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龙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五四运动的爆发直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五四运动之前,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引起中国人民太多的关注,思考用马克思主义寻找中国未来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但五四运动后,这种情况得到彻底的改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突然加快,并且在中国产生了一批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由此推动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走向独立富强。
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深入传播,使中国人民广泛而深刻的学习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出现的新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中国的广大民众一般认为十月革命使得中国人民认识了马克思主义,但据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在十月革命后五四运动前这段时间,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微乎其微,仅是众多社会思潮的一种,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者寥寥无几,报纸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仅限于向国人介绍国外思潮的层次,中国的先进分子还很少有人考虑用马克思主义来寻找革命的出路,但五四运动的爆发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五四运动爆发以后,首先是报纸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和篇幅急剧增加,在五四运动后报纸介绍的众多社会思潮中,马克思主义独占鳌头,这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其次是有了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其中既有五四运动以前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也有五四运动中比较年轻的右翼骨干,还有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革命家,这些人的加入使马克思主义的队伍不断的发展壮大。再次,在五四运动后,一批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和青年学生积极深入群众,与工人群众建立联系,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群众相结合,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范围。
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渠道单一,主要是在日留学生零星的传播,五四运动后由单一渠道发展成多种渠道并存。
首先是日本渠道继续扩大。五四运动后,在日本有大量的中国留学生,而且恰逢日本在大肆研究马克思主义,受此影响,大量的在日留学生积极向国内传播马克思主义,他们源源不断的把日本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书籍译往中国,这对国内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看出,日本是马克思主义输入中国的一个重要渠道。
其次是法国渠道。五四运动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形成了一个空前的高潮,这些学生在欧洲亲身接触了法国的工人的生活斗争情况,了解法国革命的真实情况,有不少人很快就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并开展革命运动。留法学生大部分同国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不断的把欧洲工人运动的情况及科学社会主义介绍到国内,在国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五四运动后,在留法学生的努力下,法国和欧洲也成了马克思主义输入中国的一个重要渠道。
再次是俄国渠道。俄国是十月革命的发源地,十月革命暴发后,俄国成为向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渠道,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通过中国留俄人员发回报道,在这期间中国许多报刊派专人去俄国了解情况,他们发回的报道在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中国舆论界了解俄国真实情况的主要来源。二是俄国在华人员宣传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后,俄国许多人为了躲避战乱来到中国,他们其中一些人宣传俄国革命,介绍布尔什维克主义,从而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渠道。三是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国的华工带来对俄国和西欧情况的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的北洋政府派出十四万华工到欧洲战场,这些支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劳工深刻体会到欧洲的工人阶级的斗争,他们回国之后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使得中国一些底层人民开始了解马克思主义。四是共产国际和俄国共产党的途径,五四运动后他们派人前往中国帮助中国组建共产党,在五四运动后这一渠道对中国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
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零星的,内容少而且不完整,直接接触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的极少。五四运动后开始出现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原著的引进和翻译。五四运动后一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章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发行,通过这些原著的翻译和引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向中国人民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各组成部分的主要观点,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矛盾运动,阶级和阶级斗争以及国家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无产阶级必须掌握政权,建立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等基本思想。此外,中国先进分子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的描述也进行了介绍。这些原著的翻译和发行使得中国人民开始接触到正宗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使中国人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深受欢迎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中国的社会有了需要,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同马克思主义产生了直接联系。毛泽东曾说思想必须同社会需要相联系,社会没有需要,再好的思想都不会大规模传播。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走到中国社会的中心,使中国人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未来在于无产阶级,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学说必然引起中国人民的注意。
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会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的本质,从而使中国人民转向马克思主义。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都在探索中国的出路,都在不同程度学习西方,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实践证明,西方资本主义并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使中国人民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也不是一个完美的社会制度,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使中国人民认清帝国主义压迫中国人民的本性。在中国人民彷徨苦闷的时候,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看到了前进的希望,经过反复的比较,中国人民逐步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三是十月革命的胜利及苏俄的对华宣言让中国人民对苏俄政府以及马克思主义有了强烈的好感。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在国家层面取得了胜利,而且是在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俄国取得胜利,这引起了同为发展极为落后的中国的极大关注,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思考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寻找国家的出路,特别是苏俄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以前沙皇政府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不平等条约,放弃俄国在中国的特权。这种友好的态度与帝国主义在巴黎和会中欺压中国的行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中国人民对苏俄产生了强烈的好感,对苏俄奉行的马克思主义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四是五四运动引起共产国际的关注。五四运动中大规模的工人运动使共产国际看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潜力。为此专门派人来华了解中国革命运动的实际情况,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希望在帝国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找到突破点,夺取世界革命的胜利。随后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成立,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生根发芽。
五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引起的几次大论战使马克思主义更加深入人心。这其中包括中国需要不需要马克思主义、需要不需要革命的论争,以及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论争,马克思主义者在当时还批驳了在中国有很大影响的无政府主义,批驳了他们在国家问题上的错误观点。这几次论战使马克思主义更加深入人心。五四时期发生这几场知识分子之间的论争,使中国人民深入的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