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职校要将办学嵌入乡村发展进程

2019-01-14 12:13
江苏教育 2019年36期
关键词:平度经济社会办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取得不少成功经验,但始终没能走出“一总结就成功、一推广就失败”的困境。“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在实际走访中难觅踪迹,“县校合作”模式也未见亮点……在这个背景下,平度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平度”)的探索与成就无疑是难能可贵的。平度“助推县域三农转型升级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这一成果,细细看来,并没有什么新鲜的概念,也没有高深的理论和特色的模式,可见并非靠“新”取胜。平度坚守“根植农村、服务三农”办学理念30年,经历了初期模仿德国双元制,然后树立“无订单不招生、无下家不培训”理念,再到将办好“农”字号学校、服务和引领“三农”转型升级作为提高学校整体服务功能的根本,一直走与农村发展紧密结合的道路,踏踏实实,稳稳当当,这样的坚持才能从众多的“高大上”候选成果中脱颖而出。

平度对发展理念与定位、发展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持守,正切合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趋势,体现了县域整体发展的需求。从经济社会学的视角看,农村职业教育是嵌入其所处的农村经济社会结构中的。一般来说,在这个结构中,各个行动者的位置层次影响着其所获取的内嵌于乡村社会结构中的资源或关系。而农村职业学校的资源汲取能力则直接影响其自身的发展能力。同时,任何制度、规则都是在具体的情境之中运转的,并受制于经济、社会及文化条件。平度作为区域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行动者,与其他行动者的联系紧密程度直接决定了学校的外部资源获取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农村职业学校也要积极培育内部社会资本。从平度内部来看,办学理念、师资队伍结构、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及自身基础能力建设的一系列措施,就是提升其内部社会资本水平的重要方式。外部资源汲取和内部资本积累是一个组织最重要的发展目标,而二者都与所处社会结构息息相关。因此,农村职业学校发展融入县域尤其是所在地乡村建设结构的能力和水平,则显得非常重要。

当前,我国农村发展进入了“乡村振兴”的新阶段,“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方针”既是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发展的新目标,也是重要的机遇与条件。在这一背景下,平度提出把学校打造为“五中心”:中德乡村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中心、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中德(南)亚三边合作培训中心、全国中职涉农专业师资培训中心和平度市中小学生学工学农培训中心,体现了学校充分认识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通过加强与区域经济社会各方的联系,不断积累外部社会资本,树立形象。同时,学校“突出质量效益,深化四项模式改革,突出树立形象”等举措也是在不断集聚内部社会资本。

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在嵌入乡村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农村职业学校要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逐步建立与乡村振兴水平相关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尺度与标准。乡村振兴发展水平中有产业方面的标准,有社会福利方面的标准,还有人口发展方面的标准,但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要素之一的教育却没有成为标准之一。因此,逐步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作为衡量乡村振兴标准的一个重要指标,建立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标准,将成为农村职业学校嵌入乡村发展进程的基础和标志。

二是切实强化学校自身能力建设,促进实现学校内部社会资本的集聚内生,增强职业学校在所处社会网络中的行动能力。职业学校要不断向高位发展,充分理解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观,提高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同时变革管理模式,创新管理制度,改进治理水平,提升内部凝聚力,从而激发办学的创造力,促进内部社会资本的不断积累和再生产。

三是将学校办学嵌入乡村发展进程,扩展学校外部社会资本生成渠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应主动将自身发展嵌入区域经济社会建设、乡村发展与振兴的进程中去,真正实现学校发展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办学行为与发展过程深度融合,协同创新,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积累足够的外部社会资本。

猜你喜欢
平度经济社会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平度马兰油桃美名扬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加快大数据创新应用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现平度之美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平度:开启养生美食之门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