两个:自我实现预言和错误归因。社会学家莫顿提出,自我实现预言解释的是这样一种社会过程:虚假的想法、期望、预言等会导致自身的实现,而其他情况下可能不会发生。[13]错误归因是指人们在利用信息对自己以及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断时存在偏差和错误,包括基本归因错误、行动者和观察者偏差、自我服务归因偏差等类型。事实上,网络青年热衷于转发锦鲤,采取“锦鲤祈愿”的背后是“安慰剂效应”在作祟,主要体现在自我实现预言和错误归因两方面。一方面,网络青年错误地认为只要通过“锦鲤祈愿”就可以带来好运,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和神灵眷顾,这是典型的错误归因行为;另一方面,面对生活的未知和不确定,网络青年容易产生一些想法和预言,有时候却意外实现,因此部分青年就容易将原因归于“锦鲤祈愿”。可见,由于“安慰剂效应”的存在,“锦鲤祈愿”具有一定的市场。

(四)类宗教:仪式感、心理调适、慰藉和治疗的可能

“锦鲤祈愿”有别于传统的鱼崇拜等宗教活动,但在形式上又有诸多类似的地方,比如新浪微博账号“锦鲤大王”在《锦鲤大王许愿指南》中规定了许愿、还愿的具体方式和流程。可见,“锦鲤祈愿”尽管呈现新的特征,但依旧保留了不少传统的宗教仪式。因此,“锦鲤祈愿”可以被认为是小迷信或类宗教,即和宗教、迷信等有类似的地方。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祛魅”概念,旨在引导人们摆脱对非自然力量的盲目崇拜,形成对社会的客观、可控、可计算的能力,然而人类的柔弱导致其总会自觉地想失去这些能力,继而转向仪式的崇拜,形成对压力主动逃避的心理。因此,宗教出自一种自欺欺人的心理机制,人们借以控制自己的无助和恐惧感。此外,由于宗教可以公开被人分享,众人可以共同参加宗教仪式,所以会使人产生合理感和安全感。因此,宗教具有心理调适的积极功能,能够起到心理慰藉和治疗的作用。当理智和实践都无法消除被剥夺感和不平衡感时,人们往往会到宗教中寻找安慰。[14]事实上,“锦鲤祈愿”就是一种在形式、仪式上和宗教类似的小迷信,是一种浅层次的形式宗教,因而也具备宗教的心理调适功能。总之,“锦鲤祈愿”具有特定的仪式感,能够起到心理调适、慰藉和治疗的作用,这是当代青年热衷“锦鲤祈愿”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符号游戏和视觉冲击:一场青年亚文化的狂欢、反讽和仪式抵抗

“锦鲤祈愿”是一场符号狂欢和仪式抵抗。事实上,“锦鲤祈愿”主要依赖于“文字+图像”的符号实现相应进程。其中,语言符号表达了“锦鲤青年”功利化的愿望、憧憬;视觉符号则利用各种形态各异的锦鲤图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超自然力量的崇拜。而且随着现代技术(尤其是制图技术和绘画技术)的发展,锦鲤图得到了丰富和完善,能够给人以视觉冲击。可以认为,“文字+图像”构成的“锦鲤祈愿”隐含着“锦鲤青年”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现着当代网络青年的文化人格。同时,传统宗教崇拜中的超自然力量也发展成由数字符号堆砌的物化形态,“锦鲤祈愿”中的锦鲤图就是典型的表现,体现了符号游戏、文化狂欢的特点。从青年亚文化的视角看,“锦鲤祈愿”既成为网络青年调侃的“小迷信”,又被发展成为一种在线狂欢、文化反讽和仪式抵抗。[15]比如,有网友就受不了满屏的锦鲤,讽刺说:“朋友圈变池塘了,你们都是锦鲤,我是大王。”还有人干脆抵制这股潮流,在朋友圈晒出了“鱼叉”和“铁锅”的照片。可见,“锦鲤祈愿”不仅是一种日常迷信,它背后还混杂着各种社会心态,有对社会压力不满和抵抗的文化策略,也有对未来的积极向往。因此,“锦鲤祈愿”本质上是一种符号游戏、网络欢腾和社会反讽,是包含调侃、希望等复杂情绪的混合体,折射出当代青年复杂、多元的精神世界和思想状态。

