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娟
(陕西高速集团汉宁分公司,陕西 汉中 723000)
从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和特有的属性来看,企业文化建设内涵主要涵盖三个方面,即精神层面文化、行为层面文化、制度层面文化三个方面:
(一)企业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包括了企业的核心价值、战略定位、发展愿景,是一个企业文化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推动企业发展,必须要进一步提振企业精神,要充分发挥精神引领的重要作用,结合时代要求和企业发展需要构建文化体系,培育和塑造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体系和精神构建,形成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文化体系,并转化推动企业发展精神力量,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原动力。
(二)员工行为文化。企业文化的主体是员工,员工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与推动者,文化建设的成效必定要通过员工的行为来体现。精神指引行为。规范员工行为,让员工成为企业文化的代言人,必须要通过规章制度来规范,在这些规范中要充分体现企业的担当,要充分落实国家层面的文化建设总体规划,要充分发挥约束、制约、指导和塑造的作用。
(三)国企制度文化。制度是企业全体员工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完善健全的制度是一个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样一个企业的制度应该由人员管理制度、生产组织制度、员工权益保障制度等,文化建设的推动需要制度来保障,没有制度的文化建设必将行之不远,同时要注重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要保证企业制度行之有效,用制度的保障来推动文化建设。
当前,我国企业深化改革与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主要趋势,企业文化已经成为驱动企业发展重要生产力,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两个文明建设需要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支撑。一个企业的形成,包括企业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也包括企业的精神构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本身是相辅相成的,物质文明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承载者,精神文明是企业文化的上层建筑,因此全面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是深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针对企业特点,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文化来推动。思想政治建设是企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国有企业稳健发展的基础,深化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思想政治建设相结合,要在文化建设中大力弘扬时代精神、工匠精神和时代对国企的要求与期待。
(三)增强企业凝聚力需要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源,良好的企业文化在培育员工、塑造员工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同时良好的企业文化也是员工共同认可的核心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员工的获得感已经由物质向精神转变,只有让员工在精神上获得幸福感,方能将员工凝聚在一起,方能增强企业凝聚力。
(一)弘扬时代精神。要认真学习时代精神,每一个时代都有独特的时代核心价值,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时代精神和企业文化结合起来,弘扬企业优良传统,要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文化宣传等方式引导员工提升文化品位、从而促进员工队伍整体提升,以富有时代特征的文化体系,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二)丰富文化活动企业文化活动是推动文化建设的重要方法,文化活动发挥的作用是以浓厚的文化氛围熏陶员工,让员工在活动中感受到企业文化独特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同时,深入开展文化建设要从革命传统、中华文化、企业发展历程中汲取营养,要充分发掘当地风俗文化、历史文化优势,对文化活动精心谋划,通过个体突破、全面发力,进一步深化“文化试点”创建工作,在企业文化营造崇德尚礼的浓厚氛围。
(三)要完善制度保障。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们在全面推动文化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制度建设,要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制度的格局,从而形成推动文化建设的常态化机制。
(四)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继续巩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拓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思路和方法,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要将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要通过企业文化支撑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要通过精神文明建设统摄企业文化建设,引导职工积极参与,把文化建设形成辐射到全体员工,形成全员参与的格局,增强职工获得感。
(五)持续加强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必须依托优秀的员工队伍,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认真做好干部的培养工作,不断优化队伍体系与结构,健全干部管理体系,引导大家积极主动融入企业的文化建设序列中。
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行为体现、制度保障和氛围营造,更需要全员参与、久久为功,只有把文化建设上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文化建设方能得到推动与实现,同样只有不断深化和落地文化建设,一个企业方能具备独特的生命体征,一个团队方能不断提升精气神与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