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芬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广安 638000)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起到实效,就必须触及青年大学生的内心深处,解决大学生日常生活遇到的各种困惑。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要以立德树人为基础,凝聚青年大学生共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与工作载体,增强思想和行动的自觉,达到有浸润人心的感染力。
00后大学生出生在经济富足的时代,家中父母和长辈的百般呵护和过度宠溺,使其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意识,养成只知索取、不知给予的个人习惯[1],对于父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而给出的合理建议置之不理,坚持己见,并将这种自我惯性延伸至大学学习生活中。正是由于存在这种自我意识强烈,缺乏团结协作的情况,造成了生生矛盾、师生矛盾、家校矛盾[2]。现代社会被人们称之为地球村,大学生要想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就要学会分工合作,学会发挥自己的优点,学会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成功。高校思想引领工作就是要让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明确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明确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需要凝聚广大青年来共同实现。在实际工作中要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加强沟通与交流,增强心理的凝聚力,加强班级的文化建设,实现团队精神的内化,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现在,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除了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网络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5]。互联网的快捷、及时及信息的海量性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交往模式。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导致了高校教学模式的转变,高校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转变了教学方式,造就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比较开阔,想象空间更加天马行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但是有部分大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了西方的文化,并可能对西方的价值观产生片面的认识,在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对我国西方文化的渗透下,青年大学生就成为了文化渗透的主要对象。当今社会政治风云变幻,要让广大青年大学生站在世界的制高点,了解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动态,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引领的作用:一方面,要积极顺应文化交流的潮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另一方面,要高度警惕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本土文化为支撑,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引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当今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他们不断追求对个人价值的认识和实现、考证、兼职、实习等已成为大学生活中的必修课。他们有很强的竞争意识,更意识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不少学生意识到在社会上立足,必须要有足够的竞争力,因而他们的紧迫感十足,但是大学生的生活都比较单一,人生阅历少,从小到大很少独自面对问题。在大学里发生的一个小挫折,可能对大学生而言就是灭顶之灾。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转型的关口,作为家长、高校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指导,对他们面对的挫折心理进行疏导,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个人素质,明确只有内心真正的强大,才能让自己从容应对一切压力。
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思维特点和行为模式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增强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思想引领工作应该遵从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的成长需要,遵守社会、时代的发展规律,既要以历史为借鉴,又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因材施教,从青年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扎实做好新时代高校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年,时光迈步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要从大历史、大时代的角度、高度、维度去解读,要在工作中体现大发展、大跨越,用大智慧、大格局谱写大历史、大贡献。
历史昭示我们,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回望历史,距今100年前,1918年4月14日,以毛泽东、蔡和森为代表的一批有志青年,在长沙一座被称为“刘家台子”的简陋的院子里组成了“五四”时期全国最有影响的青年社团——新民学会。从此,许多有志青年将自己的前途命运,融入到探寻“国兴”、致力“国强”的征途中,谱写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不朽篇章。“五四运动”开启了近代中国青年运动的序幕,直到今天,“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文化启蒙”仍深刻影响着国人,中国青年的声音,由此响彻寰宇。五四以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6-7]。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后,他们中的许多人就成了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后,它带领广大青年走上了伟大的奋斗之路。“一二九”运动结束后,广大青年积极奔赴延安,与中国共产党一起为民族解放、民族复兴而积极努力奋斗,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青年运动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为保护和建设新中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新方针,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于改革建设实践,以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我们对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复兴的时代有了强烈的时代认同感。我们在各方面共同努力,开拓进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进入21世纪以来,青年大学生面临着诸多选择、机遇、挑战,竞争更加激烈。但是,只有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而奋斗,我们才能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舞台上,真正实现生命的价值。
我们的前辈在追求自己梦想的时候,始终心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志。我们要在历史和时代的追寻中,激发自己的责任感,深刻认识中国梦,准确把握中国梦,坚定实现中国梦。我们回望革命先驱的足迹,特别是探寻青年兴于何处而又怎样致力于“国兴”的历史逻辑,这对于激励新时代青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具有重要价值。
当今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办大事、成大事的时代。“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推进,高铁等交通网的构建,航天科技、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的进一步研发,都改变着中国和世界的面貌。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建设中所形成的特色、经验和模式已成为世界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国际意识形态领域对中国的看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新时代有新的使命,新时代呼唤新的担当。我们这代年轻人生逢其时,在面对很多老一辈没有赶上的新时代时,除了心怀感恩之外,更应顺应时代潮流,牢牢把握新时代。把握新时代,青年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不断锻炼自己,完善自我,努力成为思想坚定的新青年。
今天的中国,革命救亡的呼号或许已经远去,但民族复兴的殷切期望又落在了新一代青年人的身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需要广大青年始终走在前列,干在实处;把握新时代,需要广大青年牢记使命,敢于担当。新时代必将面临新挑战、新问题,狭路相逢勇者胜,广大青年唯有面对困难,勇不退缩,敢于亮剑,不负使命。历史实践表明,广大青年只有坚定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信心[8-10],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使命。
作为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和时代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贯穿教学育人的全过程。充分发挥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作用,确保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要理清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鉴于时代发展的紧迫性,当代青年必须有使命感,真正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从根本上讲,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不断提高做好思想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
高校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要体现与时俱进,要与新时代接轨,与新事物、新技术接轨。高校要重视并运用新媒体技术,大到国家大政方针、小到同学们的疑难困惑,都要结合青年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精准化、个性化服务。高校要积极开辟特色鲜明的党团工作网站、师生互动工作平台,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的相关内容体系并开设相应的版块,同时通过师生互动平台征集高校青年大学生思想困惑问题,运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和交流方式,如热点面对面、新闻零距离、辩论会、论坛等形式,将热点问题的答疑解惑主动嵌入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和各个社团群体中去。要高度重视党建带团建,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培养一批优秀的大学生网络工作队伍,整合互联网及高校的相关资源,形成新媒体矩阵,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务实性和开放性。
第二课堂活动打破了课堂的界限,潜移默化地发挥着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它的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教育内容更加丰富。高校第二课堂的开展,除了要结合青年学生的身心特点,还要结合学校的日常工作、重大活动进行思想指导工作,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如开展每两周一次的团会活动、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诚信考试活动、感恩父母活动、寻找身边的榜样、纪念五四诗歌朗诵活动和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活动等,引导同学们理解了共青团的内涵,理解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明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在我们身边,增强了爱国主义信念。此外,通过高校党员教师走进教室上党课、上团课,分层分类的加强了高校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引领。第二课堂要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的三观教育,根据青年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心理需求,将不同年龄、不同阶段、不同性别、不同阶段的青年大学生的不同需要进行分层分类指导,从而提高思想引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是高校学生思想引领的工作路径。高校青年大学生人生阅历尚浅,只有走出校门,走入社会,才能逐步认识社会,提升观察社会的能力。高校要着眼于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引导青年大学生了解社会形势,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11]。如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每年会组织学生参加小平故里暑期志愿者活动,并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分制考核和综合素质测评管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升了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思想也得到了洗礼。根据大学生的需求,积极开展实践项目,丰富实践教育内容,扎实推进大学生实践活动。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重要力量[12]。新时代,要做好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就要打通“进头脑”的“最后一公里”。高校思想引领工作要紧密结合青年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行为模式,要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来鼓舞青年,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青年大学生发展中遇到问题,带领广大青年大学生坚定信念跟党走,为中华民族凝聚起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