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治理视域下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2019-01-14 04:05:55刘浩敏
魅力中国 2019年14期
关键词:行政管理工作监督

刘浩敏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一、引言

随着当前社会治理工作不断深入,以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公共治理模式,逐渐成为当前社会治理工作的主流,在公共治理工作中,政府依旧是治理工作的主要领导者和践行者,与以往相比,当前治理工作的内容将会更多的展现在公众面前。在全社会的监督下,政府实施社会管理工作时,资金的开支、资金效能的发挥情况,将会受到监督,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行政单位管理水平,并以一个良好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首先需要在决定开支前,对所需经费的项目进行评审,并对开支进行预算。从实践表明,预算的精准程度直接关系到资金使用的效能。过高的预算将会增加行政单位的财务负担,而预算偏少则会导致行政单位的日常工作受阻。因此可以认为,有效的预算应当基于精准、合理的前提[1]。为了能够提升行政单位的预算能力,在现代管理学中,引入了预算绩效管理这一概念,通过对预算精准程度、预算效率以及预算项目合理性等多个指标进行判断,以实现对预算工作的考评。然而从实际工作中,预算绩效考评工作因种种原因难以得到有效的推行,造成预算工作很大程度上处于无监管或缺乏监管的状况,对此有必要针对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相关的研究,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二、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作为绩效考评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工作效果直接关系到单位对预算工作的监督能力,在实际工作中,预算工作一般由财务部门开展,其工作内容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保密性,造成了绩效管理工作难以实施。以下笔者结合相关工作经验,对当前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绩效管理与风险评估工作缺乏衔接

行政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对当前的预算行为进行评估,发现其不足之处,并帮助其进行改善,预算绩效工作主要包含绩效目标跟踪、预算数据统计、预算执行情况检查,最终通过所积累的材料,分析预算工作可能造成的风险以及暴露出的不足之处,实现对单位工作更好的指导。然而从实际状况看来,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往往是财务部门的要求下执行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与风险评估工作脱节,是当前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在公共治理的背景下,缺乏优化措施的预算行为,将会导致预算效能的显著降低。单位内部缺乏自主性的工作态度,且评估方式往往采用事后评估,对已经完成甚至已经下拨的预算项目进行评审,使得预算绩效管理无法真正帮助预算工作规避风险,使这项工作的存在性受到了质疑[1]。

(二)绩效管理内容无法满足预算优化的要求

在预算绩效考评工作中,我国中央一级各地区政府,对行政单位之处预算的绩效评价内容都做出了相关的说明和规定,对所需要评价的指标进行了列举,在形式上基本上满足了当前行政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的要求,但是从实际操作看来,由上级部门提出的绩效考评内容还较为笼统,在真正落实后,出现漏洞较多、评价指标过于宽泛等问题,绩效考评内容也仅仅体现了对预算绩效工作的评价,而未体现出对资金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造成了在实际工作中,市场发现项目申报、批复工作不严谨、不科学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出现这一现象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当前制度体制不完善,在不同的公共治理工作内容下,所需的绩效管理工作方式也不尽相同,造成绩效管理内容与实际工作无法有效匹配[2]。

(三)预算绩效工作不透明

在公共治理背景下,预算绩效工作需要向社会所公开,使这项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以确保工作的质量,然而从实际工作状况中不难发现,行政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只服务于行政单位自身,而为得到充分的公开,造成了预算绩效工作不透明的现状,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与当前行政单位的管理制度有关,当前行政单位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并未将其上升为一项需要向社会公开的透明化工作,而更多的是为了考评内部的绩效成果。这就造成了预算绩效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也就造成了后续行政单位预算工作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被社会所质疑的情况发生。

三、提升绩效管理效果的措施

在当前公共治理背景下,政府和行政单位的行为将会更多的暴露于大众面前,效率低下、效果欠佳的工作将会引发公众的不满,严重影响政府和行政单位在公共管理工作中的权威性和工作效果。针对以上识别出的预算绩效管理问题,以下参考国内外优秀案例经验,笔者提出了一些能够提升绩效管理效果的措施,以供日常工作参考。

(一)实现全过程的预算绩效风险管理

全过程绩效管理管理概念最先提出于人力管理工作中,其核心在于将绩效管理工作融入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实现事前、事中的控制,而非简单的事后考评,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提现绩效管理工作的优化改进功效[4]。在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也可以采用这套全过程的绩效管理体系,在预算工作开始前,即实行绩效监督,对预算工作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的优化纠正,以提升绩预算工作的效果,同时采用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可以将繁重的预算审查工作化整为零,降低了绩效监督工作负担,提升了工作效果。

(二)优化绩效管理内容

预算绩效管理内容应该充分服务于公共治理工作,对于不同的工作内容,其风险评判标准也应当有所区分,需对应不同的预算绩效管理内容,如对于紧急且社会关注度高的公共治理工作,可以适当放开预算标准,在预算绩效考核时,也可以适当降低考核标准,以满足管理工作的资金需求,为了切实体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效能,应当更多的关注预算工作可能带来的风险,并及时加以控制,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充分体现预算决策的监督作用。

(三)预算绩效工作透明化

预算绩效工作对于提升社会对行政单位的认可度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向社会公开行政单位的预算绩效工作情况,也满足了社会对政府工作知情权的需要,在当前公共治理的背景下,社会各界需要与政府通力配合,以完成治理需要,这就需要社会能够对政府管理工作形成清晰的认识。预算绩效工作透明化,可以通过定期的政府工作报告形式,向社会公布,同时可以定期召开面向公众的意见会、听证会,听取社会的意见,对当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修正,以提升社会对政府工作的满意程度[5]。

四、结论

在当前公共治理背景下,行政单位的工作行为将更多的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因此行政单位工作效果直接决定了社会对单位的态度,为了能够保障行政单位日常工作可以在社会认可的情况下开展,需要对预算工作的绩效水平进行监督,本文对当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能够提升绩效管理水平的措施,以期为我国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行政管理工作监督
行政学人
行政论坛(2022年5期)2022-10-25 04:47:00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12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人民调解(2019年5期)2019-03-17 06:55:34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人大建设(2017年2期)2017-07-21 10:59:25
夯实监督之基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1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车迷(2015年12期)2015-08-23 01:30:48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全球化(2015年2期)2015-02-28 12:3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