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承转合”水墨主题区域教研的融合实践

2019-01-14 02:27李启云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起承转合融合

李启云

摘 要:“起承转合”水墨主题区域教研,融合“课堂研讨、课程交流、学术引领、作品展评”为一个场,在此场域中触摸水墨、欢歌生活、创新教学、融通智慧,以滋养人文底蕴、提升审美情趣、塑造文化自信。

关键词:起承转合 水墨主题 区域教研 融合

“起承转合”主题教研借鉴诗文的章法结构。起是开端,承是申述,转是发展,合是结论。

一、起——育人教改之需

核心素养美术教育,找寻中华文化、呼唤文化回归成了美术教学必需。作为中华文化经典的中国画,传承其知识与技能,培养对其态度与认知,是美术教研必须担负的职责。

回眸近些年本地区的国画教学,特别是水墨画教学,一部分先进学校和教师敏于时需,已各自在找寻文化、拓展课程、展现特色、创新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但另一部分,教学行为仍沉迷于“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而缺失人文滋养”。由此,开展了水墨主题区域教研活动,以碰撞思想,促进区域整合,同心共力耕耘国画教学这块沃土,让国画滋养师生人文底蕴,提升审美情趣,塑造文化自信。

二、承——主题策划架构

1、策划“水墨触觉”为主题

“水墨触觉”即在“触觉”中不断完善自己,触觉水墨那独具的温度,找寻弥散于水墨世界似有若无的人文气息,感知表达心中意象之美。它强调“体验”“回溯”。

体验,接触媒材,个性表现,调动所有触觉细细体味水墨真趣。在技法形式尝试中,运用线条和墨色变化,以多样表现手法,敏感而忠实地记录个人的情感、心理和行为。

回溯,眺望传统,宽博胸怀,领略博大精深、色彩斑斓的历史内涵和人文景观,增长见识,提高品味,陶冶情操,修养身心,感知美的真谛,获得美的享受。

2、架构“四大板块”为路径

解构主题,架构起“教学旅行——水墨课堂研讨”“文脉链接——水墨课程拓展”“生活欢歌——水墨意象创想”“博古通今——水墨思想交融”四大板块,进一步探讨国画教改“传承与创新、融合与发展、文化与生活、品润与素养”的关系及互动。既呈现国画教学发展现状的同时,又展现其活力与创新成果。

三、转——程序流转协同发展

1、教学旅行,触摸水墨课堂的温度

《水中山水》《山石画法》《瓦当之美》三堂课,构成了别样的水墨景象。三次各异的教学旅程,各美其美,外溢着独特的神韵气象、个性魅力。

《水中山水》是“水墨当随时代”的解读与演绎,借用国画大概念,顺应“童心”,打破传统山水画的泼墨画染,从材料入手让山水画教学具备多种可能。从全新视角建构教材,摈弃传统的笔墨纸砚,结合水拓画这种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材料形式,表现一幅幅烟雨霏霏气势壮阔的山水图景,让学生在拨水、滴色、拓印间体会特殊材料所带来的水墨意趣,

《山石画法》赋予山水教学以探究体验,从书法线条入画,让学生切身体会书画的源远流长。一块水岸石,基于不一样的观察、触摸、描绘,写形、皴质、写心写意。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思考,学生们在思考中不断拉近水墨与山石间的距离,让祖国的山水进驻心间,生发出一幅幅自己心中所感所悟的山水画。

《瓦当之美》,视觉感知肃雍堂,如临现场般感受肃雍堂所带来的那份历史沉淀,每一片瓦当都诉说着它的故事。从初识到了解,再到最后表现,每一个过程学生都带着问题去发现瓦当上的秘密,并用富有变化的墨线墨色表现瓦当之美,感受瓦当内蕴文化的悠远绵长。

比较三堂课,内涵观念异曲同工,“情境、协作、对话、意义建构”是三节课共同的旋律。

情境 《水中山水》营造体验,让孩子们体验“滴、拨、救”三部曲,深刻体味“在水中也能画画,实在太神奇了!”《山石画法》融入探究,“以线勾形、以皴取质、以形写神”步步为营、从容观悟;《瓦当之美》引导发现,瓦当之用、瓦当文韵、瓦当之美,参悟秘妙。

协作 小组合作、師生合作处处可见。《水中山水》六人小组合作创作“浓淡变化的山、绵延起伏的山、层层叠叠的山”,全班合作完成了长达12米的具有山水韵味的水拓画长卷;《山石画法》分组观察、触摸、描绘,相互观摩,取长补短;《瓦当之美》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小组探究作业。

