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
终身健身在当下社会进行得十分火热,并且终身健身跟体育教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应当作出相应的改变。从高校体育教学到终身健身是体育从高校中进一步发展到社会中的过程。本文将对于高校体育教学如何过渡到终身健身进行探究。
一、引言
健身在人们的心目中越来越重要,如何正确而又长久地健身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高校体育教育作为个人接受系统专业地体育教学的最后阶段,如何让学生打好终身锻炼的基础是高校体育教学策略应该解决的问题。
二、终身健身
国务院于1995年最早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到2010年的总体发展目标,要求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纲要》的发展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但在生命科学学科快速发展的21世纪,《纲要》的精神在实际生活中仍然在继续发扬,全民健身的热潮势不可挡。全民健身发展到现在,可以说已转化成了终身健身——这一比全民健身要求更高、层次更高的理念。
虽然现代社会医疗水平不断发展,但人们生成、感染疾病的几率也在增加,只依靠医疗手段来维持健康已经显然不可行。现代社会对于个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个人的素质需要有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拥有强健的体魄是个人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生活的基础。所以,可以说终身健身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个人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既然终身健身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加强对终身健身的研究、促进终身健身的实现也是势在必行的。
在对终身健身的研究中,我们无法避免地要回答一个问题——终身健身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想就终身健身与终身体育的区别与联系来阐述。
终身健身这个概念与终身体育有相似之处,也有一些不同。“终身体育”是姜允哲同志从国外有关资料中翻译而来,我国的王则珊学者对终身体育加以研究并阐释,王则珊提出:“终身体育”就是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体育是我们从小就接受的概念,辞海中的解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中所说的“终身体育”的“体育”应属广义,它是有计划地进行身体教育、身体竞技、身体锻炼。《辞海》对健身的解释为:“使身体健康。”从《辞海》对于“体育”和“健身”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体育”更讲究方法、计划,有教育的成分,而健身则并不限制方法、手段。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终身健身”包括了“终身体育”的内容,并且“终身健身”比“终身体育”更强调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高校体育教学的定位
在终身健身的角度下,高校体育教学在学生的终身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学者王则珊提出:“学校体育应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根据上文中提到的终身健身和终身体育的关系,可以这样说,学校体育应奠定学生终身健身基础。高校体育教育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为学生终身健身打下基础。
现代教育的理念不断发展,体育教育的理念也随之改变。现代体育教学正朝着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这是适应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的。
四、高校体育教学策略
终身健身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学策略应根据终身健身视角下的高校体育定位来制定。高校体育教学策略要围绕为学生终身健身打下基础这个目标展开。
(一)树立终身健身的思想观念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个思想与终身健身的思想不谋而合,在新时期高校体育改革中,首先要进行的就是树立正确的观念。以往的体育教学更多地强调体质的增强,忽视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让很多学生认为体育健身是一种“负担”。那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亟需要做的就是扭转学生的观念,树立终身健身的目标。终身健身的观念是全民健身的升华,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老师要秉持着为了学生进行终身健身打下身体基础,开展相应的体育活动。
(二)传授科学的健身方法和理论知识
终身健身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它并不是一时一刻能够达成的。高校的体育教学只是学生终身健身过程中的一小段,为了增强高校体育教学的效果及其持续性,高校体育教学有必要在课堂上增加适当的基础健身方法和科学健身知识的传授。
基础的健身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极为实用的,很多健身方法并不一定需要有健身器材的辅助,学生只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即可在家中、學校里、体育场馆内或者其他的地方开展健身活动,这延展了学生健身的空间,打破了传统健身器材对学生健身的限制。正确的健身方法可以对身体起到保护作用,减少学生在运动过程中造成的不必要的损伤,拉长学生运动年限,这延展了学生健身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真正做到终身锻炼。更为重要的是,一个方法可以被多个人学习。学生不仅是学校里的学生,也是家庭里的成员。学生学会正确的健身方法后会传播给家庭里的其他成员,带动家人进行健身,这无疑扩大了终身健身的覆盖范围,打破了学校体育和家庭健身的界限。
科学的健身理论知识是很重要的,在互联网十分发达的当下,各种信息层出不穷,很多非体育专业的人对于科学的健身理论知识知之甚少,他们没有足够的知识来判断网络上关于健身的种种说法是否正确。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极有可能被错误的健身理论引导,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科学的健身理论知识是进行终身健身的重要条件之一,科学的理论知识会让人们充分了解到自己的体质适合什么样的健身方法,在健身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
(三)尊重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
高校内的体育教学不同于小学和中学的体育教学,高校内的设施更加完善、场地更加开阔、老师更加专业,在这样的条件下,高校体育教学理应有更多的可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身体素质和感兴趣的方面也各不相同。中小学传统的体育项目已经为学生所熟悉,在基本的体质训练的基础上,高校应该开展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同时,高校内还可以开展各种体育俱乐部,以趣味体育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这样的体育教学能让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同时能够达到健身效果的体育锻炼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养成健身的习惯,为终身健身打下基础。
(四)激发学生健身的主动性
学生是健身的主体,终身健身的达到始终要依靠学生自己的主动性,高校体育教学能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首先,学校内可以开放更多免费的体育场馆和健身器材,为学生健身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不必花钱进行健身,降低学生的健身成本。其次,学校还可以建立起一套鼓励机制,比如学生达到健身指标就能够获得一定学分等。
五、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应该与时俱进,在充分了解终身健身的真正内涵后,理顺终身健身与高校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认识到高校体育课程是学生终身健身的关键节点。高校体育教学应该树立起终身健身的观念,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上,不仅教授各种不同种类的体育课程,还要教授一些基础的健身方法和科学健身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校体育教学要做到的是教会学生自主健身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运动爱好,让学生树立终身健身的目标。(作者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