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生学习力提升的数学微课程实践*

2019-01-14 11:03蒋胜群
江苏教育 2019年65期
关键词:毅力动力学科

刘 佳 蒋胜群

学习力是学生学习动力、毅力、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标志。当下,不少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很差,离开了教师就不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已成为社会对学校提出的重要要求。数学微课程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为起点,对现行教材进行调整和补充,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跑道”和“营养”,以期全面提升他们的学习力。

一、聚焦:学生数学学习力培养现状

(一)缺失数学学习动力

从学科特点看,数学没有文科华丽的外表,是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科,因而会让一些学生望而却步,久而久之,他们便失去了学习的原动力。

从教学理念看,一些教师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接收器”,很少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对于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更是缺少鼓励,学生成了习惯等待和接受的缺乏学习动力的“工具人”。

(二)缺乏数学学习毅力

从学科特点看,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是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战胜困难需要毅力,而大部分学生注意力易分散,缺乏刻苦学习的毅力。

从教学方法看,一些教师偏重于教学结论,而忽视讲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忽略引导学生探寻学习方法,缺少带领学生反复探究、深入思考、反复论证的过程。碰到较难的习题,学生便容易望而却步,不能进行艰苦的脑力劳动。

(三)缺少数学学习能力

从学科特点看,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习得知识需要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等多个步骤,很多学生缺少分析、思考、检查、反思等学习能力。

从教学效果看,由于一些教师平时只关注知识技能教学,使得学生缺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检查反思等关键学习能力,题目稍复杂些,或改头换了面,学生便束手无策了。

二、分析:数学微课程的内涵及价值

数学微课程能有效补充现行教学的不足,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内驱力,使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学习力。

(一)数学微课程的内涵

数学微课程即数学微型课程,是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发的有明确目标、用时较少、集中解决特定问题、适合每个学生不同需求的微型课程。

(二)数学微课程的特征

目标微。传统课程目标全面而具体;微课程的目标是根据不同学生学习力薄弱的不同情况确定的,微小、清晰、明确且容易达成。

内容微。传统课程一节课容量较大;微课程主题鲜明,专注于解决一个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易接受、易学习、易理解。

时间微。传统课程一节课40 分钟;微课程3 ~10 分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的注意力易集中。

(三)数学微课程的价值

学生层面——满足不同需求。数学微课程是针对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力现状开发的微型课程,有助于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

教师层面——体现儿童立场。数学微课程是为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而开发、设计的有意义、有意思的课程,体现了教师目中有“人”的儿童立场。

学校层面——提供适合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这一个”,统一的课程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数学微课程旨在为不同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四)数学微课程与学生学习力

使学生想学,产生学习动力。数学微课程的内容不同于国家课程,形式不拘一格,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其学习动力。

助学生能学,形成学习毅力。数学微课程主张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克服困难、走向成功,并形成学习毅力。

促学生会学,提升学习能力。数学微课程是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发设计的,有助于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我反思等学习能力。

三、探行:指向学习力提升的数学微课程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习力是未来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数学微课程在保证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为学生学习力的提升架起了“路”与“桥”。

(一)于“微拓展课程”中提升学习动力,使学生“想学”

对于缺失学习动力的学生,改变传统数学课程严肃的面孔,拓展课程边界,寓知识于有趣的小创造、小魔术中,建构有趣的“微拓展课程”,可以让他们不仅学有用的数学,还学好玩的、有魔力的、有温度的数学,激发其学习动力。

【案例1】教学苏教版二下《时、分、秒》后,开展“微拓展课程”——“小创造:制作钟面”(8分钟)

利用课前带来的材料,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有的用废旧蛋糕盒制作钟面,有的以卡通人物为背景制作钟面,有的以十二生肖为主题制作钟面……创造了一面面充满童趣的钟面。学生将所学时间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每一件作品都独具个性、充满创意,很多学生直至下课还沉浸其中。

上述“微拓展课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参与热情,使他们形成了不可估量的学习动力,很多学生在充满趣味的创造性活动中兴趣浓烈、动力十足,直到下课还沉浸其中。在强大的学习动力驱使下,学生自己也成了课程的设计师:学习“年、月、日”后,学生设计了小创造——“制作月历卡”;学习多边形后,学生开发了小魔术——“七巧板变变变”。数学微拓展课程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身,遵循学生天性,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在自由、有趣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主动思考,忘我投入,真正形成了“我想学”的持久学习动力。

(二)于“微学科+课程”中提升学习毅力,使学生“能学”

对于缺乏学习毅力的学生,可以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适度补充,以教材中的思考题为基础,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培养数学学习毅力为主旨,开设“微学科+课程”。

【案例2】教学苏教版六上《解决问题的策略》后,开展“微学科+课程”——“鸡兔同笼”(10分钟)

环节1:明确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可用假设法。出示难度较小的习题——“鸡兔放在一只笼子里,共有29 个头,92 只腿,笼中有兔几只?”

