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傍晚,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大厅门口沉甸甸的塑胶门帘被直升机巨大的风力吹得高低起落,几位值班医生已经等候在门外,直升机落停,医生们急匆匆推着急救平车小跑着,将一位患者接进急诊室,这是一位哮喘病人。
一切,井然有序。
直升机医疗救援已不罕见,但是把直升机救援变成“日常救援”却少见,其实,这也只是巴彦淖尔市医院改革举措的一瞥。
许多人常说,医改进行到今天,医院管理者能自我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小,可是,在这所地处祖国北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三级综合医院,改革创新之举却遍地开花。
自2017年起,随着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面推开,巴彦淖尔市医院新一届医院领导班子上任伊始,就聚焦医改重点,明确三级医院功能定位,贯彻落实国家医改政策,以创新推动改革,建立新型医疗机制功能,开启了以“多科联动、整合医学、泽福医患”为主旨、以“急危重症救治中心为核心的‘八大中心’”的系列改革,在深化运行机制改革、降低药价虚高、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建立紧密型医联体、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等方面,走出一条“巴彦淖尔特色”的医改之路。
巴彦淖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全市总面积6.5万平方公里,176万各族群众散居于7个旗县区,地广人稀,地貌多样,边民收入低,占人口80%的农牧民看病远、贵、难,“小病忍、大病拖”成为医疗常态。
面对这种状况,2017年12月,巴彦淖尔市医院与航空公司达成合作,每年出资600万元租用直升机投入医疗救援,在该市建立起59个包括旗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在内的直升机医疗救援点,将急救直升机纳入全市120急救指挥系统,实现了巴彦淖尔全域内半小时救治。对急危重症的边境农牧民直升机免费救援接诊,其余偏远地区患者实行与救护车同价标准,让农牧民切实享受医改实惠。截至目前,直升机已成功救援151例心梗、车祸等急危重症偏远患者。
巴彦淖尔市医院院长杨志平发现,直升机救援不光是一个救援速度和救援手段的问题,更是老百姓真正的刚性需求。“有人说直升机救援对医疗救护来说是‘锦上添花’,但我们通过实践认为是‘雪中送炭’。而且直升机救援不仅适用于我们牧区,也适合经常堵车的大城市。”
杰出业绩奖
Outstanding Award
获奖理由
当直升机救援成为日常救援,当祖国北疆布满急救网络,他仍旧孜孜不倦,把服务患者付诸实践。
那些抵达乌拉特草原的人,再也没有因为疾病离开。
作为巴彦淖尔市唯一的一所国家三甲综合医院,杨志平表示,医院的功能定位在分级诊疗模式中非常明确,即发挥地区牵头引领作用,重点开展危急重症、疑难病症诊疗,把常见病、慢性病留给基层。
为此,巴彦淖尔市医院将提升巴市地区急危重症救治水平作为切入点,创新性提出了“整合构建以急危重症救治中心为核心的‘八大中心’”(即急危重症救治中心、肿瘤整合医学中心、康复医学中心、妇儿生殖中心、健康管理中心、信息中心、质量管理中心、医改中心),中心设置床位170张,以全科医学科为依托,以28个专科为基础主体,实行多学科联合治疗,构建了大急诊、大平台体系,将院前急救、院内救治与重症监护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急诊、急救的需要。
据介绍,中心遵循“分级、分类、分区”管理原则进行布局:“分级”,按照国际通行急救原则,患者不分先后,而是根据急诊病人的救急程度分级安排急救顺序;“分类”,以重大疾病为重点,推行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中毒灾害及突发事件救治中心的同步建设;“分区”,将中心按院前急救区、EICU区、CCU区、ICU(A)(B)(C)区RICU区、P I C U区规划为8个病区,使得急危重症救治中心的区域布局更加紧凑,流向合理,大大缩短了急诊检查和抢救距离。
杨志平说,巴彦淖尔市医院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实现了“患者追着医生跑”向“医生围着患者转”的根本转变。
记者在巴彦淖尔市医院的付款小票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西药(液体及毒麻药品除外)价格有3%的降价优惠。
杨志平解释说,自2017年起,巴彦淖尔市医院下大力气对药品价格进行管控,通过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引入并创新三明药采管控平台、遴选主供货商等一系列措施,对药品价格打出“组合拳”,使该医院药品价格一降再降,与周边地区及药店相比,优惠幅度明显。
目前,医院在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率先探索大规模药品阳光采购路径,全院药品总目录数为901种,其中427种特殊药价格一致,474种较省标目录低。
患者获得的3%的药品价格优惠就是以量换价的结果。2019年,乌拉特后旗人民医院、五原县人民医院、巴彦淖尔市传染病院等三家医院先后加入到巴彦淖尔市医院医联体药品采购平台后,老百姓享受到了更多药品采购量增长而产生的优惠。
杨志平告诉记者,如今,医用耗材供应商由原来129家遴选清退至26家,确定一家主供应商在原有供应价基础上,所有高值耗材至少下降20%,低值耗材至少下降10%。
走进巴彦淖尔市医院宽敞的门诊大厅,意外的是记者没有见到排起的长队,却看到许多开放式的格子间,杨志平告诉记者,这是全科医生助理服务台。
巴彦淖尔市医院在患者就医流程的改进上下大力气改革,借鉴国外经验,该院创新性地实施医师助理制度。2017年医院从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理人员中遴选出20多位工作人员,经过系统临床培训,在全科医师引领下承担院内分诊工作。医师助理每日在门诊大厅上岗,通过对门诊患者的评估筛查,门诊患者得到有效分流,实现了院内的分级诊疗。据统计,2018年医师助理完成门诊工作量14.6万人次,占全院总门诊量的21.6%。
在此基础上,该院对预约挂号和专家诊疗流程进行改进,适时推出分时段预约诊疗服务,通过信息化手段合理管控各类专家号源和诊疗时间,按照专家级别在号源上分8、12、20三个档,诊疗时间上分30、20、10分钟,经筛查留院的患者根据病情进行号源分配、分时段就诊。由此保证了患者与医生的充分沟通。
创新和改革在巴彦淖尔市医院内处处可见。杨志平哪来这么多创新的点子?“老百姓关注什么、期盼什么,巴彦淖尔市医院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他说。
“创新的来源基本有两个,一是平时观察老百姓,百姓有所求,我们有所应。第二是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理念,有效结合到自己医院实际工作当中,好多做法和理念是不需要太多投入的,你看,流程再造以后,老百姓的就医感受大幅提升。”他说。
杨志平认为,医改不是推翻一切重来,“每一个医护人员把身边的事,改得符合老百姓的需求,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