对话 课堂时时在对话,师生、生生对话,与笔墨纸砚、水、色、石头、瓦当等材料对话,与文化对话。对话中发现,对话中明理,对话中创造。如《山石画法》,执着地观,执着地悟。通过对眼前山石的平视、仰视、俯视,让学生渐渐“胸中有丘壑”,横看成岭侧成峰,纸上画山水,心中存山河。

意义建构 心中的千里江山图、可游可居可行的山石生发、文化意味的瓦当描绘,让孩子们乐在其中。从中感悟水墨魅力和审美情趣,文化担当在心中扎根。如《瓦当之美》,生活在都市的人,青砖黛瓦渐成遥远的梦,孩子们幸运地遇见了肃雍堂、遇见瓦当,“曾经椽头风和雨,拓来一纸问秦汉。”抓一把泥土,便可嗅到历史的味道,捡一片瓦当,便可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瓦当之美,美在形,更胜在神,这就是瓦当之美——方寸之间的千年底蕴。

课堂观摩,是授课者、观课者、学生深度对话。通过多向度比较个性彰显的水墨课堂,探究沿袭式的传统经典学习和创新式的水墨游戏创作孰轻孰重,如何走向融合;思考水墨教学三个层面,是停留于表层关注媒材工具,还是已达里层分析表现语言,抑或是触及深层蕴含文化精神。深度思考应证,促使教师成长,提升教学品质。

2、文脉链接,触摸水墨课程的厚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墨童心》《翰墨》《童语墨言》《墨上画开》《游弋水墨以画立魂》《画说家乡》等水墨精品课程,地域特色浓郁,文化厚度敦实,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书画养人翰墨育人”之道,让人懂得坚持的可贵。

功夫在诗外,《水墨童心》课程能列入省市精品课程、省首批拓展性网络示范课程,是十几年如一日坚持的结果。它基于素养、基于文化、基于童心、基于生活,设定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与归宿的课程目标;依托国家课程,深挖地域文化形成民俗水墨、人文水墨等特色课程;课程研究实施中,全校师生全员参与,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不断完善课程评价,注重评价目标整体性、评价主体多维性、评价内容多元性、评价过程发展性;行走课堂的系列特色活动课程给人强烈的触动,鼓励学生走进现场,水墨写生感悟每一棵树、每一面墙、每一片瓦、每一块砖,让文化滋润孩子心田。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一所学校举全校之力长期的、系统的、发散性的做一件事是不易的。国画教学平平凡凡,但坚持去做,有深度的去做就可以成就不平凡。一个个特色水墨课程的成功建构,是一群群行走在水墨间的人,一路思考、一路倾心坚守的必然回报。

3、博古通今,触摸水墨理念的高度

为什么一拿起毛笔,中国的孩子远比外国的孩子像回事?为什么小时候学过国画,长大了却没有印记?是锢于旧样式,还是勇于创造新样式,国画这一古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究竟该怎样融通?这些本源性、发展性的问题,困扰着国画教学改革。思想的蜕变,需要智慧的开悟。在高屋建瓴的学术引领中,在生动图像解读与事例透析中,渐渐穿越思想的迷雾。

树立责任意识是首要。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一定要培育孩子去传承与发扬。作为一个中国的美术老师,要好好学习和深入研究水墨画,做一个有专业知识水平的,掌握水墨画表现技能的老师。

坚持“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关注生命。关照学生的兴趣与特性,关爱成长,尊重个性表达。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帮助学生生成完整和宏达的自然、社会、文化和生活的图景,探索材料的可能性,从新的视野助推学生成长。

博古通今,国画这一古典艺术才有传承下去的可能与意义。博古,找到源流,现代的水墨教学要向传统借力,系统学习古代画论、鉴赏历代名作,掌握丰富的知识,涵养文化基因。通今,通透现代创新意识,从社会、文化和生活的不同视角营建适宜创新的环境,找到当代国画生根的土壤和活水。

处理好水墨游戏和传统沿袭的关系,找到传承与创新的契合点。水墨游戏体现了对儿童天性的尊重,有着丰富的表现题材、形式语言与出人意料的效果。水墨游戏如果离开中国画的历史积淀,教学容易流于形式的丰富,缺乏递进式发展的根基。尤其随着学习深入,游戏往往无法满足学生对国画精神层面的诉求,容易失却国画的美学法度。而传统沿袭强调对经典的临习,以中国画的传统经典为脉络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与结构。重复传统,容易束缚学生的创造性,失去创造表现的灵性。几千年的历史应该是隐藏在教学背后的滋养,而不是沉重的心理压力与负担。