(六)营销、市场化、模仿和粉丝经济:一个不可避免的因素

网络营销、商业化、市场化、盲目从众等是网络青年亚文化不可避免的因素,“锦鲤祈愿”同样如此。一方面,“锦鲤祈愿”的流行是营销、市场化和大众传媒共谋的结果。大众传媒通常会向消费者灌输各种各样的“形势”和“流行”的定义,并使消费者产生各种错觉。他们主要利用反复狂轰滥炸的策略,重复推销同一个口号和定义,强迫大众接受这些信息。社会学家鲍里德亚就曾指出,当前社会符码消费流行和火爆的根本原因是大型技术统治集团和大众媒介密切合作的结果。[16]从“锦鲤祈愿”看,在大众传媒和商业化力量的综合作用下,“重阳节锦鲤”“学术锦鲤”等层出不穷,而且,在部分营销团队的运作下,“锦鲤周边”异常活跃,“人形锦鲤”形成了庞大的粉丝经济。由此可见,“锦鲤祈愿”不过是一场营销游戏,是商业化和市场化的结果。另一方面,网络青年“锦鲤祈愿”行为是一个主动或被动的模仿过程,体现了盲目从众的色彩。“锦鲤祈愿”背后是一种“羊群心理”,人们始终都具有相当程度的依赖性和不安全感,而这种不安全感来源于部分青年害怕被人误解为落后,因而开始参与“锦鲤祈愿”,以此紧跟潮流和流行。

(七)变动的流行:青年群体本身的不成熟特质

喜好新兴文化、追求流行文化是当代青年的重要特征,但由于青年群体自身不成熟、喜好和兴趣波动较大的特质,进而导致流行文化存在变动性的可能,而“锦鲤祈愿”也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从社会学角度看,流行既深入生活又超越生活,既使社会生活规格化和一般化,又使个性得以显示。它把庸俗、平淡的日常生活变得有趣和富有生命力。因此,流行是某种永久性的重新开始,没有任何一种流行文化产品会永远流行,聪明的流行文化产品制造者并不执意于延长其流行时间,而是设法使它以更快的速度和更短的时间更新和充满生命力。结合“锦鲤祈愿”现象看,它是对此前的“丧文化”“佛系青年”等青年亚文化的变动性发展,其本质是一种短期内高速传播、获得青年广泛认可的文化。[17]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会因为青年自身的不成熟和追求流行的个性而进一步发展和更新。换言之,一方面,由于喜好流行文化等原因,青年们关注和认可“锦鲤祈愿”并使之流行;另一方面,由于青年在追求流行文化时存在变动性,会进一步推动“锦鲤祈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八)“一键式转发”:微媒介、零成本和投机心理

网络时代的文化呈现快餐式消费的特点,“一键式转发”成为微时代的重要标志,而“锦鲤祈愿”在某种程度上也受这一因素的影响。随着微信、微博等嵌入日常生活当中,这改变了人们生活、阅读和思维的方式。[18]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塑造和控制着人类的联结方式、行动的规模与心态。它让人类实现了指尖和嘴巴同时传播信息的愿望,进而发展成具有高度人性化特点的“玩”媒体,实现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接,满足了现代人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也创造了新的生活方式。[19]而微时代的便捷性体现在“一键式转发”这一功能上,人们可以不假思索转发任何信息,没有任何成本,几乎不浪费时间。结合“锦鲤祈愿”看,由于“一键式转发”的零成本,当前网络青年参与转发锦鲤的热度有增无减。有网友也提到,“反正,不管有没有用,转发这件事零成本,就跟人们爱对着流星许愿一样,反正不要钱”,这既反映了转发锦鲤的零成本特点,也反映出一种投机心理。因此,微媒体的快速发展和“一键式转发”给“锦鲤祈愿”的产生、传播和流行提供了技术性便利和现实性基础。

结 语

“青年流行文化有其积极的一面……有利于青年的健康成长,而青年流行文化的动态性、瞬时性、世俗性、消费性、大众性及商业性,又要求对它保持警惕,并加以正确的引导。”[20]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青年亚文化和流行文化,“锦鲤祈愿”具有娱乐性、生活性等特征,能够一定程度上丰富网络青年的业余生活。但是,正如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所说:“当文化不再是每一个使用它的人直接占有之物,而是变成由书写存储起来时……专家们开始垄断了文化,并将其发展为宗教、艺术及各种专门知识的深奥形式。”[21]被大众传媒、“专家”等制造和包装的“锦鲤祈愿”也成为带有小奋斗、小确丧和小迷信等色彩的文化,有可能对青年价值观及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网络青年“锦鲤祈愿”现象具有复杂的成因,它不仅反映了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变迁,也揭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心态和价值观的嬗变。“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的价值观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2]因此,需要高度重视“锦鲤祈愿”现象,及时运用社会学有关理论对其加以诠释,诊断和防范“锦鲤祈愿”存在的潜在的不良社会心态,进一步加强对青年价值观和网络思想的引导,并积极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和文化环境,从而科学地促进我国当代青年思想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锦鲤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锦鲤出征,高考必胜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90后、00后行为观察大赏
有趣的锦鲤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你终于活成了你妈喜欢的样子
小编,来条“锦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