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林 王世震 于卫东 田敏娜 安立军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承德 067000)
最近20年河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2018年GDP总量超过3.6万亿,排名全国第9位。从发展质量上看,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左右,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全省地表水达到或优于三类水质断面的比例提高6.3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达到34%。全省PM2.5平均浓度下降14%,但河北省以上指标的基础数据较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转变“三高一低”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我省面临如何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内涵。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首先应把握河北省资源环境现状。
2018年,我省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全省生产总值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15%左右,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1.水资源缺乏
省内多年平均降水量530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05亿立方米,为全国水资源总量的0.72%。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2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22亿立方米。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为全国同期人均水资源量的13.97%。
2.地热资源
地热资源分布广泛,主要集中于中南部地区。我省地热资源总量相当于标准煤418.91亿吨,地热资源可采量相当于标准煤93.83亿吨。全省有开发价值的热水点241处,山区92处,平原149处[1]。
3.矿产资源
河北省地处中朝准地台和内蒙—大兴安岭褶皱带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地层发育较为齐全,地质构造复杂,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储量排位居全国前5位的有冶金用白云岩、铁矿等41种;位次在6-10位的有钼矿、水泥用灰岩、盐矿等18种。此外,河北省风能、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
2018年我省强力治理生态环境。清洁取暖改造181.2万户,关停整治“散乱污”企业近1.7万家,33条重污染河流断面水质达标,40条城市黑臭水体得到整治,完成营造林987万亩。河湖生态补水13.9亿立方米。南拒马河、滹沱河、滏阳河新增水面40平方公里、河长477公里。但同时也应看到我们对环境欠帐仍较多。
因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水位下降严重,形成降落漏斗进而地面沉降;开发地下水引发地面塌陷,地裂缝灾害,同时对自然景观、植被造成不利影响。水资源污染加剧了河北省缺水的程度[2]。
2018年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为56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AQI)为6.26,同比分别下降14%、12%;全省平均优良天数为208天,同比增加6天;全省平均重污染天数为17天,同比减少12天。我省监测的其他主要大气污染物中,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年均浓度分别为104微克/立方米、20微克/立方米、43微克/立方米、2.3毫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1.1%、25.9%、8.5%、20.7%,改善比较明显;臭氧年均浓度为193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
根据现有资料还没有查到河北省全省土壤污染情况报表。根据相关安排,2018年底全面查明河北省农用地污染面积、分布及其污染程度。2020年底前,全面掌握重点行业在产企业用地和关闭搬迁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及污染地块分布,初步掌握污染地块环境风险情况。土壤被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农业发展对于土地的影响。以农用地和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开采、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制药、铅酸蓄电池行业(以下简称重点行业)和生活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置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相关资料及数据显示,土壤污染现状不容忽视。
把握河北省环境压力现状,探索建立包括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投融资等区域经济发展系统。对河北省未来要保持在如何一个环境水平、以怎样一个能源消耗速度、维持如何一种产业结构比例、保持怎样一种经济发展速度、支柱产业在哪方面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怎样一种发展状态进行描述。毫无疑问,实现绿色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河北省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既是实绩,更是责任。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让绿水青山代替金山银山,让大地更绿,让蓝天更蓝,让鸟儿高飞不迷路,让鱼儿畅游不疲倦。只有提高绿色发展的认识,并达成广泛共识,凝心聚力,才能让我们感受现代生活美好的同时守住绿色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