我们应思考如何将两者很好地结合,将国画土壤巧妙开垦、播种。初学时可考虑多安排水墨游戏式的教学,让学生多体验笔墨变化,感受水墨韵味,培养兴趣。逐渐融入传统的图式、题材、形制等,习得国画表现的基本语言和造型要素。再转向经典水墨临习与赏析,研究领会和借鉴其艺术表现的思想方法和表现技巧。最后激情写生生活,鼓励大胆创造表现。

4、欢歌生活,触摸水墨意象的灵度

“圣人立象以尽意。”意象表达可以让学生“不必执着于写实而畏惧,也不会为追求抽象而茫然”。“印象八婺”,不以模仿自然,以描写印象为主,以图寓意,追寻传统水墨造型的意象之美。

师生们觉醒视觉,搜寻家乡的人情风物、文化景观等,提取“生活”“家”“印象”“记忆”“爱”等关键感受,以丰富的视觉体验、生动的真实感悟,个性的笔墨趣味塑造生活形态和质感——景物、特产、风俗、乡音乡韵、乡情乡趣……反映家乡丰富的历史、人文底蕴及对故土的深情。

数百件多形态水墨画佳作,是家乡美景的浓缩,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写照,是生活和生命的感悟,是融入构图、形象和色彩的灵性创造。赏析这些用乡情水墨语言重构的作品,或水墨氤氲、气韵生动;或笔墨灵秀、见性见情;或构图奇特,形式不一,却都是心灵的写照。小学生作品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稚拙、率真,表现烂漫童心,个性十足。中学生作品追求写实,但不拘泥于“形似”,有着个性面貌。教师作品趋于理性,融入文化因素,借鉴现代构成形式,有着中西合璧之势。

本土化水墨创意表达进程中,师生与水墨与文化生活逐步完成充分的对话与互动,逐步完成对传统技法的传承与超越,形成创新多元而充满活力的艺术面貌。其间,师生逐渐体悟如何将生活的具象圖形转换成水墨意象,如何从具像事物中提炼出线条,去归纳,去想象,去创造,把事物意象化,不断激发水墨意象的审美创意。渐渐转变传统的写实审美方式,慢慢建立起自己独特想法,形成自我的独特美术语言表达风格,最终升华为一种审美体验和独特的图形创意。

四、合——统整的力量

总览水墨主题区域教研,强调系统性思维,营建聚合场域。围绕“水墨触觉”这一主题,营造的场域里到处都能看到水墨的影子,仿佛置身水墨的殿堂。

水墨主题区域教研,实现板块有效合力。融合了个人、团队的多元创意和成果。在融合过程中,综合应用水墨知识技能,一体多面地互动、建构、诠释了独特的水墨教学思想、水墨文化生活与水墨创意表现。教学研讨中,领略水墨课堂的风采;课程交流中,懂得坚守文化联系生活的可为;学术引领中,拓宽教学视野;水墨创作中,促进专业技能成长。

水墨主题区域教研,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呼应。中国画,一个以古老文明国家名字命名的画种,历经了数千年,其内敛的文化意境依旧闪耀在世界的东方;孩子,想象力和活力的代名词,在他们身上具有无限可能。水墨主题教研,让两者碰撞,尽情“述说”了一段国画与孩子的今世奇缘,显示了国画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大生机,以及传承者创新与发展的无极限。

研究促发展,改变寻新路。倡导核心素养的当下,我们的水墨主题教研不会满足于看见了“几处早莺争暖树”,知晓了“谁家新燕啄春泥”,停留于“浅草才能没马蹄”,我们会不断挑战传统,接纳全新的经验、创意思维,研究新的观点,拓展、创新并超越传统,使我们的主题教研站得更高,走得更远。同时,不断集结统整的力量,激荡思想,让水墨等传统优秀文化“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满”,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尹少淳:尹少淳谈美术教育[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2](美)丹尼尔.平克:全新思维[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3](美)陈怡倩:统整的力量[M].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

[4]罗陵君:AP与美术课程美术教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5]余文森: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  浙江金华)

猜你喜欢
起承转合融合
“起承转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四维探赜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一次函数“四融合”
基于“起承转合”的中小学生智创素养培育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起承转合+思想性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起承转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