环节2:明确有时需要二次假设或根据条件先求出只数和再进行假设。出示稍复杂的习题——“有1 元和5 角的硬币若干,共675 角,若将1 元硬币和5 角硬币数对换,则共有600角,原来5 角硬币有多少?”

环节3:明确假设分组也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出示难度较大的习题——“买甲、乙两种门票,甲种每张4 元,乙种每张3 元,乙种比甲种多买9 张,共用去97 元,两种门票各买几张?”

上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如果直接出示最后一题,很多学生会因难度大、无从下手而退缩,从而等待他人告知答案,长此以往,很难形成学习毅力。“微学科+课程”细化了教学内容,为学生搭建了学习阶梯,虽然要经过一定的思考、运用一定的方法才能解决问题,但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学生经过跳几跳最终能摘到桃子,经常参与,便会在一步步战胜困难接近成功的过程中,变畏惧退缩为逐步自信,锤炼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从而养成遇“难”不惊、遇烦不退的学习品质,形成“我能学”的学习毅力。

(三)于“微整合课程”中提升学习能力,使学生“会学”

对于缺少学习能力的学生,可以借助“微整合课程”来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微整合课程不是简单地做加法,而是通过改变知识结构来改变其功能与意义;不是机械地拼凑,而是有机地嫁接,是在遵循学生学习规律、根据学科之间和学科内部有机联系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开发与实施。

1.跨学科微整合: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生活中的问题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才能解决。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学科属性相通、学习规律及学习方式相融的情况下,数学可以与美术、科学等学科相整合,从而促进学生调用各种经验展开立体、丰富的学习,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3】教学苏教版五下《折线统计图》后,开展“微整合课程”——“蒜苗成长记”(8 分钟)

提前两周布置学生种植三盆蒜苗:一盆水培,两盆土培(一盆放在室内,一盆放在室外)。水培的,每天测量一次根须生长情况;土培的,每两天测量一次最长蒜叶,并记录每次的测量结果。

开设课程:根据统计表绘制蒜苗成长印记,思考要用哪种统计图。合理设计图例和单位长度,精心绘制统计图。

分析:(1)根须和蒜叶的快速生长期在种植后第几天出现?(2)比较两盆土培蒜叶的高度,分析影响蒜叶生长的因素。

上述“微整合课程”将数学与科学学科整合,让科学成为数学学习的情境和载体,学生在动手制作、深入思考、客观分析的过程中形成了基于实证的问题意识,学会了用实验的方式和真实的数据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制作和分析统计图,有助于提高他们根据不同情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微整合课程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中心,创造性地开发课程内容,以统一的主题链接不同的学科,有助于丰富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理解,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2.学科内微整合:提升自主学习、自我反思能力。

微整合课程不仅可以跨学科,而且可以将学科内部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沟通数、形、统计等多个知识领域的联系,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反思等能力,使他们逐步学会学习。

【案例4】教学苏教版五下《简易方程》后,开展“微整合课程”——“认识等号”(6 分钟)

课程流程:(1)唤醒学生对等号意义的认识;(2)用数学语言记录2 乘4 的积加上6 得多少,并反思已有认识;(3)提出探究问题;(4)学习数学史料;(5)完善认识。等号表示两边相等,两边既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式,还可以含有未知数,甚至可以全是未知数;等式两边未知数如20+a=18+b,可以看出变化中不变的关系;结合生活实例用等号表达函数关系;(6)学生可能会想到约等号和不等号,将探究延伸至课外。

等号人人熟知,默认表示相等,大量的算术教学也窄化了学生对等号的认识,使得他们只知道程序性质而忽略了关系性质。上述“微整合课程”融合小学阶段与等号相关的知识,融通几何与代数,基于问题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不断纠正、完善学生对等号的认识,使他们逐步学会了自主学习、研究的方法。

在当下知识更新和折旧速度飞快的智能时代,今天的学很难满足明天的用,急需从“现在时”向“未来时”转型,着眼于学生学习力的提升,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为他们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数学微课程用时较少、指向明确、针对性强,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是学生提升数学学习力、唤醒内在生长力、积蓄未来竞争力、培育终身发展力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毅力动力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Physically Challenged Teen Is Virtual Superman
毅力号来了
How to Get Slim?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超学科”来啦
动力船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