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大林 赵骏倢 徐 畅
(沈阳工业大学,辽宁 沈阳 110023)
2017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近达到795万,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截止到5月底,2017年应届毕业生仅有26.7%已经签约。以我校土木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就业岗位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施工单位,中建、中铁、中交、中冶等国字号单位的工资待遇通常比一般施工单位能高一些。另一种是设计院,做结构设计或者建筑设计,设计院的工作相比较施工单位稳定,同时有双休日和节假日,但是工资待遇起步比不上施工单位。伴随着毕业生“找工作难”、“有业不就”等诸多问题凸显,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重心必须开始从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的“授之以鱼”,转向提升毕业生就业软实力的“授之以渔”。
就业不仅是民生,更是学院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学院在层次化就业帮扶、多元化就业基地、全程化就业指导、常态化就业调研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学院学生工作干部一直在构建学院学生工作的“四梁八柱”体系,从地基、柱、梁到顶层设计目前已初步形成框架,还需要进一步稳步实现内部精装修。国外很多高校对于处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学校会选择不同的课程内容,以满足他们对未来职业规划的需要。就业工作是持续全年的工作,必须早准备、早谋划,做好全程设计和跟踪服务。结合我们学院的工作实际和自身特点,制定了生涯规划年系列活动方案,并有条不紊开始实施。生涯规划年的开展是基于新时代教育发展强音,也是基于高校供给侧改革的迫切要求。通过所学的知识,也为其他课程知识转变为实际能力提供了途径和方法。立足生涯规划有形的、常规的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生涯规划无形的课上的内容,丰富课堂外的育人环节。
围绕“立德树人”这条主线,领航新时代卓越人才培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生涯规划年中突出对大学生“德性”的培养。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就业工作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大事,必须要推进全员促就业、全局促就业。
抓好入口就是要在招生工作主动求变,学院决定实施土木类大类招生。教师直接参与招生宣传、百名学子回访高中母校、还采取线上线下方式积极开展招生宣传。抓好出口就是夯实学院的就业工作,学院方方面面体现关心和关爱。学院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基本形成了每年20多家单位来我院现场招聘,50多家网络招聘,建立了150家用人单位的数据库。目前有稳定的就业市场,有良好的口碑,签约成功率较高。
载体1、高屋建瓴 教授引航
学院通过教授讲堂、专业教育让学生理解专业内涵,增强成长的内动力,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从学院班子、系部主任到一线教师都积极地为学生在生涯规划上引航。导师心语更是让导师走进学生中近距离倾听学生成长,指导学生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学院教授以“建工花开月正圆”为题,专门为全院女生做一场职业发展的精彩报告,讲座现场反响特别好,为迷茫中女生指点迷津,从博导的视角为学院解决女生就业难开启了一扇窗。
载体2、登高望远 专家指路
专家讲座突出思想引领的工作,旗帜鲜明讲政治。今年辽宁省党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给我们新生讲了一堂生动的党课。我们还邀请到了中国青年书画家开展了中国传统文化进校园开展廉政文化教育,让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更加多样化。学院共举办专家讲座十二场,其中包括岩土专家、道桥专家、建筑大师、行业学者,为学生生涯发展指路。
载体3、一砖一瓦 企业筑阁
我们还邀请高管和人资通过企业进校园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企业、了解行业、定位目标,提高自身的能力,也解决了面试技巧、团体训练等问题。学院组织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今年我们还推出了企业代言人的活动,让优秀在校生作为企业代言,畅通校企之间的联系渠道,加强企业文化前置了解,有效促进企业招聘成效。
载体4、大厦之基 朋辈建言
推进朋辈建言,发扬榜样力量,用优秀校友、学子榜样的典型事迹引导激励广大学子积极上进、努力拼搏,实现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我院第一届毕业生返校,优秀校友企业家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为了更好传递建工声音,传递正能量,我院组织12名优秀学子报告团为在校生做6场报告。
载体5、面向世界 国际交流
随着就业单位海外项目增多,这也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有国际视野,学院在国际合作方面主动作为为学生成才服务。组织学生参加沈阳中法生态建筑研讨会,让学生了解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国际趋势。
1.借力推进,创新实验班
我们在走访用人单位时发现,近几年具有BIM技术、装备式等创新能力的毕业生,更容易就业,而且就业质量更高。我院在展开充分论证后推出了创新实验班。学院开设两个创新实验班,我们举全院之力对标卓越标准精耕细作,进行内部精装修。
2.借势推进,职场精英
职场精英活动目前已经开展5年,每年5期,共计25期。职场精英大赛的“职场初印象”、“专业勇闯关”、“人生态度”、“巅峰对决”给同学们带来的不仅是一场比赛,而是长远的职业规划和清晰的自我认知,也是对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再促进。
3.借需推进,学霸大赛
针对学业规划我们今年还推出的具有影响力的第一届学霸大赛活动,专业知识测评,专业图片解析和专业课程讲解都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学霸大赛让广大同学近距离、多视角感受学霸们的无比强大,也是传递一种信号。
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时代卓越人才培育,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思维力、领导力、创新力和技术力。不断提升在校生的思维力,让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提高政治站位,学院涌现出一批新时代青年。通过一系列讲座培训提高学生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
学院全体学生工作干部在生涯规划年实施中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大量实践,但我们深知实现新时代卓越人才培育的路还很长。对于生涯规划年未来思考,我们将在三全育人纵深发展、实践促进理论提升、六个精准上下功夫,将生涯规划年这项工作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就业工作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体现,必须强化专业教育,突出对口就业,切实增强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