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窑印象

2019-01-15 08:24图文顾兆明
照相机 2018年11期
关键词:窑工宁国龙窑

图文|顾兆明

龙窑依山坡而建,因形如卧龙而得名。考古专家曾在安徽省宁国市港口镇灰山村发掘土墩墓时,发现过7条距今已近4000年的龙窑遗存。

窑火生生不息,龙窑代代流传。几千年的泥火相知中,一代代制陶工匠的智慧和汗水凝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宁国龙窑已成为制陶科学研究与传承的基地。

龙窑由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组成,因势造型,建在山坡上,倾斜度一般在8°~23°之间。古代龙窑一般长10~30米,只能烧制小件民用产品。现代龙窑都在80~110米之间,宽2.6米,高2.4米左右,产量是过去龙窑的10倍以上。当代龙窑能够烧制2吨的水缸、近1吨的大酒坛以及出口欧美的大花瓶、大花缸。龙窑采取自然通风的方式,以杂草、松枝等为燃料烧制陶器,因为火焰抽力大,升温快,同时装烧面积也大,产量高,在工业尚不发达地区或年代,它是一种比较完美的窑。

龙窑制陶对矿土的要求很讲究,以用料精准避免陶器烧造过程中出现倒塌现象。龙窑制陶,制陶技艺是核心,从泥料调配→制坯(盘筑成型、捶打成型、打片成型)→施釉→装窑→烧窑→出窑到成品,当代陶瓷界龙窑制陶技艺称为“化石级”技艺,也是当今学陶瓷大学生的必修课。

龙窑制陶的3种最传统的制作技艺中,盘筑成型法可以追溯至良渚时期。那时普遍采用手工捏制成型法,小件产品捏制很方便,但大件产品不能捏制完成,古代制陶人通过实践总结形成了盘筑成型法。打片成型是盘筑成型法中的特殊技艺,先是制做大而实的泥墩,然后将泥料拉成大片后,捶打均匀,划成制作产品所需尺寸,再制作公母介头,两人配合接对将接头部位捶打结实形成胚体,待坯体有一定的硬度时再进行下道工序。打片成型这种技艺在陶瓷界,只有宁国还存在,堪称绝技。

龙窑制陶的施釉与其它陶瓷产区也不一样。宁国是湿坯上釉,为确保釉色均匀,内外釉一起施,这种技艺是宁国龙窑制陶老祖宗留下的瑰宝,堪称一绝。

装窑时要有特定的窑具,叫砂垫、砂丁、砂饼。根据产品大小和烧制温度,窑床设有3个装产品的门,宁国制陶匠人们称之为小货门、中货门、大货门。装窑是重体力劳动,几百斤重的大件产品需几个体力强壮的工人师傅一起才能完成。装窑也有学问,装法会影响火焰流速,温度上升的快慢,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因为龙窑工作场地有一定坡度,有经验的师傅装的窑既有一定的倾斜度,又能装得多,装的稳,不会塌窑。

烧窑每次需11人,设看火匠人、持柴烧火匠人。看火匠人是窑长,每烧一窑都有看火匠指挥。每条龙窑都有相对的窑眼,如龙窑长100米,一般就有92对窑眼。龙窑在烧火时是开三对窑眼,如果温度达到烧成温度时,看火匠会发令开第四个窑眼,封第一个窑眼,始终保持三个窑眼在工作。以此类推,每次烧窑大概需要10小时左右。龙窑烧成结束后,需冷却两天左右,再打开窑头窑尾通风孔,进行通风降温,窑内温度降至100℃以内时,开始出窑。

出窑和装窑程序不一样,装窑时要求工人们稳上加稳,出窑时由于窑内温度较高,工人不能在窑内待时间长,所以轮换进出。龙窑所装产品裸体,没有任何保护,出窑人不仅要小心被窑器划破衣物和皮肤,还要保持产品不能划伤或打破。待窑内产品全部开好后,运输产品的工人才可人拉肩挑,将已开出的产品运往堆货场,分类堆放好,以便销往全国及世界各地。

窑工每天早上5点开工,天还未亮就要进窑场。他们一般是在窑床口席地而坐,就着茶水啃上两个馒头当早餐。装窑出窑是重体力活,匠人分工合作,有几人抬,有单肩挑,按程序开展作业,遇几百斤重的大窑件,更需要匠人们的默契配合。窑床三个出口,开窑时窑内温度高达40℃左右。匠人们在高温热浪里挥汗如雨劳作着,汗水流淌在他们的脸上,衣裤湿了干,干了又湿。老窑工杨师傅18岁学徒,一干就是40余年,手工制陶,与泥土打交道一辈子。阮家芝,安徽宁国龙窑制陶技艺第六代传承人。1985年,她以农工的身份来到陶瓷厂打工。那个时候,农村工厂少,能在家附近找份工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了生活和供两个孩子上学,阮家芝在陶瓷厂一干就是30多年。一代陶艺宗师顾云尚,成为制陶艺人后,他收徒几代,传承着陶艺。是这样的匠心人物,将宁国龙窑陶艺技术传承并发扬光大着。

千年龙窑,世代相传。窑工们以窑场为舞台,用传统古法制造出的大体量花盆或大缸,精准的盘制规格,着实让人称叹。我用镜头记录下这古老工艺和窑工们的精彩演绎,希望能通过影像的力量让龙窑制陶不仅成为人们传承的记忆,更能对这一中国传统工艺的保护起到推动作用。不熄的龙窑,不灭的匠心!

猜你喜欢
窑工宁国龙窑
龙窑古法烧制建盏之美*
清代煤窑有多黑
探析柴烧与建盏龙窑烧制技艺
沟梁梁也要奔小康
清代煤窑有多黑
黄泥洲的老窑工
“活着”的龙窑
龙窑柴烧:一盏一匠心
爸爸妈妈,请放下手机
杀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