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藏态”

2019-01-14 11:16袁泽友
藏天下 2019年3期
关键词:文玩收藏家中华文明

袁泽友

但凡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是非恩怼。近几年的收藏界尤为如此,乱象横生,互怼互掐之风波此起彼伏,一片混沌。

因为工作的缘故,最近几年得以接触或结识了不少藏界人士,自己也一个不小心,因爱上古玉而陷落收藏的泥凼,不再是一个事不关己的藏界隔岸观火者,可谓“一入藏门深似海”。

藏门之深有多重的意味。

一是收藏所涉领域之深广。凡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等等,没有哪个行当的物件不入藏者的法眼。不知这是不是一种恋物癖?高雅者文玩字画、青铜玉器、古陶名瓷、奇花异草;庞夯者名车古宅、弘雕奇木;奇葩者更是五花八门,没有藏不到,只有想不到。日常者如手机家电、锅瓢碗盏等,入藏者更是不胜枚举。

二是收藏所涉知识文化之精深。每一种收藏,都必须建立在丰富的知识之上,否则真就成了一种纯粹的恋物癖了。尤其文玩收藏,不具备深厚的学养、广博的知识背景,无以成为真正的收藏家。例如中国的青铜、古玉、陶瓷等,承载着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演进历史,是探求中华文明源流的钥匙,所涉知识涵盖天文地理人文数术等多门学科,精通了这类收藏,也就精通了中华传统文化。

三则是藏界人心之深不可测,这正是藏界治乱的根本。曾有不少藏家感慨,收藏本来不复杂,只是人心复杂了,收藏也就乱了。这集中体现在藏品的真伪鉴定上,近年来是非混淆、黑白颠倒者充斥藏界,伪专家们砖如雨下,党同伐异,不明真相者竞相跟风,于是敢说真话、敢亮真品者越来越少,纷纷明哲保身,大音希声。而凡此种种居心叵测的现象,无非为一个“利”字。

正因为藏界之深,所以一旦进入收藏圈这个大染缸,是什么“藏态”很重要,唯有端正态度才能经历风吹雨打。纯粹为利而藏者,不能成为真正的收藏家。但浩浩荡荡的收藏圈,也并非“熙熙攘攘皆为利来”,也有不少人堪称真正的藏家。

譬如为性情与兴趣而藏者,他们不在于追求藏品的珍奇贵重,更多的是寄情于物,于旧物中感念过往,怀念青春。一只老瓷盆,一架缝纫机,对于好多藏家都是宝贝,他们更多是在收藏时光。

譬如为保护而藏者,这类藏家最为值得尊重,倾毕生之精力遍寻藏品却不求回报,只为保护文脉之流传,最终倾囊捐赠给了国家。如被誉为中国第一收藏家的张伯驹,散尽家财护国宝,新中国成立后将《平复帖》《游春图》等8件顶级的国宝全部捐献给了故宫和吉林博物馆,件件价值数以亿计。

还有一类藏家则为探求知识而藏。他们把古玩收藏这一文人雅士的喜好上升到社会历史文化研究的高度,志在通过藏品以解读一国一地文化发展的源流、文明演进的秩序,他们所追求的东西已经超越了藏品本身。

当然,藏界也有不少值得同情的所谓“痴”者,他们一味痴迷于收藏,却不顾有限的经济实力、圉于有限的认知水平,耗尽家财枉费一生,终究收了一堆破烂垃圾,甚至弄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类收藏者往往已被自己的藏品自我催眠,一旦被唤醒就真的疯了痴了。所以人们也害怕点醒这类藏者而当了恶人,真言也就更少了。

猜你喜欢
文玩收藏家中华文明
记旅美收藏家翁万戈先生
张焱:让玉米成为文玩界新宠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收藏家是真正的精神贵族
文玩核桃嫁接技术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收藏家星星狐
值守中华文明——解码文化传承
俄罗斯汉学研究400年:与中华文明对话
文玩收藏进入“冰川时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