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成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数字经济已经进入相对成熟期,规模巨大、潜力惊人,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遥相竞争,中美成为世界经济的两大“数字核心”。在庞大的人口基数、层出不穷的互联网商业创新之外,电信业的跨越式发展是驱动我国数字经济得以勃兴的前提,也是未来支撑数字经济继续发展的土壤。
2G和3G时代的无线网络建设以及光纤宽带的铺设,促成了信息服务业和电子商务的大发展,没有运营商在这个时期的基础网络建设,就不会有中国第一代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在这个阶段,各种信息服务业和商业广告等业态,均以不同的方式与数字技术完成了融合。之后,4G通信网络建设又直接催生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兴起,将内容产业和本地生活服务业转变为数据驱动的产业,并衍生出一系列创新应用。
即将到来的5G技术商用又将带来数字技术在全社会领域的更深入渗透,物联网应用加速普及,万物互联时代正在孕育。这其中,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将迎来真正的发展契机,工业化与数字化加速融合,更大范围的数字红利正在显现。
从2015年到现在,中国政府反复在国家层面倡导运营商提速降费,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电信业将提速降费落到实处。在运营商的积极响应下,这一举措已经收到了可喜的成果。根据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发布的《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和《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蓝皮书,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排名世界第二,总量达27.2万亿人民币,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5%,在GDP总量中的占比已经超过一半。
倡导提速降费,相当于为我国数字经济列车踩下了“油门”。以运营商为代表的电信业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数字经济赋能。一是网能——全程全网的网络管理能力,这为各种数字化应用和互联网业务提供了基础土壤。二是数据能——运营商积累的海量数据,借助这些数据的利用,一系列的商业创新才会建立。比如,没有运营商提供的身份鉴权与确权服务,大部分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将寸步难行。除此之外,移动数据流量还持续浇灌各类数字产业。三是商能,也就是以运营商业务体系为支撑的全流程商业运营服务,主要包括信息查询、定位、计费、渠道、客服等。以上三大能力是数字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驱动力,也是“互联网+”战略得以落地的关键。
然而,随着电信业为数字经济赋能进程的深入,运营商自身的管道化趋势日益明显,增量不增收现象突出,迫使运营商必须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和收入增长点。面向未来,尤其是针对即将到来的5G,运营商需要重塑商业模式,在更好地为数字经济赋能的同时,实现自身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讲,一是向平台化甚至生态化思维转型,深挖网络效能在各行各业中的支撑作用,从“大网络”出发,深入思考数字经济在通信和数据网络中的嵌入和承载逻辑,切实引导传统业态的数字化转型。二是充分发挥连接威力,在“大连接”的视野下推动人与人的连接、人与物的连接以及物与物的连接,形成以运营商平台为依托的跨行业的业态融合与创新。三是深挖数据能潜力,塑造大数据能力,引导数据资产在数字经济中的流动与价值分配,实现传统业态全方位的“数据着色”。
“大网络”思维需要跳出通信网,面向万物互联;“大连接”思维需要跳出人与人的连接,思考不同业态之间的融合;大数据思维则需要跳出传统流量经营,催生数据资产运营。唯其如此,才能一边继续为数字经济加油,一边实现运营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否则,“加油机”就追不上“战斗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